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人的副业:当摸金校尉,去盗墓?

在中国,盗墓的历史源远深长,史不绝书,但并非所有盗墓者都能被冠以“摸金校尉”之名。狭义上的“摸金校尉”特指东汉末年时期曹操所设的一个专司盗墓取财的军职,而广义上的则可指历史上的一切具有军方背景的盗墓人士。

自先秦时代始,中国就有“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说话,即使是寻常百姓家,死者生前认为珍贵的物品,通常会在其死后随棺一同陪葬,而王候将相的更不用说,他们的陵墓建得恢宏大气,墓中的金银珍宝更是多不胜数。奢靡的厚葬必然会引发盗掘现象。

▲秦始皇陵地宫想像图——至今因发掘难度极大未被盗掘

盗墓现象在先秦时就很常见,到战国末期,王候将相陵墓更是频频遭遇盗掘。后世的帝王官僚们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修筑陵墓的同时,也开始装置反盗墓设施。以秦皇陵为便,他“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关相灌输……”其中的“机弩矢”显然是为防盗之用,不小心踏住机关,就被乱箭射死,而“水银”则是装饰与防盗二者兼之的剧毒液化金属,一旦不小心吸入则被立马毒毙。更为骇人听闻的是,始皇入陵后,秦二世担心筑陵工匠泄密,竟下令将工匠们全部活埋杀死殉葬。可见秦帝国为防止皇陵被盗,已是无所不用其极。

▲复原古墓机关—暗弩

▲古墓机关—暗箭

尽管古书中一直不乏秦始皇陵被盗的说法,但根据今天的考古技术深测和前人资料分析,除了在兵马俑1号坑有被焚烧、破坏比较严重之外,秦陵核心的地宫部分并未曾遭遇过大规模盗掘。

▲摸金校尉指挥军士盗掘帝陵还原想像图

秦帝国的掘墓人项羽在与刘邦的楚汉战争中战败自刎,他的对手刘邦建立汉帝后,实施了一项重要举措——开始设守冢人,即看守帝王将相的陵墓,防止盗墓贼盗掘。此举标着各地纷起的盗掘帝王贵族陵墓之风,终于开始受到官方的制止打击。但到了西汉末年,依然发生了军人大规模的盗墓、毁墓事件。

王莽篡汉后,政局动荡,官逼民反的农民起义军遍布全国各地。当农民起义军逼近长安时,王莽却以囚徒组成一支临时部队迎击,哪知这支部队刚过渭桥便发生哗变,将王莽宗族的坟墓尽数掘。后来赤眉军进入长安后,又发生赤眉军争相发掘西汉帝王将相陵墓的事件。

▲东汉赤眉军起义造反发掘汉墓帝陵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引发了持续近百年的军阀大混战,中原大地战火四起,苍生倒悬。另一方面,根据“乱世起而盗墓昌”的规律,汉魏之际也是古代军人和官方集团盗墓行为的高峰期。在军阀混战、群雄逐鹿中原的时代,军饷与军需物资对于军队军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弥补军饷不足,有人在当地地主、老百姓身上打主意(掠夺财富),也有人专在死去的前人身上做文章(盗墓寻宝),为此,三国时代的曹操就专门在军队中设置了“摸金校尉”与“发丘中郎将”频繁公开盗掘汉墓(完全是白天公开盗掘),故现在的汉墓十室九空。

袁绍曾安排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撰写讨伐曹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其中记载:“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檄文指出曹操曾经亲自组织和指挥盗掘梁孝王陵墓:“(曹)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后来陈琳在袁绍战败后,归附曹操,曹操虽对陈琳此文中对于他行为的揭露表示不满,对盗掘陵墓的批评却拟乎采取默认态度,或许确是事实。有意思的是,曹操作为首位正式设置专司盗墓职位的三国北魏君主,死后害怕为了防止陵墓遭盗掘,就设置了诸多“疑冢”。据野史记载,曹操断气之前,还下令处死麾下的十八名摸金校尉殉葬,以免有人依照摸金校尉的鬼神手段挖掘疑冢取财!故民间传说曹操的“疑冢”却有72处之多。

▲摸金符——古代摸金校尉的身份证,也是一种盗墓避邪之物,多为穿山甲爪子制成

两宋时代,盗墓行为已被时人深恶痛绝。然而,在靖康之难后,宋室南迁江南,刘豫的伪齐政权却公然设置了专司盗墓的官职“淘沙官”。刘豫所设的“淘沙官”是中国盗墓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政府官方盗墓机构”,而曹操设的“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属于军方机构。

不过,在史上成规模的盗墓事件中,盗墓者的动机除了取财与政治复仇,还有一种动机是带有迷信色彩的巫术——“厌胜”(即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的目的),这一类盗墓行为在明末农民战争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明代的农民起义,闯王李自成率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一路北上北京攻打明军时,还“尽掘其先人冢墓”,这可以看作暴动者对统治阶层发泄仇恨的一种普遍方式。这种掘墓泄愤的现象在明代末年民变的史料中尤其多见,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李自成和崇祯皇帝互挖祖坟的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原为凤阳人士,凤阳的皇家陵墓中安葬着他的父母及兄嫂、侄儿的遗骨。后来明皇室虽迁至北京,但对凤阳的皇陵历来保护有加。1635年,李自成攻克凤阳后,下令“焚皇陵”,继而引起天下轰动。

李自成此举的动机一方面固然是出于政治报复式的泄愤,另一方面则是当时的农民军将领们笃信风水之说,认为焚毁凤阳皇陵可以破坏明王朝的国运,达到“厌胜”的效果。

崇祯皇帝得知李自成在凤阳烧了自家的祖坟后,身着素服哭祭太庙。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对李自成耿耿于怀的崇祯皇帝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派明将汪乔年挖了李自成的老家祖坟。

巧合的是,李自成于1644年攻破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灭亡了大明朝。但李自成在北京屁股还没有坐热,很快又被吴三桂引来的清军入关攻击,仓慌地撤离了北京,并于次年在湖北咸宁九宫山被当地地主武装杀死。于是,民间很快便有李自成与崇祯帝互相挖祖坟、互坏风水的传说,将两个政权崩溃的原因归结为互挖祖坟。

为了取财挖掘别人的祖坟这是极不人道的,这是对祖坟里面尸体和祖坟的后人是一种严重的侮辱。对于祖灵,中国人有特殊的情感,任何对于祖先名誉与尊严损害,国人皆视同己身受辱,感情上会受到了严重伤害。古人对现场抓捕到的盗墓者恨之入骨,常处以极刑或折磨至死。故盗墓者一般是夜晚趁大伙熟睡时悄悄出来盗墓。

▲现代摸金三宝之一:金属探测器除了探测地雷以外,还能探测发掘古墓下的金银财宝、青铜器、兵器

▲现代摸金三宝之一:洛阳铲通过钻取地下五花土,从半圆管状铲取土分析是否有古墓存


▲现代摸金三宝之一:电磁场探测仪(探地成像仪)利用地球内部已经存在的地球电磁场信号,能够探测复杂地形环境下面的古墓

当战事结束后,盗掘帝王将相陵墓的专业军士积累了丰富的盗墓经验,有相当一部分退伍还乡后转行继续干起盗墓行当,使这盗墓形成见不着光的特殊职业。盗墓者常常拉上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子女或好友一起来盗墓,因地域和经验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盗墓帮派,其中最有名的数两家:洛阳帮(北派)和长沙帮(南派)。

洛阳帮以探土寻墓打洞最为擅长,连著名的盗墓工具洛阳铲就是他们发明的;长沙帮以寻穴定位最为擅长,通过风水堪舆经验来探穴寻墓百发百中,常常在山上转一圈便知道是否有古墓存在,对风水知识有独到的研究。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黄药师。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

  • 发表于 2016-09-21 00:00
  • 阅读 ( 72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