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来连长城都解决不了游牧民族侵扰,唯独这个朝代彻底解决了

1636年3月,漠南蒙古16部49个大小部落首领同聚沈阳,为皇太极奉上“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至此后金彻底征服漠南蒙古。不久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

清朝建立后,继续推进对蒙古各部的统一步伐。1691年,康熙皇帝与喀尔喀蒙古(漠北蒙古)首领们在多伦诺尔会盟,标志着外蒙古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的版图。此事件也标志着两千多年来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侵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康熙帝朝服像?

从先秦时代开始,北方少数民族就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虽然中原王朝不断通过修长城和主动出击的方式和游牧民族死磕。但是游牧民族来了又走,居无定所。匈奴西遁后鲜卑得势,柔然之后突厥称雄,最后蒙古成为草原霸主。当然,这都是中原王朝的噩梦。

除了草原上霸主的风水轮流转,中原王朝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些王朝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思考如何彻底地解决北方游牧民族问题。秦汉北伐,匈奴远遁,但草原并未平静,鲜卑很快占据了匈奴旧地,继续威胁中原;盛唐彻底扫除突厥,设置安北都护府实施管理,但是数十年后,回鹘又成为草原的主人;明朝对蒙古的打击可谓空前猛烈,但是对于蒙古旧地的管理仍然是力不从心;最后只有清朝,彻底解决了蒙古,将千百年来游牧民族的威胁彻底化为浮云。

这是清朝处理民族矛盾的一个成功典型。

那么,为什么清朝可以完成这一壮举?它具备了哪些其他王朝不具备的优势?

▲大清版图

1、政策到位

首先,清朝本身就是一个少数民族。

女真在建国前,以渔猎为生,和蒙古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在弓马骑射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这是两个民族能坐下来聊天的最初资本。

努尔哈赤建国时,明朝和蒙古各部关系基本融洽,隆庆年间开始的封贡互市较好地维持了明蒙友好关系。而且,努尔哈赤的崛起,紧张的不光是明朝,也包括蒙古各部。因此,努尔哈赤面临着明蒙两个方向的敌人。

为了减小压力,努尔哈赤一方面对蒙古不断诉诸武力,另一方面积极和蒙古几个部落和亲。通过这样的方式,努尔哈赤争取到了很多蒙古部落的支持。到皇太极时期,后金终于击败了漠南蒙古察哈尔林丹汗,彻底征服漠南蒙古。

▲满八旗

由于漠南蒙古地处长城边,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因此后金对漠南蒙古的管理也最系统。努尔哈赤崛起时,创建了满八旗。征服漠南蒙古后,又大量吸纳蒙古精英进入八旗系统。和重点中学在各地割韭菜一样,优秀的蒙古人都被选拔到了蒙八旗,成为清朝军队的一部分,那么剩下的蒙古人只能是越来越弱,弱到无力再组织各部落,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

蒙古作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这种居无定所的特点最让中原王朝头疼。所以除了八旗对蒙古精英的吸纳,清朝在蒙古旧地实行了盟旗制度。盟旗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对蒙古地区地块进行了划分,地块内的蒙古部落不允许到地块外游牧,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让聚沙成塔式的迅速崛起成为浮云。划分地块后,水草丰美的部落自然人畜兴旺,而分到地薄贫壤之地的部落就只能哀叹命运的不公。

这也就算了,关键是清朝还推行民族隔离,长城成为汉蒙天堑,汉蒙交流完全阻断。没有技术的传入,蒙古人只得在草原上安心牧羊。

▲多伦会盟遗址

如果说这还不足以让北方彻底安宁,那么清朝最后的杀手锏绝对可以摆平一切。能碰到一起的人,要么志趣相投,要么形同水火。满蒙最开始时形同水火,清朝信萨满教,而蒙古信喇嘛教,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但是为了满蒙友好,清朝统治者做了妥协,接受蒙古大汗封号。同时推动蒙古喇嘛教发展,清朝规定蒙古每个家庭留一人守灶,剩下的人必须信黄教并全部出家,喇嘛教徒可免交赋税,以此巩固宗教成果。如此,生育人口骤减,蒙古地区人口越来越少,反抗更是遥遥无期。清朝的“计划生育”取得巨大效果,清朝灭亡后,原本有五百多万人口的喀尔喀蒙古只剩下不到五十万人。

清朝用以上政策,完成了历朝都没有完成的事情。

▲莫斯科公国 相关油画

2、沙俄堵截

15世纪末,莫斯科公国崛起,开始了疯狂的扩张。1578年开始俄罗斯哥萨克开始越过乌拉尔山脉东侵,并于1636年到达鄂霍次克海。

由于哥萨克的入侵,西伯利亚很快成为俄国的殖民地。

西伯利亚属于苦寒之地,不能发展农业,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没有现实意义,因此俄国的窃据显得无关痛痒,但是对于蒙古等游牧民族而言却是致命打击。

在俄国人还没有到来之前,根据郭沫若等学者的考证,中国游牧民族的天然游牧北界大致在北纬58度左右,在贝加尔湖以北,深入西伯利亚境内。但是沙俄的到来夺去了蒙古游牧区的北部,蒙古各部游牧区域只得南移至贝加尔湖附近。

▲喀尔喀蒙古

俄国对蒙古北部土地的蚕食极大地压缩了喀尔喀蒙古等部的活动空间。以往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如果占了下风,游牧民族可以直接跑路。越往北,中原王朝的追击越困难,而适应了严寒气候的游牧民族则可以不断向北直到脱离追击。北方是无主地,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向北接近无限大。

而俄国人对领土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西伯利亚站稳脚跟后,沙俄开始不断向南推进,侵占了黑龙江流域。但是很快遭到康熙皇帝的强制反击,并迫使沙俄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妥协的产物。条约签订后,清朝获得了东北地区的和平和宁静,保住了清朝的龙兴之地,同时清朝也能从东北抽身重点解决蒙古问题。而沙俄在条约签订后,进攻受挫,不得不在东北地区以西的蒙古身上做文章。

沙俄先从喀尔喀蒙古下手,向南不断压迫。而势单力孤的喀尔喀蒙古在艰难中最终倒向清朝。1691年多伦会盟,清朝获得了对漠北地区的管辖权,沙俄妄图通过蚕食漠北蒙古进行领土扩张的阴谋再次被遏制。

▲清朝代表与俄罗斯代表签订尼布楚条约--蜡像

心有不甘的沙俄只好从其他方面入手。此时的漠西蒙古准噶尔部正在不断扩张,沙俄对噶尔丹进行了大力支持。清朝和漠西蒙古的拉锯战争前前后后进行了一百多年,直到1755年清军彻底平定准噶尔。

清朝平定准噶尔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不仅宣告了风云一时的准噶尔汗国的灭亡,再次挫败沙俄阴谋。更昭示着从此开始,游牧民族再也无路可走。

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的反击有时候会很较真,比如霍去病千里奔袭,这时候游牧民族在不能继续北逃时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西遁。逃到大漠以西,就再也不会被追杀了。但是1755年清军消灭了准噶尔,占据了新疆,从此游牧民族西去之路被彻底阻断。

除了清军占据新疆,18世纪开始,沙俄开始对中亚地区进行蚕食,逐步将清朝藩属哈萨克吞并,并迫使远在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部回归中国。中亚的陷落使游牧民族不仅没有西去之路,更没有了西去容身之处!

▲法国铜版画: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

3、加倍优势

任何政权都有崛起到最终衰落的过程。

清朝崛起时,蒙古早已从神坛跌落。曾经这个纵横欧亚的蒙古汗国,如今早已经是四分五裂。

以四分五裂的松散状态,对付一个刚刚崛起、活力爆棚的清朝,结果不言自明。

在清朝到来前,蒙古已经和明朝打了二百多年,打仗就有消耗,所以蒙古地区的人口一直不是很多。再加上明朝对蒙古地区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让蒙古各部落之间相互攻杀,达到无法统一威胁明朝的目的。在明朝的一手导演下,黄金家族走向没落,蒙古又回到了成吉思汗统一前的松散状态。

然后,清朝来了。加上清朝又打又拉的政策,蒙古各部完全不是对手,最后不得不纷纷臣服。

▲清朝火炮

除了清朝以壮年状态完胜暮年的蒙古,清朝的技术优势也帮助清朝稳稳地碾压蒙古,这就是火炮。

自从火器技术西传,中西的火器技术开始了各自的发展。随着大航海时代到来,中国火炮技术逐渐落后,明朝后期中国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口和仿制西方的大炮,称为“红夷大炮”。清朝崛起后,也逐渐学到了明朝的大炮技术。

大炮技术在清朝统一中原和抵御沙俄侵略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然,在征服蒙古时也经常使用。1690年,噶尔丹侵略喀尔喀蒙古,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在乌兰木通战役中,清军以大炮摧毁噶尔丹抵御的驼城,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沙俄虽大力支持噶尔丹势力,但是清朝在技术和人员等方面远远领先于漠西蒙古,最终清朝消灭噶尔丹汗国,统一天下!

自从有了成熟的火炮技术,蒙古铁骑就再无无法恢复往日骑兵无人可挡的荣光,从此蒙古更加衰落,沦为清朝的附庸。

历经几千年的厮杀,清朝终于彻底解决了游牧民族问题,从此中原不受游牧民族侵扰之苦,这是一个伟大的功绩。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涩梗

  • 发表于 2017-08-27 00:00
  • 阅读 ( 128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