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的后台连天庭地府都忌惮三分,却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当年看《西游记》,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三打白骨精,也不是盘丝洞里的几个美艳的妖精,而是一出场就攫取了我们眼球的真假美猴王。且看吴承恩对此处的描写:

那师父独炼自熬,困苦太甚。正在怆徨之际,忽听得一声响亮,唬得长老欠身看处,原来是孙行者立在路旁,双手捧着一个磁杯道:师父,没有老孙,你连水也不能够哩。这一杯好凉水,你且吃口水解渴,待我再去化斋。

长老道:“我不吃你的水!立地渴死,我当任命!不要你了,你去罢!”

假行者:“无我你去不得西天也。”

三藏道:“去得去不得,不干你事!泼猢狲!只管来缠我做甚!”

那行者变了脸,发怒生嗔,喝骂长老道:“你这个狠心的泼秃,十分贱我!”轮铁棒,丢了磁杯,望长老脊背上砑了一下。那长老昏晕在地,不能言语,被他把两个青毡包袱,提在手中,驾筋斗云,不知去向。

当我看到孙悟空居然把唐僧打晕抢了包裹扬长而去后,不禁内心遽然一惊:这猴头怎么忽然魔性大发,居然变得六亲不认,连师傅都敢打了?

其实,这个打伤师傅的并不是齐天大圣,而是假冒孙悟空的一个赝品--------六耳猕猴!

弄明白这是个高仿的水货时,我更是为孙悟空捏了一把汗:这厮的本事如此厉害,不知大圣能不能降服于它?

果然,孙悟空和假猴王斗了个天昏地暗,难解难分。这下怎么办,大伙也不能在一边干看着吧,有心想帮忙,却不明真伪,只急得大眼瞪小眼。还是猪悟能出了个馊主意:让唐僧念紧箍咒。

唐僧一想也只有如此了,于是就妈咪妈咪哄地念起来。哪料想两个猴子都疼得上蹿下跳痛苦不堪,连表情动作都一模一样。这下众人只有干瞪眼了。

其实唐僧也是愚蠢至极,遇事只会说:悟空,这可如何是好。现在正主都摊上事了,让一个没脑子的和尚只有阿弥陀佛的份了。

若是唐僧稍稍开动脑筋,办法还是有的。比如大圣当年被压五行山下时,唐僧为救他而揭掉贴在山顶的那张如来亲笔手记,上面写的啥字?我想除了佛祖本人就只有悟空和唐僧知晓了。

可惜唐僧就是凡夫俗子一枚,遇事只有慌张的份,绝计不会想出来什么良策的。

没办法,真假美猴王只好边打边冲向天庭。凡人肉眼凡胎辩不出真伪,那仙家总有办法吧。岂料众仙也分不出真假。就连菩萨都晕了,无可奈何摇摇头,爱莫能助!

最后,连龙宫和地府也去了。可惜两个猴王的金箍棒都一模一样,龙王也傻眼了。只有地府的谛听好像有所察觉,不过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隐。

那只有去往大雷音寺面见如来佛祖了。不愧是掌管世间万物的主宰,如来对两个不速之客的到来似乎了然于胸,看他俩在大殿之下斗得你死我活岿然不动,只是呵呵微笑。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边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佛祖就是佛祖,只一眼便已知真伪!

如来告知众人,此假猴王乃是六耳猕猴也!此言一出,假猴大惊失色,瞬间失去斗志,抽身便要逃之夭夭。不料如来随手扔出一金钵,将其罩住。假猴王顿时动弹不得。

悟空恼其坏自己名声,见状飞身上前,抡起金箍棒将假猴子打死。一旁众神仙大惊,想要拦阻却已然不及,只好眼睁睁看着六耳猕猴死于非命。

众人颇为可惜,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观音也闭目神情哀怜,惋惜不已。唯有如来不动声色,只道了句:善哉善哉!

自从孙悟空扶保唐僧西天取经以来,一路上打死的妖怪寥寥无几,大多都被妖精的后台老板降服并收留。反观六耳猕猴的下场,就让人颇为惊讶,在富丽堂皇的雷音寺大殿里众目睽睽之下被打死,实在是让人费解。要知道如来可是素以慈悲为怀,乃是拯救万物的鼻祖,可居然眼睁睁看着六耳猕猴被打死不动声色,不知何故?

是不是六耳猕猴没有背景或后台不硬?非也,这点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来。

其一:观音那是什么身份,普度众生,降魔除怪手到擒来,难道真的分不出真假?并非如此,只是菩萨有意隐瞒而已。不是不想说,而是不能说。若非六耳猕猴后台极硬,就是另有目的。所以观音只有装糊涂。

其二:谛听其实已经分出真假了,可他也不敢说。究其原因不过是怕六耳猕猴秋后算账,还是假猴王的背景太强大了。所以谛听也只好装聋作哑。

说来说去,还是猕猴的后台强悍,俩神仙都惹不起。那么问题来了,谁有那么大背景,能让天庭地府都忌惮不已,想来想去,玉帝首先排除,他不会傻到自己给自己找麻烦。那就只剩下一个----如来佛祖!

看看佛祖大殿上的反常表现,可以窥见一斑。明明可以出手制止悟空棒杀六耳猕猴却听之任之,却是为何?只能说明一点:这一切本来就是如来自己导演的一场戏,六耳猕猴不过是一个道具而已。现在大戏落幕,六耳猕猴使命完成,被打死也在预料之中,如来当然不会去管了。

那么如来为什么要导演这么一出戏呢?让我来妄自猜测一回。

1杀鸡骇猴,威慑天庭

佛教和道教自古面和心不合,人间如此,天上亦然。天庭玉皇大帝和佛教大boss如来明里暗里谁也不服谁,都想压彼此一头。玉帝掌管天地人间万物,唯独对如来有所忌惮,有心想对其发号施令,却又心有余力不足。

而如来对玉帝的小肚鸡肠心知肚明,但碍于玉帝的势力也只有故作糊涂。天长日久,两个大人物心里就有了个死结。而今如来假借唐僧师徒西天之路抛出来个六耳猕猴,且武功道行极高,孙悟空赢它不下,必然求救于天庭。而玉帝手下的众仙皆不是六耳猕猴的对手,无奈之下,最后必然求救于如来。

所以如来风轻云淡间降服了假猴王,大大地打击了玉帝的嚣张气焰,也臣服了天庭所有神仙,真是一举两得。

2促进了唐僧师徒之间的和睦

孙悟空自从保护唐僧取经以来,虽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却总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意思。而唐僧对这个神通广大的徒弟也常有怨言,总嫌他桀骜不驯,杀心太重。师徒之间隔阂不小。

而六耳猕猴事件后,唐僧发觉自己又一次误会了徒弟,因此心底很是过意不去。而悟空经此一役后也蓦然收心,开始一心一意扶保唐僧西天取经。

3驱除了悟空身上的魔性

孙悟空自出世以来,一直是亦妖亦仙,半魔半神,身上正邪皆存。只不过正气大过邪气罢了,所以我们眼里的齐天大圣一直是正义的化身。

不过有些时候,悟空身上的魔性不经意间就会显现出来,比如将几个强盗全部赶尽杀绝,不留活口就是邪气迸发的体现。这样的事件发生了好几次,以至于加剧了师徒之间的关系,引发了素以慈悲为怀的唐僧强烈不满!

通过真假美猴王事件,如来巧妙地化解了这师徒俩的敌对关系。六耳猕猴其实是悟空身上魔性的化身,如来却借悟空自己之手打死了另一个自己,换句话说是正义的升华,佛性的体现!此后悟空和唐僧师徒的关系变得紧密无间,一直到取得真经,共坐莲台!

大boss就是厉害,一出手就将方方面面的复杂弊端化解于无形,既促进了天庭佛教的和睦相处,又增进了唐僧师徒的关系,还去掉了悟空残存的魔性,一石三鸟,让人叹为观止!

只是可惜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六耳猕猴,无辜成为了本次事件的牺牲品,昙花一现,而后尘归尘土归土。

不过六耳猕猴之死有这么多好处,它也总算是死的适得其所了吧!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杨红志

  • 发表于 2017-08-20 00:00
  • 阅读 ( 72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