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学霸?你知道人一天中什么时间记忆力最好吗

大清早来到图书馆,总能看到很多人拿着书叽里呱啦地诵念,因为从小就被家长老师教导:一天之计在于晨,懒觉要不得,而且,大清早人的记忆也是最好的,适合背书、记单词。于是,校园里出现了早起诵读的场景。其实,这一说法并不是家长老师为了督促我们勤奋学习而杜撰的,古时就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诗句,由此可见,早起诵读的做法流传已久。然而,你有没有怀疑过这个先入为主的观点,大清早起来读书真的科学吗?我们记忆最好的时候,真的是在大清早吗?

其实,这个问题有它重要的实际意义,可以帮助弄清人在不同时间的记忆力差别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所以从19世纪开始,就有不少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对其进行过研究,希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去。其中比较著名的是1978年,美国圣约翰大学的里塔·邓和肯尼斯·邓两位教授的研究,他们比较分析了一天当中人的记忆力,分为四大类:约30%的人记忆力最佳时间段为清晨,这类人一觉醒来就已经做好了学习新知识的准备,适合于晨起诵读;约30%的人记忆力最佳时间段是下午,这类人上午往往浑浑噩噩,午饭后才复苏,这时投入到学习中效果最佳;约30%的人记忆力最佳时间段在晚上,他们的生物钟让他们一到晚上就兴奋,典型的“夜猫子”;余下的约10%的人没什么时间偏好,每个时间段记忆力都差不多,只要需要,都能集中精力学习,这大概是学霸得以产生的原因。

如此看来,大多数人记忆力最佳的时间段,都不是在早晨。心理学家根据不同学习主体对时间段不同的偏好,把学习者分为“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百灵鸟”在清晨记忆力最强,此时学习反应迅速,思路敏捷,效率较高,这类人一般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不能熬夜。而“猫头鹰”恰恰相反,他们在晚上最为兴奋,大脑清醒,这类人一般喜欢白天睡懒觉,在晚上夜深人静时,完成学习任务。

所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大清早爬起来去学习。如果是猫头鹰,却偏偏要去学百灵鸟早起,却因为没有睡够,导致学习状态都不好就得不偿失了。当然,影响记忆力的因素很多,睡眠充分与否、精力是否集中,甚至情绪波动大都会影响到记忆力水平。为了更好的学习知识,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方法,以最佳状态去汲取知识。

  • 发表于 2017-04-04 00:00
  • 阅读 ( 71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