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与黑色素瘤,你还在傻傻分不清楚?

电影《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脚背上的一块黑痣被诊断为“黑色素瘤”,他拒绝接受治疗,几个月后就被黑色素瘤夺去生命。在告别会上,李香山告诫大家,长了黑痣赶紧点掉,千万别以为那代表着“好运”和“性感”!

暂且不论李香山的告诫是否科学,让不少人吃惊的是:那么一颗小黑痣竟然是黑色素瘤,竟然能夺人性命?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再寻常不过,几乎人人身上这里那里都会有几颗斑斑点点。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知道身上的是普通的痣还是黑色素瘤呢?

痣是什么?

大部分痣的形成是对日晒的一种反应。痣可以保护其中被日光灼伤的黑色素细胞,就像一把深色的小遮阳伞,保护皮肤免受阳光的进一步刺激。痣通常在幼年时出现,呈扁平的褐色至深棕色的小点,约针尖大小。它可能会慢慢地长大,变成圆形或椭圆形,平坦或稍隆起,一般比标准的铅笔直径要小。在发育过程中痣的颜色可能变浅,那些隆起的痣常常变平并在晚年最终消失。

也有些痣跟日晒没有关系。1%的儿童出生时就有痣,通常为褐色至深棕色,平坦或稍微隆起,直径可能超过1cm。这种痣往往随着人的生长而长大,并长出毛发。

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痣的多少。每个人大约有10~40颗痣。许多孩子在出生时没有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孩子在3岁左右会长出痣来,老年逐渐消退。

关于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病情发展、转移快,死亡率较高,是皮肤肿瘤中恶性度最高的一种疾病。

恶性黑色素瘤在白人中高发,资料统计为10/10万;有色人种发病率低,黑人为1/10万,我国为0.37/10万。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相关的致病因素有紫外线照射、过度日晒、结构不良痣恶变、遗传、外伤、内分泌异常、化学致癌物及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减退等等。

临床上常见的原因为结构不良痣恶变和外伤。其中,约60%的结构不良痣者恶变为恶性黑色素瘤,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短期内迅速增大的黑色素结节。刚开始可能为正常皮肤发生黑色素沉着,慢慢的痣的颜色出现多变,比如褐色突然变黑或变蓝,其直径在4毫米至6毫米以上,呈现不对称性,边界不光滑。另一种是出生时就有的先天性巨大痣,其直径在4毫米至6毫米以上者,一生中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而对一些先前存在的黑痣,在某些外伤或不良刺激下也容易促使其恶变,常导致黑色素瘤的发生。

另外位于鼻腔、口腔粘膜、手掌、足底、外阴、肛门、生殖器等特殊部位的色素痣,由于经常摩擦或遭受刺激也容易发生恶变,一定要引起警惕,即便是良性痣,也最好早点切除。

黑色素瘤与色素痣如何区分?

黑色素瘤那么可怕,我们身上的痣又是那么普遍,我们应该怎么区分呢?数数身上的痣一大堆,到底哪个会恶变呀?专家指出,痣恶变成黑色素瘤是个低概率事件,大家不必为了身上的痣整日忧心忡忡,有四种方法可以帮你定位可疑对象。

1.看部位一般来说,摩擦部位如脚底、肘部、头皮的痣更易恶变,摩擦会让痣细胞增生活跃,发生异型、恶变。临床上还发现,中国人脚底的痣最容易恶变。

2.看深度是否癌变与痣的大小无关,却与痣细胞所处的位置有关。按痣细胞所处的皮肤深度,痣分为皮内痣、交界痣、复合痣。相对来说,交界痣(处于皮肤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更容易癌变。

3.看颜色痣的颜色也有很多种,除了黑色,还有红色、蓝色等,相对来说蓝痣更容易癌变,要密切关注。

4.观察变化另外,最重要的一个识别办法就是注意观察痣的形态变化。痣在恶变前会发出以下信号:形状不对称;边缘不规则,不是常见的圆润型;色泽改变,颜色变深或者变色(从黑色变成黑色与肤色相间);直径大于6 毫米,等等。

如何预防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其实并没有电影中那么可怕,短短几个月夺人性命。李香山的结局除了拒绝治疗造成之外,还有一点没有做好,那就是预防。黑色素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

1.尽量避免日晒

使用遮阳屏是重要的一级预防措施,特别是对于那些高危人群。

2.多关注身上的痣和痣的变化

皮肤自查前先为身上的痣、胎记或色素斑拍照“留念”,以便日后对照皮肤的变化。检查前还要事先了解自己的胎记、痣和斑点的位置以及它们的外观和感觉。检查的内容主要有:新生痣(特别是外观异常的),原有痣的大小、形状、颜色或质地是否发生变化等。

3.易摩擦部位的痣可考虑切除

如儿童大毛痣在腰部,常受腰带的摩擦和挤压,应尽早全部切除。若一次全部切除有困难时,未恶变前可在大毛痣中部尽量切除主要部分,两侧缝合,等侍周围皮肤拉松后,再切除其余部分,直到全部切除黑痣为止,以防恶变。

4.身上有痣别乱点

看到黑色素瘤的杀伤力这么大,很多人估计立马就想把身上的痣全部点掉,就像李香山在告别会上所告诫的一样。但是,专家表示这种“宁可错杀三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的做法有很大的隐患。

目前点痣主要是激光、冷冻两种方法,这对痣是很大的刺激,可能刺激它恶变成黑色素瘤。如果痣已经恶变了,点痣会刺激它转移扩散,通过血管、淋巴管从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比如从四肢末端转移到大脑中;或者直接向四周播散,比如从指甲盖传到整根手指;也可能从浅表层往深处生长。一旦黑色素瘤发生了转移,5年生存率低于20%。

另外,还有数据研究显示大量无节制地使用美白产品,这对痣来说也是一种刺激,会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病率。

所以,广大的有“痣”之士,特别是爱美的女士们,身上或是脸上有痣别只想去美容院点掉,如果真的想如理,最好要找专业医生,而且要尽量少用美白产品,以免增加癌变的风险,从是否美观的小事变成“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更多资讯请登录易加医官网易加医APP【易加医】微信订阅号(medtap)【易加医】新浪微博了解。

  • 发表于 2016-07-19 00:00
  • 阅读 ( 83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