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衣服袖子里能藏银子吗?

穿宽袖子必然沾菜汤的值班编辑/马马马

这个问题可以拆成两个:古代人们的衣服袖子特别大吗?特别大的衣服袖子可以用来装一切吗?

由于电视剧里掏袖子的人物一般都是广义上的汉族,所以我们把“古代人们的衣服”范围限制在“汉服”中。百度汉服,首先出现的很可能是各地高中成人礼上的“宽袍大袖,褒衣博带”。

其实拖地大袖子并不是中国古代服饰中最常见的袖形,不光普通百姓一辈子也穿不了一次,就算在上流社会,它出现的频率也远没有电视剧里那么高。

●电视剧《大明宫词》

除了拖地袖子,中国人还有什么选项呢?从历代服装的连袖廓形上看,袖子的变化多集中在袖底线的曲直、袖身的长短和袖口的宽窄上。根据《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分法,可以把袖形粗略地分为宽袖、垂胡袖/琵琶袖、长袖/大袖、窄袖/小袖几种。

作为“汉服中的汉服”,深衣大约春秋战国时期,才从南到北流行开来。早期的深衣帛画、木俑和实物,大多出土于楚墓,最常见的袖形并非宽袖大袖,而是复兴汉服圈中相对小众的“垂胡袖”。

●战国 陈家大山楚墓帛画

所谓“垂胡”,和胡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说文解字》中解“胡”为“牛颔垂也”,垂胡袖的袖身肥大,袖口收紧,腋部较窄,与牛脖子上下垂的皮褶形状类似。

这种袖形不只属于“制芰荷以为衣”的楚地,它在汉代继续流行,直到清代,都是汉族服装中常见的元素。

●牛脖子的“垂胡”

至于垂胡袖和琵琶袖到底算不算同一种袖形,学界还没有定论。虽然明代以后的“琵琶袖”裁剪和楚墓文物有微妙差别,但总体看来,它们大袖身小袖口的形状,没多少变化。

其他几种袖形,宽袖的特点是短袖筒、宽袖口,一般用于上层社会礼服;大袖/长袖的袖身极长,袖底线为弧线,两手下垂时袖子可以着地;窄袖/小袖则以方便为主,外面通常罩有其他衣服。

●宝玉“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

上层社会尚且没有袖口一宽到底,平民百姓们,就更不可能穿又废布料又累赘碍事的宽袍大袖了,所以,古人的衣服袖子都特别大,显然

是错的。

那古装剧里的人经常会从袖子里掏东西出来都是假的?也不尽然,这是借鉴了古典小说的描述。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时“向袖中取出扇子来”;《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与戴宗见面,宋递与吴用之书,“那人拆开封皮,从头读了,藏在袖内”;甚至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时候,都要靠袖子救场:屠户“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

●宝钗扑蝶

除去显然不可能装得下任何东西的小袖,有可能袖内藏物的,还剩宽袖、大袖和垂胡袖。

垂胡袖特殊的袖形,显然可以容纳香袋、手帕、几枚小钱之类的小物件。至于宽袖和大袖,想放得下东西,必须要装一个暗袋,从目前的出土文物来看,还没有大开口的袖子里缝过暗袋。

不过,人们穿大袖衣服时,里面不可能光着身子露胳膊,外衣里面加件垂胡袖中衣,就又能袖内藏物了。

●下半段封口

还有一种袖子,表面看起来袖口宽大,实际上开口只比手腕大不了多少,其他部分都是缝合的。这种设计和服中也有出现,如果硬要塞东西进去,容量确实是够的,只不过想原路拿出来,免不了

抓耳挠腮一番。

不过,出于美观和方便的双重考虑,袖子里能放的东西极其有限,不能太重,也不能太大,至于掏出一锭银子?除非你想买下整座客栈,古代生活哪里有机会花那么多钱。

参考资料: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12月第一版。

2.刘乐乐,《从深衣到深衣制》,《文化遗产》,2914年第5期;

3.王峮英,《论楚文化对汉初服饰的影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10期;

李同同、高丹丹,《从连身袖形态看中国古代造物设计思想》,《美与时代》,2013年第6期。

  • 发表于 2017-09-04 00:00
  • 阅读 ( 81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