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忌口?别再被“发物”吓到了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缪子文化 王晓泽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要说外科医生给病人做完手术后一定会被问到的问题,那必然是“有什么忌口?”,我们一直被灌输蘑菇、鱼、海鲜类的东西是发物、不利于伤口愈合的观念,那么术后忌口究竟有否科学依据?手术后,又应该怎么吃呢?

图片来源网络

“发物”的传说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江山后为了坐稳龙椅,开始大肆屠杀功臣。开国第一功臣徐达虽幸免于难,却成了朱元璋心头之患。后来徐达身体患病,后背长了一个大脓疮。朱太祖听闻徐达不可食用发物,便令太医给徐达送去一只肥溜溜的蒸鹅。最后徐达因为食用了发物,脓疮扩散、加重,不治而亡。

图片来源网络

这当然是一个不靠谱的传说,但足以看出“发物”观念之根深蒂固。民间也有 “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的谚语。那么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发物”到底是什么?

在民间定义中,发物是指具有刺激性、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有疾病的食物。比如有些人认为,鱼虾是发物,病人吃了伤口不容易愈合;有些人认为羊肉狗肉是发物,吃多容易上火;还有些人认为辣椒,葱蒜等也是发物,吃了容易引发肠胃问题。而各个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人对发物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要是真写一本综合全国各地发物大全,可能就没有什么不是发物了。

图片来源网络

仔细分析会发现民间发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比较典型的比如说辣椒、葱、蒜等;还有一类属于高蛋白,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蛋,海鲜,牛羊肉则属于这一类。重大疾病手术后忌食发物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不可否认某些特定人群在食用某些食物时确实要加以控制,可是伤口愈合时真的不能吃所谓的发物吗?

发物影响术后伤口愈合是不科学的模糊认识

我们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认识,并不是这些食物真的有什么问题,也不是这些食物遇到特定的人就会产生神奇的变化。实际上是由于早年科学技术不发达,对很多现象没有正确的认识,被错误的总结成了生活经验并流传了下来。

如很多海鲜被归结为发物,主要原因就是海鲜过敏。海鲜是高蛋白食物并且很多蛋白是人类自身不具有的,因此很容易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误认为外来入侵者从而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风疹团等,少部分人还可能拉肚子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等。

如果海鲜过敏,不管手术不手术,都是不能食用的。但是对于海鲜不过敏的人来讲,手术后食用海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相反,海鲜中的高蛋白也是人体伤口修复必须的,是可以加快伤口愈合的。

图片来源网络

至于像辣椒,大蒜等具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本身也是因人而异。术后病人身体承受能力差,或者睡眠不好,肠胃不适等,食用辣椒等辛辣食物可能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但如果术后肠胃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可以按平常习惯吃,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伤口的愈合受什么影响?

重大外伤或者大手术后的我们的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机体以分解代谢为主,病人也很虚弱,我们要想采取正确的措施加快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复原,首先应该明白伤口愈合是由什么决定的。

1.年龄是影响伤口愈合的主要因素。

组织的再生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加之血管硬化等使得局部血液供应减少,而且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值能力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致使伤口愈合的过程延迟,甚至不愈合。

此外,老年人雌激素分泌减少,而雌激素也是伤口修复的主要调节物。所以老年人的伤口愈合速度要远远慢于年轻人。这也是为什么,面对很多年龄过高的人,医生都会非常谨慎的选择是否手术。

2.营养的供给对伤口愈合也十分重要

经历过较大手术后的人身体经历很大创伤,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修复伤口。已有研究表明,消瘦患者手术后短时间内体重损失大于10%将明显增加伤口并发症的几率。毋庸置疑,补充营养物质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了补充些什么呢?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果病人蛋白质摄入不足,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缺乏时,常会导致组织细胞再生不良或者生长缓慢。伤口的修复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从这角度上来讲,那些所谓的发物如蛋类,羊肉,猪头肉,鹅肉等都是很好的进补品;此外,如果没有海鲜过敏的情况,鱼虾蟹等都是高蛋白食物,也可以放心大胆食用,对伤口的修复大有裨益。

?图片来源网络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馒头、面条、米饭等。我们知道碳水化合物主要负责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能量并维持一定的血糖浓度,这对于细胞的增殖非常必要。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B1 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维生素C是蛋白胶原合成所必须的物质,维生素A是糖蛋白和蛋白多糖合成的必需物质。由于伤口代谢增加,维生素消耗增多,特别是禁食或者进食量较少的患者,容易发生维生素缺乏而影响创伤修复。

水果蔬菜等都富含丰富的维生素,适当的吃水果蔬菜也能加快伤口的愈合。

富含微量元素,主要是富含锌元素的食物:锌在蛋白质和成和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增殖中起重要的作用。锌的缺乏可以导致伤口愈合的延迟。富含锌元素的食物主要是一些动物性食品比如瘦肉、猪肝、鱼类、蛋黄、牡蛎等。

图片来源网络

3.如果身患糖尿病伤口愈合也会比较慢。

高血糖会使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局部血流量减少,血氧供应不足,从而延误伤口愈合。此外,其他全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或者艾滋病等,一方面可以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另一方面影响伤口营养的供给,也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4.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减慢伤口的愈合。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小动脉收缩,血流减慢,增加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堵塞微循环。同时吸烟还可导致血液循环系统中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了氧的运输能力。

大量饮酒可引起肝功能,消化功能受损,影响维生素的吸收,长期酗酒可能引起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也可减缓伤口的愈合。

5.心理因素

适度的心里应激反应或有助于调动集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但若心理反应过于激烈或长期心理压抑,紧张焦虑,则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心里应激可导致免疫系统发生调节异常,细胞免疫反应下调引起伤口恢复减慢。

6.注意伤口不要感染

伤口发生感染时,炎症加剧,渗出物很多,可能加重感染。

图片来源网络

理智看待所谓“发物”,走出术后忌口误区

较轻的浅表外伤对全身的影响微乎其微,愈合时并不需要动员很多的营养储备,所以这种外伤不必刻意追求高营养。重大外伤或者大手术后的病人伤口的愈合需要动员大量的营养储备,此时应该给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即便患者因为病情所限不能进食,医生也会对此类患者静脉补充高营养液。

此外,针对那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等,如果病人的肠胃没有不适,并不排斥适量摄入。发物的神秘源自于传统中医理论中对食物进行“性味归经”的感性认识,并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其对于伤口愈合存在影响。实际上,现代医学的临床实践并不支持忌食发物的观点。随着人们对食物进行了科学分析,对食物的成分了解较为透彻,发物影响伤口愈合的固有观念必然会逐渐淡化。

那么,术后进补还有哪些需要引起重视或者予以纠正的误区呢?

1.不要迷恋汤类

中国人认为汤乃大补,但实际上,乳白色的汤看起来很有营养,很补的样子,其实是乳化的脂肪、调味料、嘌呤、少量的氨基酸等等,真正的蛋白质还是都在肉里,所以与其喝含有大量脂肪的汤,不如选择吃肉。

2.少进补一些平日没有吃过的食物

如果食物会引起过敏,无疑应该避免摄入。但是食物过敏一般只出现于很少接触的食物。如果平常经常吃的,引起过敏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因此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手术后不要乱进补,平常吃什么,保持这些菜单就好。乱补一些平常很少接触到的食物,反而会加大过敏的风险。

3.严格遵医嘱

每种手术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针对不同部位的手术,需要注意的情况也不一而足。比如腹部胃肠类手术,医生术后都会告诉家属不要吃东西喝水。很多病人或家属会担心营养跟不上。实际上病人的营养需求医生会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了。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7-09-11 00:00
  • 阅读 ( 64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