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如何感知时间流逝?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等待妻子出门的时候,你感觉仿佛过了半个钟头,回头一看,却不过五分钟的事情;而在欣赏一场精彩的电影或球赛时,两个钟头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我们的大脑里仿佛一直有个时钟,却未必时时准确运转。像小林泰三所著的科幻小说《醉步男》,讲的就是一个认知时间和实际时间有偏差的故事。

大概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计算时间”就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人类的计时工具从影子开始,到沙子,到水流,一直到现在的原子钟和电子钟,精度不断提高。但不管计时器多么准确,人们对于主观的时间感知其实一直是扭曲的。英国心理学家韦尔登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制作了比实际时间快一点和慢一点的滴答声,然后先后拿给实验的参与者听。结果发现,听过快速滴答声的参与者会把时间估计得更长,听过慢速滴答声的参与者则把时间估计得更短。这就好像他们心里也有一块表,被这些改造后的滴答声影响了走动的速度。

这个实验方法实际上应用的是时间知觉理论中一个经典的理论,叫做起搏器-累加器模型。这个理论认为,我们的大脑内部有一个起搏器,会稳定地发出脉冲,就像我们体内的时钟记录着时间的流逝。随后,我们的大脑会收集起搏器发出的脉冲,进入累加器,然后把脉冲的数量和我们大脑中的时间信息比较。比如当外界时间过去一分钟时,我们的大脑产生了五十次脉冲,那么我们的大脑就会把五十次脉冲的时间等同于一分钟。那么以后当大脑产生了五十次脉冲时我们就知道,外界的时间过了一分钟。

因此,我们对时间的感受会受到注意力的影响。要知道,注意力从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资源,它是有限的。当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事物时,我们可能会觉得时间飞逝,当我们百无聊赖时,就会觉得度日如年。比如说,当我们在约会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约会的对象身上,那么在这过程中,我们的起搏器就会因为分配到的认知资源有限,产生的脉冲比实际要少。比如说原本一分钟内可以产生五十次脉冲的,结果由于资源被占用,最后只产生了二十五次,于是当大脑把累加器里的脉冲和记忆相比较时,我们感觉到的时间只是相当于平时的半分钟,比实际时间要短。于是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产生“时间过得真快”的感觉。

反过来,当我们身处一个非常无聊的状况下时,由于周围没有什么值得投入注意力的,这个时候闲置的资源就有一部分分配到起搏器上,原本一分钟内五十次的脉冲,现在可能上升到一百次,这样一来,我们感受到的时间就比实际时间长了整整一倍。

因此,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也会受到年龄等生理因素的影响。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生活节奏比较慢,同时好奇心又比较强,我们常常会花大量的注意力观察外部的世界,因此我们头脑里的时间信息就很多,累加器里的信息非常丰富。所以小孩子常常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并且很难忍受无所事事的状态。然而,当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对外的观察就会减少,大量的认知资源被繁琐的工作、生活调用,于是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到了老年阶段,由于大脑温度、新陈代谢率的不同,认知资源的总额逐步减少,对时间的感知又会与年轻人存在不同了。当然,这并不是一种衰退,更应该看作成一种适应性的变化,是我们的大脑做出了选择,来配合老年人与之前不同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

然而,起搏器-累加器模型虽然足以解释大多数的现象,但也存在着难以解答的问题,比如“超忆症”。这部分患者可以记住生活中的所有细节,但是发生在前一秒或者十年前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区别不是很大。他们只能通过其他侧面的记忆来推理和分辨,而不是能直接依赖自己对时间线的感知。在这种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对时间知觉的了解终究还是太少。在这条道路上,人类还要继续探索,继续前行。

  • 发表于 2016-07-28 00:00
  • 阅读 ( 67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