古代战场上的大象,真是为了战争而生吗?

在《权力的游戏》第七季的最后,瑟曦女王讲到了自己请来了大名鼎鼎的“黄金团”。从瑟曦女王自信满满的语气中,似乎黄金团俨然成了她大杀四方的大杀器。不过从她对詹姆的炫耀中透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这支大名鼎鼎的黄金团竟然还有战象!虽然尚且不知《权力的游戏》的剧组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黄金团形象,但是战象加入到维斯特洛的战局确实值得一看。

▲插画中的黄金团

提到战象,似乎会引发一个极为“薛定谔式”的问题,战象到底战力几何?关于战象的实际战斗效果一直是人们争论焦点,在中国,许多有战象参与的著名战役中,战象的表现大多是一种被刷人头的状态。不过即使如此,战象却依然在很长时间,被很多国家和地区视为自己重要的杀器。那么战象究竟是技惊四座的大杀器,还是纸老虎而已呢?

▲东南亚国家的战象

说到战象,首先要说明的是野生大象的分布,由于古代养殖环境下无法对养殖的大象进行人工繁殖育种,因此战象的象源必须依赖于野生的大象。在森林和草原覆盖面积远高于现在的古典时代,大象的分布从中国的华北平原一直延伸到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和北非。因此古典时代的叙利亚、波斯,以及北非的迦太基,他们实际上都是有本土的象种可供使用。如果不是最后的猛犸象群被北美的印第安人最终赶尽杀绝,甚至美洲也可能会出现战象这一兵种。在中国的商代,战象也是大量使用的正式兵种,其象源正是华北地区森林里生活的野生大象。

▲古典时代的战象

既然在古典时代的野生大象并不是什么稀罕的动物,那么也就可以解释,为何如此多的国家都会使用战象。不过野生大象分布的如此之广,不同的象种之间必然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在亚洲地区最适合作为战象使用的,莫过于生活在印度和东南亚、中国西南的亚洲象,这种象比当时的北非象要更加的高大,而与叙利亚地区的叙利亚草原象相比则数量更多、更加容易捕捉驯服。也因此,在当时的古印度是古典时代拥有战象最多,并且使用技巧更加娴熟的地区。

▲古印度的战象

不过真正让战象在世界战争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是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的继业者战争,这些曾经的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征战四方的将军们,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立刻为了争夺大帝的遗产而兵戎相向。为了能够不惜一切加强自己的军队,这些继业者们不遗余力的开发他们辖区内的军事技术,而战象自然不会被他们所忽视。不过继业者们对于被征服地区的军事技术,也是经过消化和改良之后才加以使用,战象自然也是如此。古印度虽然拥有的大量的战象,但是这些巨兽和乘坐他们的士兵,无论是防御还是攻击手段都极为的匮乏,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巨兽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大军面前如此的不堪一击。

▲继业者战争时期塞琉古的军队

到了继业者时代,以塞琉古为首,他们将自己的战象在古印度和波斯战象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魔改,为了提高战象和士兵的防御力,他们不仅给战象披上了沉重的金属铠甲,并且还放置了小型塔楼用以保护士兵,而身着铠甲的士兵也由古印度战象的三到四人增加到了四人甚至更多。作为武器,战象的象牙上被套上了尖锐的金属套用以杀伤敌军,而士兵们则使用标枪与马其顿式长矛还有弓箭进行作战。

▲暹罗战象图

可以说此时继业者的战象军团完全算得上是古典时代最强大的兵种,沉重的铠甲与长矛标枪,让这些巨兽变得刀枪不入所向披靡。不过继业者对于战象的使用实际上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战象本身的使用寿命。战象的脊椎负重能力实际上极为的有限,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印度人不惜让骑手几乎是处于零防护的状态。战象所批覆的重甲,对于战象本身体温也造成了很大的问题,严密的金属包覆让这些大象的身体难以散热。这两点无一例外都会对战象造成致命的影响。可想而知,在当时继业者战争的战场上,这些具有高智商的动物实际上是处于一种何等痛苦的状态,其易怒和不稳定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

▲因为长时间过度负重,脊椎变形的大象

不过使用战象的当然不只是继业者的战争。在这同时及之后,罗马和皮洛士以及迦太基的战争中,战象也都被大量运用。不过战象本身的承重能力和增加防御攻击力之间的平衡,确实是一种难以抉择的矛盾。如果盲目的给战象增加负重,其结果必然是造成战象的不稳定,对于整个军队都会是严重的威胁,但是如果忽视防御,又会让这些本来就容易被激火的庞然大物变的脆弱不堪。一个相对较好的解决方法是放弃对于战象本身的防护,这样虽然对于战象背部造成的压力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至少不会让战象因为炎热而急躁。

▲迦太基战争中的战象

迦太基战争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汉尼拔战争,不过由于前期对阿尔卑斯山的翻越,以及罗马人成功找到了对付迦太基战象的秘诀,因此战象在迦太基人的战斗中并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伴随着罗马对于地中海地区的征服,加之环境的破坏,战象在地中海地区逐渐消失。

另一个使用战象较多的则是作为罗马死对头的萨珊波斯。不过波斯人对于战象的使用,基本上是一种继业者的减重版,可谓泛善可陈。

▲高棉的战象

对于战象使用颇多的还有东南亚地区,而中国西南由于与东南亚地区交流频繁,因此在中国战场上出现的战象极有可能大多都是这种东南亚式的战象。这种东南亚战象一大特点是成员较少,大多都限定在三个人左右,虽然乘员防护尚可,但是战象本身的防护则完全放弃。显然这种做法也是旨在为大象减重,并且避免大象因为闷热而烦躁失控。如果中国的战象也是如此的话,倒是可以解释为何中国军队对付战象的时候都喜欢往大象本身发起进攻,毕竟缺乏防御而又庞大的战象,确实是一个容易攻击的目标。

▲莫卧儿帝国的战象

伴随着火器时代的到来,火器对于战象的伤害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战象可以通过训练来避免因为火器的声响和火焰而陷入惊恐,但是火器对于战象的实际伤害则只能依靠厚重的金属铠甲来进行防护。将战象的使用推向极致的莫过于莫卧儿帝国。虽然给战象和乘员披上沉重的铠甲是出于实战需要而进行的装备,但是出于避免给大象造成了太大的负担,莫卧儿帝国战象上的乘员基本都被限定在了两人左右,而且他们没有舒适的塔楼,而是直接坐在战象的背上。武器方面,莫卧儿人会在战象上使用长矛和火枪,而且战象的象牙上一般也会套上金属来增加攻击力,并且象鼻上时常也会装上铁链来增加破坏力。

▲莫卧儿帝国的战象

没有一种动物生来就是为了战争而诞生。战象作为一种坐骑,相对于战马来说最大的劣势便是无法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下进行繁殖。伴随着人类战争上千年的战马,是人类一代一代育种而成的战争兵器,然而战象一代一代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无论哪个国家的使用者,都只在战象的装备问题不断权衡,直到这个物种彻底无法适应于更大的战场。因此战象作为一种武器,真正的弱点,实际上只是每一头大象,都并不是为了人类的战争而生。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明忆,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 发表于 2017-09-19 00:00
  • 阅读 ( 106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