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如此惧怕孤独?

想象一下,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你一个人,你会被孤独逼疯,还是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

有部叫《一个人的地球》的美剧,就是在这样的设定下展开剧情,描述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的生活与冒险。(不过经过坚持不懈的搜寻,这个孤独的男人还是遇到了幸存的其他女人)

如果你是这个人,你会像他一样到处搜寻其他人类的踪迹,还是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自得其乐呢?

你忍受孤独的能力有多强?

------------------------------------------------

< 独处是一种能力 >

作者 | 静静


上周末,有个几个月前认识的朋友约我出去吃饭。我和她在一个徒步活动中认识,同龄人而且聊得来,就相互加了微信。

刚开始我俩就聊了些学校吵吵闹闹的宿舍生活。慢慢地,我们聊开了。她说明了这次找我出来的原因。

原来上次爬山时,跟她聊天过程中跟她说了自己的专业(一点点心理学背景),而她觉得自己有点心理上的问题,刚好可以咨询下我(其实当时自己内心是崩溃的,找错咨询对象了)。

她说起自己的情况:毕业后她选择留在广州,现在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一个人住在城中村的单间里,目前还是单身状态。

她跟我说,她现在越来越受不了一个人待着,她害怕一个人待着。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她感觉自己像是个弃婴,孤立无援。

工作日还好,因为有工作,有任务,还有同事在你身边,自己集中精神在工作上,不会胡思乱想。但周五一到,她就开始焦虑了,不知道周末要干什么。

刚毕业那会,还是蛮多同学待在广州,总会有那么几个人会主动约大家出来,组织活动。但慢慢地,以前主动出来组织活动的人不再积极,大家也不太愿意出来了,更不会主动联系。

一开始她的做法是一到周末就找一部电视剧,然后看两天。慢慢地看厌倦了,现在一到周末,她就主动逐个约朋友出来吃饭,逛街,看电影等。如果周末来临,而自己还没有约,她就会焦虑和失落。

当然她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孩子,初中开始就开始住宿生活,自己煮饭洗衣服,她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

她害怕一个人待着,她承受不了的是独处时滋生的孤独感。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虽说内心抵触孤独,但当他们不得不面对孤独时,他们依然可以乐观面对,能够自娱自乐。

但孤独感却会让有些人措手不及,他们害怕独处一室、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没人陪伴,没人理会时就会害怕和焦虑。

为什么他们会如此惧怕孤独?

总结起来,一般“过度害怕孤独”有以下四种原因:

情绪性高

天生的性格比较脆弱,遇事就容易紧张,而且经常显得很神经质的人,更容易患上孤独恐惧症。

情绪性高的人也非常敏感,在他们心里,独处可能是被朋友忽视、疏远的信号。所以他们非常害怕独处,害怕人际关系出现变故。

早期经历过情感创伤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那些无法忍受孤独的人,往往都在孩童时过早经历了情感创伤:

或是因为缺乏父母陪伴,感觉自己被遗弃;或是因为父母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状态,对孩子疏于关心。

于是,一个人在独处时刻,孩童时期的痛苦回忆就会袭来,涌入脑海的总是消极情绪,而非一些阳光的、正面的情绪。

没有正确认识人际关系

有些人总觉得亲密无间才是正常的,做什么都需要别人的陪伴。但是,独处也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状态。

独处能够帮助我们更新自己的情绪。正常人应该有能力创造有意义的独处时间。

无法自己认识自己

我们害怕与自己相处,不懂得与自己相处,害怕面对自己。

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我们快速实现信息互换。我们结交更多的朋友,在无数群组和对话框里活跃。

我们越来越擅长跟别人相处,却唯独离自己越来越远。我们通过别人的评价来鉴定自己、认识自己。一旦没有外界的信息交流,我们就不懂得如何定位自己。

想一想,如果你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却没有任何人来与你互动,你是否会感到焦虑、不开心?继而想要删除那条状态?

为什么直播软件这么火?也许正满足了人们打破孤独、与外界建立联系的需求。

习惯了随时都有人呼应自己的社交生活,独处让人感到焦虑和痛苦,使我们不知如何应对,无法用独处的时间思考。

当孤独来袭,我们常常摆出防备的姿态企图消灭孤独。

但孤独真的是可以消灭的吗?

我们无法把孤独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然后销毁。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谈了六种孤独,可见孤独的渗透力有多强: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急于打破孤独这个动作实际上让你更加孤独了。

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你不断重复地告诉自己:我很孤独,我很孤独,我很孤独……

你真的不能忍受独处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独处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我们需要从持续的社会活动中解脱一小会,整理我们的思想和心理状态。

有些作家把这称作“自我修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分离开常常呈现给别人的社会自我,重新建立我们的自我感觉。

所以,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与孤独和谐相处却不得要领。就像蒋勋希望教给我们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当然,这并不是让你逃避人际关系、拒绝社交。社会关系对我们是有益的。

要知道的是,不必过度惧怕孤独,独处不等同于被世界孤立。独处能力强的人,往往也能与人相处得很好。因为与自己相处好了,才知道怎么与别人相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号“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 发表于 2016-07-20 00:00
  • 阅读 ( 76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