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崛起3》特效逆天,电影里竟没有一只真猩猩?

最近,电影《猩球崛起3》上映,小伙伴们是不是到电影院一饱眼福了?听说该电影此前在北美上映时,就获得了一边倒的好评,烂番茄新鲜指数93%,很多观众甚至称赞这部电影“完美地结合了艺术和爆米花”,你有没有被里面逼真的猩猩震撼到?

但是这是一部以猩猩为主角的科幻片,电影中没有用到猩猩,却又将猩猩的演技、情感表达、故事陈述的完成度都相当高的电影,这是怎么回事?没用猩猩,那这部电影又是怎么拍的呢?

都闪开~你们万能的知力君要科普啦。

其实,《猩球崛起》里会说话、骑马、开枪、打仗的猩猩,都不是真的猩猩,而是靠电脑特效做出来的,其中用到了一种大家已经不陌生的技术——动作捕捉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

什么是动作捕捉技术?

20世纪70年代,一位名叫约翰逊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动作捕捉技术,这种技术最初只运用于医疗事业,进入影视领域后,没想到还起了奇效。

动作捕捉技术就是将真人表演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先借助高科技手段把表演者的动作捕捉下来,然后把其作为电脑中的虚拟角色的运动依据,使虚拟角色的动作和表情能像真人一般自然逼真。具体的流程是这样的:

1、捕捉拍摄:演员穿上特制的服装和头套,全身许多部位黏上能发射信号的捕捉点,这些捕捉点是发光二极管,共有48个,可以远程控制,随着光照条件调节亮度。演员的一举一动转化成信号,由特质的摄影镜头捕捉,最终传到电脑终端。

图片来源网络

2、电脑渲染:数字动画模型师做出猩猩3D模型,再将演员表演的表情动作移植到3D猩猩模型身上。

3、加入特效:“修图师”要把原来拍摄到的画面中衣着古怪的人类演员“P掉”,换上已经做好的惟妙惟肖的猩猩。

用这种技术制作的电影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前段时间看的《美女与野兽》里的野兽,就是用这种技术制作出来的。

野兽:嘿嘿,你是在说我吗?

动作捕捉技术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用于动画制作的运动捕捉技术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迪斯尼公司曾试图通过捕捉演员的动作,以改进动画制作效果。当计算机技术刚开始应用于动画制作时,就有人设计了一种光学装置,将演员的表演姿势投射在计算机屏幕上,作为动画制作的参考。

之后,运动捕捉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开发商,他们从试用性研究逐步走向了实用化。1988年,SGI 公司开发了可捕捉人头部运动和表情的系统。之后的运动捕捉技术越来越完善。

现在,运动捕捉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远远超出了影视、动画,它已成功地用于虚拟现实、游戏、人体工程学研究、模拟训练、生物力学研究等许多方面。

最后,我们来通过一些特效前后对比图,来感受一下这种电影特效的神奇之处。

前方高能!请勿喝水,以防笑喷!

《猩球崛起》

《暮光之城》

《银河护卫队》

《爱丽丝梦游仙境》

《死侍》

《加勒比海盗》

《黑暗骑士》

说到这里,动作捕捉技术你都了解了吗?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影视技术的发展,知力君相信,在未来,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电影人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独特的观影体验!

本文由知识就是力量综合整理

  • 发表于 2017-09-17 00:00
  • 阅读 ( 85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