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为何升级为一级保护动物?

2017年5月9日,在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会议上,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长江江豚正式从国家二级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长江江豚是除了白鳍豚之外,另一种仅存在于我国的淡水水生哺乳动物。从“水中大熊猫”这个绰号中,不难看出它们的珍贵。据统计,现存于长江流域的江豚数量已经不足1000只,在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等级为极危,为第三严重的等级(仅次于绝灭和野外绝灭)。

长江江豚(图片来自果壳网)

窄脊江豚(图片来自Arkive濒危物种资料库)

它和虎鲸是亲戚?

长江江豚平均体长1.2米,最大接近2米;头顶和背部的皮肤呈灰色或蓝灰色,白白的小肚皮上有不规则的斑块;圆圆的脑袋和嘴巴,让它们显得圆润可爱,似乎总是在笑的样子。别看这些小家伙长得萌萌的,它们可是海洋霸主虎鲸的亲戚(都属于齿鲸亚目),原本也是生活在大海里的,大约10—30万年前,一部分栖息于黄海的东亚江豚借住当时海平面上涨的海侵事件迁徙到长江中。由于当时的长江鱼类资源丰富,又没有大型的掠食动物,这些长江江豚的祖先就在此定居下来。跟其他鲸类一样,长江江豚的视力非常不好,叫声产生的回音(声呐)是它们搜寻鱼群和辨别方向的主要手段,平日里喜欢以家庭为单位,结成4—5只的小团体生活。

攻击大白鲨的虎鲸(网络图)

灾难:人类活动引发厄运

近些年,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长江成为了主要的航运通道,江豚的生活受到了诸多影响,例如轮船的马达声会干扰它们对于鱼群位置的判断,从而无法准确的找到食物;为了满足现捕捞需求,很多地方开始大范围撒网甚至使用电网,这不仅让江豚食物减少,甚至还会殃及江豚本身(被网住或电死),船桨也可能将它们打到;更糟糕的是,人类的一些活动还阻挡了它们的洄游路线,使得江豚的活动范围变小,近亲繁殖的现象增多。诸多的影响让长江江豚的数量急剧下降,有人预测,如果不加以改善,这一物种将在15年内,像白鳍豚一样消失。

拯救:迁地和宣传双管齐下

为避免长江江豚重蹈白鳍豚的覆辙,在经过了一番考察和准备后,相关部门于2015年起开始启动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计划,继2015年成功将8只鄱阳湖水域的江豚迁移到湖北荆州水域后,今年3月又成功将8只精心挑选,经过严格体检的江豚分别送往湖北监利何为王庙保护区和监利天鹅湖保护区,以充实那里的江豚种群。除此之外,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长江江豚,成龙、张静怡等影视明星也纷纷拍摄了有关保护长江江豚的公益广告;一些地方的地铁站里也有长江江豚的巨幅海报;很多科普工作者也通过各自的文章进行介绍。这些做法以及提升保护级别的措施,都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于长江江豚的重视。当然,如何在尽量不影响其他活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长江江豚原有的生存环境,才是保护这一物种的关键所在。

  • 发表于 2017-06-09 00:00
  • 阅读 ( 115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