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引外媒关注,BBC称大尺度堪比《纸牌屋》

4月10日消息,4月8日,反腐题材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书记的扮演者吴刚在其微博上表示:“越来越国际化了。”并连发三个点赞手势,配图正是BBC对该剧的新闻报道截图。

随着《人民的名义》的热播,“达康书记”瞬间成为网红,一系列表情包也在网上热传,网友疯狂的讨论让该剧迅速登上热搜榜。如今,《人民的名义》直接飘洋过海火到了海外,连BBC都发布文章介绍这部中国反腐题材电视剧。

▲BBC网站截图。

BBC报道《人民的名义》强烈的真实感掀收视热潮

由吴刚、陆毅等主演的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这部剧不仅得到了不少国内观众的认可,也获得了国外媒体的关注。一些媒体称,这部剧堪比美国的《纸牌屋》。

日前,BBC报道了《人民的名义》掀起收视热潮的情况,并分析,对腐败案件“大尺度”的呈现以及对检查机关官员的正面塑造是这部剧成功的两大主因。

《人民的名义》有不少对政府官员腐败案件的“大尺度”呈现,比如处级干部四年受贿2亿多现金,副市长案发后连夜潜逃美国等情节。BBC在分析这部剧国内反响强烈的原因时援引了一些国内观众的微博评论,“强烈的真实感”是很多观众看过这部剧后的感受。

同时,BBC也强调,对腐败案件的真实呈现只是这部剧成功的原因之一,剧中对检察机关官员的正面塑造同样功不可没。

同类题材中“最大尺度”90后观众直呼过瘾

周梅森在创作时,特别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方式,触及了副国级“大老虎”的贪腐问题。

导演李路表示,“对于电视剧而言,‘副国级’可能只是一个概念,但它更体现了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反腐力度,这是伟大的进步。老虎苍蝇一起打,这种决心是前所未有的,以前的剧也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和力度。”

这种“大尺度”的反腐剧也令不少年轻观众大呼过瘾。开播后,不少网友将该剧评价为“五不剧”,即不拼颜值、不拼咖位、不抄袭、不卖腐、不用“流量演员”。

随着剧情层层推进和口碑实力发酵,大批90后甚至95后的观众开始追剧,并迅速成为该剧的铁粉,豆瓣评分也一路飙升至9.1分,成为中国大陆电视剧行业口碑新标杆。

“不看剧,都没法和别人聊天了”,年轻观众对“小官巨贪”“人民币墙”“花式点钞”“搞事情的工人”“达康书记”等话题热议不已,饰演赵德汉、李达康的侯勇、吴刚两位“老戏骨”更是出乎意料圈粉无数,瞬间拥有大批“迷妹”。

很多95后网友都惊呼,看一众演技派老戏骨们飙戏,揭露官场黑暗,言语之间的你来我往酣畅淋漓,真实而深刻。与此同时,众多官员轮番登场,颇有点科普和解密的色彩,这对官场还很陌生的90后来说,新奇感十足。

  • 发表于 2017-04-11 00:00
  • 阅读 ( 69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