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带松开”的背后有什么秘密?

平时在走路、跑步等运动时,鞋带跟着腿脚不停晃动,时间一长就会渐渐松开。或许你从未在意,这是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可是科学家却不这么看。

科学家盯上了鞋带打结

鞋带打结,只是生产生活中“结”的其中一种形式。除了系鞋带之外,手术后在伤口上缝线要用结,建筑工地上使用的钢缆也是结,电线里面数根铜线也以结的形式延伸,甚至我们的生命密码——DNA本身就是一条缠绕的结……

在大自然、人类社会里,结到处都有,它把两种、三种,甚至多种东西缠绕在一起,而且紧紧连接起来。如果不解开它,就根本不了解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于是,最常见的鞋带打结就成了科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一位机械工程师对打结十分好奇,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发现鞋带打结基本上只有两种方法,一种较结实,另一种较弱。较弱的打结法俗称为“奶奶结”(又称活结),一手执一端,拿起鞋带两端,先把两端交叉成十字,右端在上左端在下,再把右端沿左鞋带绕一圈,并拉上来;然后双手再次各执一端,成十字交叉,左端在上右端在下;最后把左端往下折,拉住左端从交叉点到末端的中间,从右鞋带下面掏出来,并系住。

较结实的打结方法被称为“平方结”(又称死结),差别在于当鞋带两端第二次成十字交叉时,不再拉住左端从交叉点到末端的中间,而是拉住末端,从右鞋带下面掏出来,并系紧。

生活中,这两种方法也很常见,但是它们所隐含的力学原理却没那么简单。

撞击力与拉扯力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好奇为什么鞋带的活结很容易松开?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从解结的过程上入手。研究人员找到志愿者,将传感器绑到他的鞋上,并附着在鞋带结上。这样,每当志愿者走路、跑步时,鞋带结所承受的力就会被检测并记录下来。同时,研究人员还把同样的结和传感器绑在胳膊上,并使胳膊不停地摆动(相当于腿的摆动),从而分析结的受力情况。这些都被视频记录了下来。

通过视频的慢动作回放,研究人员发现,跑步时平方结一般不会松开;奶奶结刚开始比较结实,但后来当它出现一点松动时,再跑不到两步,就会彻底松开。而且,当志愿者的腿仅仅来回摆动时,奶奶结不会松开;当他的脚仅仅在地上不断踩踏时,奶奶结也不会松开。

研究人员推测,奶奶结之所以松开,肯定与摆动和踩踏之间的某些相互作用力有关。这个猜测很快得到了证实,传感器显示,跑步过程中脚踩踏地面时产生的撞击力非常大,正是这种力量使结慢慢变形,乃至松开。

腿来回摆动时,鞋带打结后露出的两端会随之而不断晃动,围绕着结而相互抽打。这会产生一股力,拉扯鞋带两端,就相当于人们解鞋带时的拉扯力。另一方面,脚不断踩踏地面时,鞋带结的两端所受撞击力增加,于是当摆动带来的拉扯力与撞击力叠加,这股新的力就会对鞋带产生更大的拉扯力。正是这股新的拉扯力,使鞋带结慢慢滑动,逐渐松动,最终彻底松开。

研究打结的普遍意义

随着对鞋带打结的深入研究,科学家对结的构造更加了解,这对今天的微观研究非常有帮助。

在关于DNA及其他分子构成的微观结构研究里,科学家正在试图构造这种结构,因为它用途很广。比如“DNA折纸术”,就是利用天然DNA的长链与短链,重新进行折叠、构造,进而绘出方形、星形等其他形状的图案。

利用这项技术,科学家曾经在实验室里制造出最大、最精密的物品,就是一份超微型美洲地图,比例尺为1:200万亿。另外,还可以制造出先进的微芯片、智能药物等微观结构的物品。这些微观结构几乎都以结的形式存在,而且复杂程度可能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承受各方面的作用力。故此,未来科学家对鞋带打结的研究可能还会继续进行,甚至还要绘出它在松开过程中的运动轨迹,从而彻底揭开鞋带松开的秘密。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7年第8期杂志文章

  • 发表于 2017-09-11 00:00
  • 阅读 ( 64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