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臭氧层被破坏,地球将面临怎样的灾难?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臭氧层损耗比几年之前人们想象的更加严重。

可为什么臭氧层能保护地球生命呢?

氧气分子由2个氧原子组成,而氧气的“兄弟”臭氧则由3个氧原子组成,且有一种特殊的“臭”味。

臭氧在大气中含量很少,是一种“痕量气体”,主要分布在离地面20~30千米的臭氧层里。

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0℃的情况下,如果把大气中的臭氧全部收集起来,全球的平均累积厚度仅3毫米左右,只相当于两个5分硬币的厚度。

臭氧的生成和破坏

可别小看这区区的3毫米,就是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辐射,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致命伤害。

紫外线是太阳辐射中波长小于可见光(400~700纳米)的波段,分成三部分:

其中波长最短的超短紫外线UVC(小于280纳米)通过大气层时几乎完全被氧气所吸收(放出原子氧,与氧气结合,生成臭氧);

全球紫外线指数分布图

对生物特别有害的远紫外线UVB(280~320纳米)大部分被臭氧吸收(还原成氧气和原子氧,破坏臭氧);

波长更长的近紫外线UVA(320~400纳米)则基本上自由穿透大气。

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中,全球臭氧层的减薄将会影响人类健康、地球生态平衡、近地面大气环境等。臭氧每减少1%,皮肤癌发病率将增加2%~4%,白内障患者将增加0.3%~0.6%。

强烈的紫外线使植物受到损害,使浮游生物、鱼苗、虾、蟹幼体和贝类大量死亡,甚至造成某些生物灭绝,进而影响全球生态平衡。

臭氧层减薄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增强的紫外线使城市中汽车尾气的氮氧化物分解,在近地面形成以臭氧为主要成分的光化学烟雾。

此外,臭氧本身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浓度及在大气中的分布的变化也会对地球大气温室效应发生影响。

在接近地面的对流层中,臭氧含量并不多,但是在近地面,臭氧是一种对生态系统有害的污染物。

可以说,在高空的平流层中,臭氧是“好”的;而在近地面,臭氧是“坏”的。

  • 发表于 2017-09-16 00:00
  • 阅读 ( 70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