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利”和“杜苏芮”擦肩而过,秋台风也这么疯狂?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气象小组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14日,气象部门预报台风“泰利”和“杜苏芮”将逼近东南、华南沿海,其中,台风“泰利”最强或达超强台风级。

而据14日0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最新报道,双台风纷纷“转向”,“泰利”14日晚将开始沿浙江东部近海北上,并于16日夜间到17日凌晨在日本九州沿海登陆;“杜苏芮”将于14日夜间到15日早晨掠过海南南部海面,并于15日傍晚前后在越南北部沿海登陆。

此次双台风,强度较强且路径变化较快,这同时也证明了秋台风路线的不可预测性。

台风“泰利”和“杜苏芮”(图片来自中国气象局)?

入秋以来,台风似乎成了“常客”,频频“造访”。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动不动就是“强”或“超强”级别,时不时就登陆一下,不仅会“扎堆儿”,有时还“组团”,气焰之嚣张显露无疑。那么,近期台风为什么如此疯狂?

疯狂的秋台风

秋台风(图片来自网络)

所谓的秋台,一般是指九月以后生成的台风。根据统计数据,秋季平均生成台风10.9个,仅次于夏季的11.2个,秋季达到超强台风级别的台风个数有时比夏季更多,9-10月超强台风的个数往往要占到当年超强台风个数一半。另外,秋台风往往路径诡异多变,造成的灾害损失也较重。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问:Why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知道,台风发展壮大的能量之源主要是海洋中的热量。夏秋过渡季节,太阳从北向南移动,就会导致海温偏暖,海面蓄积的热量越来越多。能量供给充足,台风长得也会比较“强壮”。

进入秋季以后,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随着这一影响台风路径主力的“式微”,与其他系统势力逐渐形成“势均力敌”之态,加之南海的复杂地形,所以往往导致台风“不走寻常路”,路径诡异莫测。

秋台风“不走寻常路”(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秋季台风往往容易与北方南下冷空气相结合,形成台风倒槽,给台风北部地区带来极强的风雨影响,影响范围较大,灾害损失也更为严重。

秋台风与夏台风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下面的两张云图,左边的云图拍摄于2015年7月9日,图中的主角是2015年的第9号台风灿鸿(1509)。右边的云图拍摄于2016年9月14日,图中的主角则是2016年的第14号台风莫兰蒂(1614)。我们将这两个台风分别作为夏台风和秋台风的代表进行分析。

夏台风灿鸿与秋台风莫兰蒂

可以看见,灿鸿像是一个数字“9”,而莫兰蒂则更像是数字“6”,一个尾巴朝下,一个尾巴朝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由于夏台风通常跟随着夏季风,这里的夏季风通常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夏季风边给台风提供水汽,自身也会成云致雨,所以在台风南边形成了长长的尾巴。

而秋台风的形成则是处于夏季风和冬季风转换之时,冬季风裹挟着冷空气不断南下,当冷空气遇见台风北部的台风倒槽时,便会成云致雨,这就被称为“台风倒槽降水”。

夏台风灿鸿与秋台风莫兰蒂

台风倒槽降水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远离台风本体,且出现在台风北边。在一些情况下,台风倒槽引发的降水会比台风本体带来的降水更为猛烈。

由于秋台风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通常在台风登陆前,就会引起降水,而且不仅仅在登陆点会有降水,在登陆点北边的降水有时会更强。所以有时候就会出现台风登陆福建,浙江受灾,或者台风登陆海南,两广受灾的情况。

附赠绝技:台风来了怎么办?

1.尽量不要外出。待在房屋里的人,应小心关好窗户,用胶布在窗玻璃上贴成“米”字形,以防窗户玻璃破碎。

台风来临时注意关好门窗(图片来自网络)

?2. 如果在室外,千万不要在临时搭建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雨,以防被砸伤。如台风伴有打雷现象,则要采取防雷措施,特别不要在山顶和高地停留。

3. 正在开车的人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4. 如果住在帐篷里,则应立即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避雨。

5. 在水面上的人(如游泳或水上作业),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7-09-15 00:00
  • 阅读 ( 79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