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耙耙,原来还有这些学问

前一秒还是坐在餐桌前低头浅笑的美少女,后一秒化身为剔牙缝大婶。还有一个人人都忍不住的瞬间:就是便便后总忍不住往马桶里瞄两眼,看到一条条的便便超有成就感有木有!

那么问题来了:看完就完了?对于便便,你了解多少?

大便的成分主要是什么?

有人说是昨天还在回味的麻辣火锅,有人说是see you tomorrow,有人说大概就是废物吧。Anyway,这些都对,但是,你以为仅仅是这些?那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粪便的成分中3/4为水,1/4为固体;固体中30%为死细菌,10%~20%为脂肪,2%~3%为蛋白质,10%~20%为无机盐,30%为未消化的残存食物及消化液中的固体成分如脱落的上皮细胞。

然而,那美丽的颜色(嗯,有点违心了~~)则是由胆红色的衍生物粪胆色素和尿胆色素形成的。那能把自己熏晕的味道,则是细菌作用的产物所致,主要有吲哚、粪臭素、硫醇和硫氢化物。

完美的耙耙形状该是怎么样的呢?

第1类:一颗颗硬的球形,像坚果(有点像某个牌子的巧克力豆)

第2类:香肠形状,但仍旧结成块

第3类:香肠形状,但表面有裂纹

第4类:像香肠或蛇一样,光滑且柔软(嗯,如德芙般丝滑)

第5类:柔软的小块状,边缘分割清晰(容易排出)

第6类:蓬松的小块状,边缘分裂模糊,糊状大便(嗯,煮糊的意大利面条~~)

第7类:水状,没有固体的成分,完全是液体(万马奔腾,放闸泄洪,疑似银河落九天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最完美的耙耙形状是第4类,这代表着你的胃肠道是正常运作的。但是,请别骄傲,一般情况下,人的耙耙都很难达到这种完美状态。

既然看都看了,起码得看出个所以然

盯着耙耙,除了关注形状外,颜色也是非常重要滴。

●灰白色:什么?你居然拉出了灰白色耙耙,请不要耽搁,赶紧提起裤子往医院去吧。大便的颜色是“白陶土样”的,有可能是黄疸或由于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导致胆黄素无法随大便排出而形成灰白色的耙耙。

●黑色:先了解一下为啥会形成黑色的耙耙。广东话里有一句俗语:“吃猪血拉黑屎”,可见约定俗成的常识已经深入人心。除了吃猪血,含铁较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以及铁剂,其他情况下如果出现了柏油样便,很有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导致。

●便血:拉血便,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直肠、结肠,由于“路程”短,化学变化少,这些部位出血,耙耙应呈红色。但如果血不跟耙耙混在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离,甚至是便后滴血,这种情况是患了痔疮。

辣么,为了努力拉出耙耙,最好的姿势应该是......

在国人买马桶圈已经冲向世界的现在,我们大多数时候给教导,每天早上正确的拉耙耙姿势是这样的:

然而,相关研究表明蹲姿更容易拉耙耙,原因在于坐着拉粑粑,耻骨直肠肌只是部分放松;而蹲着拉,肌肉能完全放松,所以拉得更放松、更彻底。如果不方便蹲厕,可以脚踩个小板凳,以减少大腿和躯干的夹角,达到模拟自然蹲姿的效果。

在社交网络上,这种蹲姿有个更加国际化的名字,叫“亚洲蹲”,the asian squat。其动作要点是:身体前倾,脚跟着地。而欧美国家大多数人都无法标准地 " 亚洲蹲 "。沿袭了千年的习惯,咱们国人还是把这一传统传承得很好。

拉耙耙是个跨世纪的学问,也曾吸引了很多科学家去研究。怎么让自己的姿势更优美,嗯,关上厕所门慢慢研究去吧。


本文系就医160原创文章,作者:十三医,转载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发表于 2016-07-20 00:00
  • 阅读 ( 79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