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要人物之死

人皆研生,我研死,知死而畏生,不亦可乎?

董卓

董卓于凤仪亭撞见吕布调戏貂蝉时,非常生气。但帐下谋士李儒劝谏曰:“昔日楚庄王夜宴群雄,蒋雄趁烛灭之时调戏王后。王后便折下他的帽缨,请求楚庄王点上蜡烛追查。而楚庄王却令诸臣皆摘下盔缨,而后再点起灯火,不予追究。后,楚庄王被秦兵所困,全仗蒋雄死力相救,方脱大难。今日貂蝉不过是一女子,而吕布则是太师的心腹猛将。太师若能就此机会,将貂蝉赐于吕布,则吕布感念大恩,必一死报答太师。断定利弊轻重,请太师三思啊。”董卓却反问李儒,说:“你的爱妾愿不愿意送给吕布啊?”

董卓倘能听从李儒劝谏,则王允王司徒之连环计不成矣。董卓载貂蝉前往郿坞之时,李儒与道旁叹曰:“我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后,董卓在受禅台上,被吕布所杀。

性格评析:董卓残忍无道,智浅而无容人之量,有一李儒而不能用,实乃无能匹夫一个,而望称帝,岂非笑谈?此所谓志大才疏之流,岂能不败?盖人世之间,非但有志大才疏之流,亦盖才疏之人,亦必往往志大。

吕布

吕布被曹操围困于下邳城白门楼上。陈宫谏曰:“曹操远来,其势不能持久。将军可率兵驻扎城外,我与其余兵将守城。曹操若攻将军,我引兵攻打其后;若来攻城,将军奇袭其后。两相呼应,互为犄角之势。不出旬日,曹军粮尽,自然退去,那时追而击之,可一鼓而破曹啊。”可是吕布却因妻女之故,未能实施陈宫之计。陈宫后又献计说:“近闻曹军粮少,遣人往许都取粮,早晚将至。将军可引精兵断其粮道,此计大秒。请将军速决。”吕布却曰:“曹操诡计多端,历来善于断人粮草,岂能不妨自己粮道?我不能轻举妄动。”吕布转身,陈宫叹曰:“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呀!”后,吕布被曹操引沂、泗之水灌下邳。侯成、魏续等因违背吕布的禁酒令,吕布本想杀之,后打五十背花军棍,两人气愤不过,偷盗吕布赤兔马,并于白门楼将吕布绑缚于楼柱之上,献了城门。吕布死于白门楼。陈宫亦死。

陈宫就死之前,曹操问陈宫:“公台,今日之事如何呀?”陈宫答曰:“今日有死而已。”曹操曰:“公自然可以一死了之,然公老母妻子将如何?”陈宫笑而答曰:“我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生存,全在明公耳。”后,曹操把陈宫老母妻子接到许都养老。曹操之决定,一因陈宫临死之言,一因当年陈宫曾弃县令而义放曹操之故。

当此之时,吕布哀怜于曹操,祈望免死,其手下大将张辽却曰:“死则死尔,何惧之有?”后张辽为曹操收服,成为曹操帐下一员猛将。

吕布,先迷于貂蝉而被王允利用,后因留恋于妻子,而不采用陈宫之计,此乃儿女情长之辈,在他人帐下做一大将可也,生逢乱世而自立,则不可得,此所谓勇而无谋之辈也。

孙策

许贡派人前往许昌送信,献计曰:“孙策骁勇,与项籍相似。朝廷宜外事荣宠,召还京师,不可使其称霸江东,以为后患。”使者不幸被孙策巡江士卒擒获。孙策派人斩了许贡。许贡家客谋为之报仇。孙策与张昭游于市井,见众人皆跪道士于吉,而怒于众人皆知有道人而无江东孙策。此时,张昭已见人群之中有戴斗笠的刺客,司机行刺孙策。张昭要孙策跪下,要不就速速离开此地。回府之后,张昭吩咐孙权:“仲谋,快请程普将军速速派人查明那三个行踪可疑之人。”孙权却回说:“回来,那三人查不查无甚紧要,让程将军将那妖人速速擒来”。后因太夫人阻拦,未能如愿,独自前往丹徒山中狩猎消遣,结果受许贡家客行刺,几死。身中一箭,箭镞有毒。医官言:“需静养百日,方可痊愈。”后带伤会见许昌使者,孙策问使者,曰:“曹操可怕我?”使者曰:“怕!只有郭嘉不服,曰:‘孙策轻而不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后于楼上诛杀于吉被母亲所阻,虽诛于吉,但气急攻心,箭疮复发,旬日而死。死之时留遗言于孙权,曰:“仲谋,天下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有可为。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若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倘外事不决可问周瑜。”

孙策与周瑜可谓同气相求。临终之前所言“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皆所托非人也。张昭在赤壁之战前夕力主投降曹操,周瑜不知联刘抗曹之大计。此人侠气冲天,刚愎自用,自以为能征惯战,个人能力超群,而不避危险,此性格可用于建功立业,然,亦必不能长久,盖郭嘉所言,必死于小人之手。可谓成也英武,败也英武也。

袁绍

汉献帝遭董卓之乱,袁绍帐下谋士田丰看到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好机会,谏袁绍曰:“徒都之计,既不克从,宜早图许,奉迎天子,动托诏令,响号海内,此算上计者。不尔,终为人所擒,虽悔无益也。”袁绍不从,坐失良机。后,曹操进攻刘备,许昌空虚。田丰又谏曰:“与公争天下者,曹操也。操东击刘备,兵连未可卒解,今举军而攻其后,可一往而定,兵以机动,斯其时也。”绍辞以子疾,不许。田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曹操至,击破备;备奔绍。官渡之战,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觽(xī)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觽,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觽,械系之。绍军既败,或谓丰曰:“君必见重。”丰曰:“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

袁绍大军屯于官渡,欲与曹操急战,沮授谏曰:“主公,万万不可急战速进!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及我军。我军有粮利在缓守,若能旷待时日,则彼军自败;我军若速进急战,正中曹操下怀啊!望主公三思!”袁绍曰:“田丰惑我军心,刚被打入死囚牢中。而今,大军方动,尔等又惑我军心,真是可气之极!”又不听沮授之计。后,袁绍官渡兵败,虽曹操想要收降沮授,奈沮授毅然赴死。

袁绍要大军全数进屯官渡,审配又谏曰:“主公,我认为可拨兵十万守官渡,逼近曹寨,筑起土山,令我兵士视寨中放箭,日夜袭扰。曹操若弃此而去,我得此隘口,则许昌指日可破。”袁绍曰:“此计甚好”,而行之。(此计若能如田丰所言,分兵攻击许昌,则可胜矣。)

沮授在羁押之中,得知袁绍派淳于琼前往乌巢防守粮草,而言曰:“大祸将至。主公,那淳于琼嗜酒如命,纵饮过度,无思无谋,整日烂醉如泥,如此昏庸无能之辈,怎能当此大任!”袁绍不听,将之打入死囚。后,淳于琼果然失守乌巢粮草。

袁绍部卒截获曹操派往许昌催粮的密信,恰被许攸得之。许攸本想到袁绍那里献策以邀功请赏,曰:“主公,曹操屯军官渡与我军相持已久,许昌必定空虚,若分一军星夜奔袭许昌,则许昌可夺,曹操可擒也。”然袁绍却说:“曹操诡计多端,此信恐是诱兵之计啊。”许攸言曰:“我可以性命担保。”此时,恰逢审配陷害许攸之信到,袁绍读之,骂许攸为“烂行匹夫”,以许攸与曹操有旧交之故,不纳许攸之计,此可谓因人害事之典范。随后,许攸弃袁绍而投曹操,为曹操画奇袭乌巢之计,尽烧袁绍粮草,奠定了曹操官渡之战的胜局。

得知乌巢起火之后,大将高览、张颌愿领兵前往解救乌巢。郭图谏曰:“主公不可,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曹操既出,营必空虚,可纵兵先击曹军营寨。曹操闻之必速还。乘其疲惫之时,击之,可大败曹军,此谓孙膑围魏救赵之计啊。”张颌曰:“不可!倘若我军攻取曹操营寨,而不能拔,曹操回军,对我军形成夹击之势,情势将更加危机。”二策之间,袁绍不能决,乃分兵五千于张郃、高览,前往官渡袭击曹营;分兵一万于蒋奇前往救援乌巢。结果两策皆失利。张郃、高览受郭图陷害,而投降曹操,后成为曹操帐下名将。蒋奇被夏侯渊挑于马下。

袁绍兵败,吐血而死。

袁绍一门四世三公,其基业来源于祖上。其性格没有可成之优点,其所有特点皆自取败亡之特点。优柔无断,有智囊而不能用,又性情刚愎,好颜面,终而自取败亡于官渡。

周瑜

美人计失败之后,周瑜带兵追杀刘备,遭遇诸葛亮伏兵,兵败而归,一时怒不可遏,箭疮复发。后,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假以袭取西川,以交换荆州,要刘备出城迎接,而被诸葛亮识破。赵云于城上演奏“得胜归”,而气周瑜箭疮复发,使其吐血,跌于马下。在回军路上,诸葛亮又于高处演奏周瑜的“长河吟”,诱把周瑜围困于山下,后放归周瑜。周瑜气急攻心,又一次吐血而晕厥。后由小乔代笔留遗言:“幸有鲁肃忠烈,谋略长远,临事不苟,此乃天赐吴候贤才,可以代周瑜之重任也”。给后人留下了那句纵贯史籍的千古名叹——“既生瑜,何生亮”,悲愤而终!

周瑜性格刚烈,又急躁,少有远略,视线往往拘于一事之上,而不能远观,故与诸葛亮争锋屡屡落败。“赤壁之战”,虽一战成名,然自此以后,却再无战功,岂非胸无远略之故?如此,一事、一时之功可成,久则不足与谋也。盖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于某一时”,是其所谓也。周瑜成于气盛——初生牛犊不畏虎,赤壁之战一战成名,然最终还是死于气盛——被诸葛亮气死。

关羽

诸葛亮:“关羽,刚而自衿。”

张飞

伐吴之时,刘备戒之曰:“朕素知汝酒后鞭挞士卒,此取祸之道也,而复令在左右,今后务必宽容,不可如前呐。”后张飞命张达、范强二将,三日之内制造全军所用白衣白甲。后二人因为白帛短缺,未能完成,请求宽恕延期,而遭张飞鞭挞,二人夜斩张飞头颅,投降了吴国。

关于、张飞皆性情中人,忠义两全,然太过于性情,終死于性情之上。

曹操

曹操自见过孙权差人送去的关羽头颅,安葬之后,突染头痛之病,终日心神不宁。后,延请华佗为其医治。华佗言:“大王头痛是患风而起,病根在头颅中,若不取出脑中风涎,只服汤药无效。我有一法可根治此证——先饮麻沸汤,然后用利斧砍开头颅,取出风涎。”曹操大笑曰:“用利斧砍开孤的头颅,妙!妙!大胆!你要杀孤,是也不是?”疑心病大发,把华佗关入大狱。后,曹操死于头风,临终遗言:“孤死后,于彰德府讲武城外,建疑冢七十二座,勿令后人知我葬于何处!勿令后人知我葬于何处!”华佗死于狱中,临死之时言曰:“疑心也是病啊”。

“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以疑心久行于乱世,虽屡有败绩,然终不致亡。纵观魏蜀吴三国政治阵营,唯有曹操阵营最为复杂,或有不得不用“疑”之客观原因存在,可谓成之于疑,然亦自丧性命于疑也,岂不悲哉?!

刘备

在关羽、张飞相继死去之后,刘备兴七十余万大兵伐吴。孙权遣程秉求和,曰:“愿送还荆州并夫人,愿吴蜀联盟,共御曹魏”。诸葛亮谏曰:“陛下初登王位,若北上伐魏,以伸大义于天下,则可亲统军旅;若只是兴兵伐吴,则命一上将统兵前往即可。何必亲劳圣驾?”秦宓谏曰:“陛下舍万圣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愿陛下深思。此番贸然出兵,必然有失。臣死无恨,只可惜新创基业毁于一旦矣。”刘备皆不听。诸葛叹曰:“法正法孝直若在,必能劝阻皇上东行。”孙权使臣诸葛瑾,前往游说刘备,曰:“陛下乃汉室皇叔,今不思剿除篡汉曹贼,却为异性之亲而屈万乘之尊,是舍大义而就小义也。今陛下不取中原,但挣荆州是弃重就轻也。天下皆知陛下即位,必兴汉室,恢复河山。今陛下置魏不问,反欲伐吴,瑾以为不可取。”无奈刘备怒曰:“大胆,杀弟之仇不共戴天,要朕罢兵,除死方休。”后孙权谋臣阚泽向孙权举荐陆逊。从春至夏,天气炎热,汲水困难,刘备联营七百余里,将军队屯于山林茂盛之地,以避炎热。帐下谋士季常谏曰:“陆逊深有谋略,陛下远来攻战,他坚守不出,必有谋划,想是欲待我军之变,愿陛下明察。”刘备愤曰:“他有何谋略?胆怯而已!”季常又曰:“近闻诸葛丞相正在东川各处查看隘口,以防魏兵进犯,陛下何不将移营之地画成图本,问于丞相?”刘备不耐烦:“好了,好了,朕也颇知兵法,何必问丞相?”

刘备为结义兄弟兴兵,又不听劝谏,终被陆逊以火攻打败,逃于白帝城,郁郁而终,临死时托孤于诸葛亮与李彦。遗言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只因智识浅陋,不听丞相之言,自取其败,如今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太子软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朕观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当深察之。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死之前有心腹之言相告,卿之才十倍于曹丕,定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若太子刘禅可以辅佐,则辅之;若太子不才,丞相可自立为成都之王。”

刘备成于情谊,亦取败于情谊。

诸葛亮

先是用关羽守荆州,而关于刚而自矜,终至大意失荆州,在战略上失去了东西双向出兵夹击曹魏的可能。毛泽东曾说过:“当初诸葛亮留守荆州,刘备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是一着错棋呢!关羽骄傲呢!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失掉了根据地、丢了荆州,自己也被东吴杀掉了。”再是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谋;后用马谡守守街亭,而使街亭失守。

当事之时,魏延向诸葛亮请求调拨五千兵马偷袭潼关,而诸葛不予;相反邓艾灭蜀之时,所采用者,正是偷袭奇谋,由此可知诸葛此人谨慎有余,而用奇不足也。诸葛亮辅政,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致使蜀国没有培养人才,在其死后青黄不接,以至于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可怜局面。用兵谨慎是其优点,也是其最大之弱点。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的信中,评价诸葛亮,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亦评价诸葛亮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又曰:“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毛泽东在读苏洵《权书·项籍》中,评说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一条时,写下了精彩的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历来史家大都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思路赞誉有加,但毛泽东的评价却独树一帜,很有卓见。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成于谨慎,然亦无功于谨慎。

纵横观之:人之成败,皆非他人之故,实乃自取也。


作者:徐明   涵明书院

  • 发表于 2016-06-01 00:00
  • 阅读 ( 69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