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查癌症,其实不是新鲜事?

在前段时间,一条题为《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新闻瞬间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关注焦点,尽管这一题目实际上有夸大效果之嫌,但新闻中所报道的中国学者成功开发出新的肿瘤标志物及其检测手段这点,却是实打实的医学突破。实际上,肿瘤标志物应用于各种肿瘤的诊断、治疗和复发检测等领域,早已不是新鲜事,这种靠验血来观察肿瘤的存在、进展和康复情况的手段,已经成为了医生们治疗肿瘤的一大利器。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在普通人的印象之中,检查肿瘤通常要靠CT、磁共振等影像手段给可能出现肿瘤的部位“拍照”,医生再根据这些影像来判断肿瘤的存在。然而在医学上,影像手段虽然是检查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单靠它们来确诊肿瘤,却并不十分稳妥;而且对于看起来身体“健康”,但患肿瘤风险较高(例如老年人、家族中有肿瘤患者的人)的人群来说,无谓的影像检查不仅费用昂贵,还有可能带来辐射危害。这样一来,寻找一种使用更方便、对身体无创伤的肿瘤检查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幸运的是,肿瘤标志物完全符合上面的要求。肿瘤标志物往往是一些人体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很少出现在在正常人(或是患有一般疾病的人)的血液内,却会在患有特定肿瘤的人的血液内大量出现;不仅如此,肿瘤患者血液内的肿瘤标志物含量,还会随着病情的缓解或加重而不断波动。因此,医生们通过检测患者血液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不仅可以初步判断患者体内是否有存在肿瘤的可能性,还可以了解治疗的起效情况,以及病情缓解(或是已经痊愈)的患者的肿瘤复发可能。

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及其所可以检测的肿瘤

一般而言,肿瘤标志物之所以会和肿瘤有着密切联系,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其一,相当一部分肿瘤标志物其实是人体某一特定组织内惯常存在的物质(例如前列腺癌的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就是存在于前列腺内的一种蛋白酶)。这些物质平时仅仅会出现在该组织的非血液循环区域之内,并不能进入血液循环;但如果含有此类物质的组织受到了破坏(尤其是肿瘤侵袭所造成的组织破坏),那么它们便有机会穿过被破坏的组织进入血液,从而使它们在血液中的含量大幅增加。

其二,某些肿瘤标志物在本质上是人体某一类细胞所分泌的物质(例如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就是数种神经细胞所分泌的一种酶),但它们要么是分泌进入非血液循环部位,要么是分泌入血液循环的量很低,因此正常人血液内此类物质的含量并不会很高。然而倘若体内存在可以分泌此类物质的肿瘤,肿瘤细胞的高代谢速率和分裂倾向,会使其在短时间内大量分泌此类物质,并且它们还可以通过肿瘤所具有的丰富血管网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进而使它们在血液内大量出现。

肿瘤标志物真的能做到“一滴血查癌”?

在前面提到的关于某肿瘤标志物的报道之中,我们不难看到诸如“一滴血查癌症”之类的字眼,而这样的报道也导致许多人认为,肿瘤标志物可以代替一些流程复杂的肿瘤诊疗手段(例如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甚至于以后我们可以做到单凭肿瘤标志物即可诊断肿瘤。那么,肿瘤标志物在医学上的应用真的如此理想吗?

事实上,目前来看,肿瘤标志物的应用远没有达到上面所说的地步,医学界更多地是把肿瘤标志物作为肿瘤高风险患者(例如患有乙肝等疾病、携带有致癌基因突变或具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定期检查手段、可疑肿瘤患者的初步筛查手段,或者是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辅助手段。这完全是因为肿瘤标志物有一个难以克服的缺点——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仅仅可以出现在肿瘤患者中,也可以出现在很多其他类型的良性疾病(例如炎症性疾病)患者中(也就是“特异性低”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并不低。因此,盲目重视肿瘤标志物,不仅仅会导致更多不必要的检查、治疗花费,也会给接受检查的患者带来严重的恐慌情绪,这无疑违背了肿瘤标志物发明应用的初衷。

综上所述,对于并没有肿瘤高风险因素的普通人而言,体检偶然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意义可能并不大,尤其是在没有相关症状、其他检查正常的情况下,而如果随后的检查发现肿瘤标志物回落到正常水平,则更可以证明身体并无大碍。但如果在具有肿瘤高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出现肿瘤标志物的短期内大幅升高,或者是在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同时具有相关症状或是其他检查的异常,那么这样的结果就值得注意了,一般在此情况下,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恶性疾病。此外,对于曾经患有肿瘤,但经过治疗后得到有效缓解或彻底痊愈的患者而言,肿瘤标志物的持续性升高也需要提起注意,这可能是既往的肿瘤复发的征兆。

肿瘤标志物的未来

在如今,肿瘤标志物虽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其缺点同样显著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和参考价值,这无疑使我们感到有些惋惜。那么,肿瘤标志物这种有着很高的潜力和应用价值的诊断手段,是否会在以后有一定的进步空间,甚至于成为肿瘤诊断的主流手段呢?当下进行的一些前瞻性研究,可能对探索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在诸多被视为“未来明星”的血液肿瘤检测手段之中,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无疑是最受关注、被认为最有可能成功的一个。该方法通过检测血液循环中存在的极微量的肿瘤DNA(这些肿瘤DNA通常因肿瘤细胞死亡而释放入血),从而能够察觉出体内存在的早期肿瘤病变,而由于非肿瘤组织不可能存在此类DNA,因而这一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现有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特异性较低的问题。不仅如此,ctDNA检测可以同时分析肿瘤的基因突变情况,从而为后续的针对性抗肿瘤治疗提供指导。目前,ctDNA检测已经在部分场合得到了初步应用,而关于这一方法诊断多种肿瘤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ctDNA与肿瘤的关系 图:Wikipedia

  • 发表于 2017-06-01 00:00
  • 阅读 ( 77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