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到肚子里有“心跳”,千万别大意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把心放进肚子里”,意思是让人放心,这事儿一定能办到。这句话的意思原本是好的,可是如果从医学角度来解释,这却意味着一种致命的疾病。这不是耸人听闻,听我讲一个真实的门诊故事你就明白了。

门诊来了个“把心放在肚子里”的老人家几年前的一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突然进来一位老人。老爷子70多岁,一头银发,慌慌张张地询问:“大夫,我这几天无意中发现我的心脏好像掉进了肚子里,我老是在肚子这儿摸到心脏怦怦的跳,这是怎么回事啊?”

听了听老人家的腹部,然后又摸了摸。根据这么多年的临床经验,这很可能是致死率能够达到80%的腹主动脉瘤。

虽然谁都不希望是这个结果,但是经过CT的进一步检查,老爷子得的还真是腹主动脉瘤,而且瘤子都已经有6公分那么大了。如果再晚来一步,很有可能就会因为这个瘤子的破裂要了命。

腹主动脉瘤比恶性肿瘤更致命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都想问,腹主动脉瘤到底是种什么样的瘤?为何会有如此高的致死率?

图1:主动脉结构示意图

主动脉(如上图1)是人体从心脏延伸出来的一条最粗大的血管,更是人体的主要血管之一,它的任务非常艰巨,时时刻刻都要给我们

身体大部分内脏供血。长长的主动脉以膈肌为分界线,在膈肌以上的部分达到胸腔,所以叫做胸主动脉;穿过膈肌后主动脉进入腹部,这部分叫做腹主动脉。

无论是胸主动脉还是腹主动脉,都会长出动脉瘤。虽然叫腹主动脉瘤,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它并不是癌症那样的恶性肿瘤,并非实体瘤,更不会发生全身转移。而是主动脉上任何一个部位的管腔扩张造成,所以是个空心的瘤子(如下图2)。但恰恰因为是空心的瘤,相比恶性肿瘤更容易致命。

图2:主动脉瘤就像个气球,说炸就炸

主动脉壁可以想象成自行车轮胎壁,随着动脉瘤直径的增加,动脉壁将越来越薄,最终自行车轮胎就会破裂发生大出血。正常成人腹主动脉大概直径在1.5~2.0厘米,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口径会略有增大。当扩张部分的口径超过临近正常血管的1.5倍就被称为腹主动脉瘤。因为是人体最粗的血管,一旦出血到腹腔,全身的血液有可能在1~2分钟内流干,就算是华佗在世也无能为力。

炎症、马凡综合征和打呼噜是3大诱因凡是能导致动脉壁扩张的因素都会引发动脉瘤。炎症就是其中之一,比如动脉炎,它不只是简单的炎症,更会破坏血管壁的结构,让血管壁维持不住它原有的形态。

再就是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习惯能加速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也会破坏血管壁的结构,让血管壁维持不住原来的形态。而且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瘤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还有两个原因大家几乎都不知道,就是马凡综合征和打呼噜。

马凡综合征的患者有一特征,就是关节韧带特别松弛。他们看似杂技运动员一样有绝活儿,实际上却是病态。这种患者血管壁先天有缺陷,正常人维持血管壁形态需要胶原蛋白,但马凡综合征的患者天生就缺少这种胶原蛋白,所以维持不住血管壁的形态。

虽然动脉瘤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但在门诊上也见过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多是因为马凡综合征引起。

那打呼噜又和动脉瘤有啥关系?国外的文献和问卷调查就发现,在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里患有严重鼾症的非常多。国外的文献上也有一些关于鼾症能够促进动脉硬化,导致真性动脉瘤扩张的报道。所以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早防范是关键

主动脉血管走行紧挨在脊柱前方,位置比较深,除一些比较瘦的人以外,一般人很难摸到。老年人除了定期体检,也可以自己轻触腹部,看是否存在随心跳跳动的包块。如果有,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彩超排除腹主动脉瘤。

如果已知存在腹主动脉瘤,就要注意定期彩超或CT,观察它是否增大。有增大就要及时就诊;平时要注意控制血压、有慢性阻塞性肺并告知医生自己有腹主动脉瘤,因为腰背痛有可能是腹主动脉瘤即将破裂的先兆,一定要及时诊断治疗。

对于检查时发现的直径超过4.5~5厘米的动脉瘤,或在随诊观察过程中每年增加大于0.5厘米的腹主动脉瘤,应当尽快进行外科干预。

原文来自《家庭医药》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7-09-08 00:00
  • 阅读 ( 59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