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颗卫星 3重天网 中国这个全球定位系统厉害了!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除了我国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外,还包括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央视记者在首届卫星应用国际博览会上了解到,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定位系统正式启动建设,计划今年底将发射四颗全球组网卫星。

北斗三号全球定位系统启动建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独特的短报文通信功能。截至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号和二号系统已经顺利完成组网。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冉承其:“我们正在建设的北斗三号系统,它除了全球覆盖以外,在性能上、系统的可靠性上,还会有大的提高。从定位精度来讲,会在现有系统性能提高一到两倍。”

新一代北斗高精度芯片发布

另外,全球首个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也在9月16日正式发布。

这是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基带和射频一体化芯片,体积小,低功耗,高效能;在没有地基增强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并实现芯片级安全加密,这也是全球第一款可以兼容北斗三号信号体制和其他卫星导航信号体制的一体化芯片。可以广泛应用在车辆管理、汽车导航、可穿戴设备、航海导航、精准农业、智慧物流、无人驾驶、工程勘察等领域。

2020年将实现35颗北斗卫星全球组网

按照规划,中国北斗正在按从国内覆盖、到亚太区域覆盖、再到全球覆盖“三步走”的规划稳步推进。预计到2018年底前后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服务,到2020年将实现35颗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具备服务全球的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冉承其:“计划是在2020年全部建成,我们所有的核心技术,包括产品我们都已经开始研制生产,具备条件。大概下个月就开始组网的第一组卫星的发射。”

据了解,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逐步建设,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已经和地理信息、物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等多种技术融合集成,提供了更丰富的综合性服务,被看作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2016年的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2.06%,其中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70%。”

三重天网 织就北斗系统

未来,我国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将达到35颗卫星。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卫星来为我们提供导航服务?这个人造的北斗星座在天空中又是怎样运行的?

目前已经在轨运行的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分别分布在中圆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同步倾斜地球轨道这三种不同轨道上。中圆轨道上的卫星可以游走全球,是GPS等卫星导航系统使用的轨道。地球静止轨道一般是通信卫星使用的轨道,因此,运行在这个轨道上的北斗卫星还可以发挥通信功能。

此外,北斗还在同一轨道上布置了多颗卫星运行,以此来保证对服务区的覆盖和定位精度的稳定。编织了这样一张卫星运行的大网,能够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中国北斗正逐步走向世界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覆盖了亚太地区,目前正处在全球组网阶段,到2020年将实现全球组网,中国北斗正逐步走向世界。

卫星导航、通信、遥感是航天技术运用的三个主要领域。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当中,总需要不断地问“在哪里”、“什么时间”两个问题,人类90%以上的信息都与时间、空间相关。卫星导航技术的作用就是给人类提供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

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在信息社会的时候,这个人类的信息一定要带有空间坐标时间坐标,作为一个独立国家,作为世界一个大国,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掌握自主可控的权利。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国家的发展了自己的北斗系统,来保证我们自己国家的信息安全。”

孙家栋院士认为,我国在导航系统领域,鼓励各国多系统共用,但在一些关键领域要坚持自主可控,这是未来导航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转载于央视新闻。

  • 发表于 2017-09-18 00:00
  • 阅读 ( 82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