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才是人类交通的未来归宿?

更像是对“第一原理思维”(从物质底层向上逐层思考)的又一次印证,在内华达州的一片荒漠,曾见于1956年科幻作家罗伯特·海因莱因《双星》中的“真空列车”被证明并非“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空泛逸想,被其视作是“协和式飞机,轨道枪和气垫曲棍球台的结合”的超级高铁(Hyperloop)完成公测,将理论落于眼见为实。

我是在参观完CES Asia赶去浦东机场的磁悬浮上看到这条新闻的,后者最高时速350公里,而超级高铁将达到每小时1200公里,从上海回北京只需一小时。尽管公测只是整个超级高铁系统的一部分,离真正商用尚待时日,但坐在磁悬浮上看到更高阶的陆上交通诞生,确实感到技术演进的速度如窗外景致一般呼啸而过。

今天我们来谈谈交通。

文明的标志物

事实上,拉伸历史的宽度,从人类十万年前仰仗双脚走出非洲,到四千年前驾驭马匹,再到最近一两百年的汽车轰鸣,交通工具几乎可被视作人类文明在不同阶段最直观的标志物——某种意义上,这也解释了为何交通工具在任何时代都盛产“概念”(看看如今各种光怪陆离的demo展示便知),以及为何科幻作家从不在绘制未来交通盛景时吝惜笔墨的原因。

人类学家费利克斯·菲兰德曾历时13年制作了一部名为《Anthropocene》的三分钟视频作品,他将来自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等机构的数据输入一台普通家用电脑,与地球夜景照片叠加在一起,描绘了一张由公路,铁路,输电线和海底光缆共同编织的交通网络,用这张细密之网诠释了人类文明与地球的“互驯”过程。

这张巨网也同时彰显了人类野心,如科幻作家韩松所言,交通工具代表了人类最根本的梦想: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约束。而很大程度上,交通工具的技术演进与城市的兴盛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你知道,随着超级城市的逐步诞生(根据咨询公司Frost& Sullivan预测:2025年全世界城市人口将达到46亿,占全世界人口60%,这会导致超大城市的出现),更多人口将完成涌入城市的伟大迁徙,所谓“城市人口承载力极限”的古老论调必将也必须被技术攻克——而如今火热的自动驾驶汽车或许就将助力城市化的扩张。

当然,不妨顺便一说,若将“突破空间和时间约束”这一有关交通的宏愿推至极致,也许就像科幻作家陈楸帆所言,《星际迷航》中的“远距传送”才是人类交通方式的终极想象,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汉森教授就曾表示:“如果你相信人体是无数原子以一种特定方式聚合在一起的产物,那你就会相信在将来某一天,我们便可将人员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虽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这一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因为这种传输并不违反任何基本的物理学定律。”——相信那时,“城市”的概念将变得多余。

哪种“必然”

未来始于现实,如你所知,除了通过数据为城市“画像”,重组资源,从效率一端盘活城市交通脉络,在多数人的直觉里,未来人类交通工具——那些“很硬”的部分,与现在理应云泥之别——毕竟好莱坞就是这么教导我们的。

但现实却如做旧一般了无生趣,最典型的例子即是会飞的汽车,“飞行的汽车永远是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作为197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从小就相信未来一定会有飞行的汽车,因为它总是出现当时的科幻小说中,但实际上从未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科幻小说家William Hertling的这段感喟还有一个来自彼得·蒂尔的更知名版本,“我们想要一辆会飞的汽车,得到的却是 140 个字符。”

当然,翻看科技资讯,你会发现,不时有能令人短暂飞行的炫酷交通工具被制造出来——但也止于此,譬如飞行背包,悬浮滑板,飞行滑板,会飞的自行车,折叠飞机……

事实上,科技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被人类群体最终采纳的并不一定是最炫酷的,尤其交通领域——作为一个基于大规模连接的复杂系统,它注定为那些新奇之物设置了大规模制造的复杂壁垒。

记得之前采访张向东,那时他刚从德国的腓德烈斯哈芬回来,齐柏林飞艇的发源地,他跟我说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你不觉得(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齐柏林飞艇更像是那种很科幻,来自外星的感觉么?现在看依旧震撼,怎么当时就有这种技术?飞行速度已经达到每小时100多公里,可以搭载几百人,里面像酒店一样有服务员,餐馆和住的地方。它其实比飞机早,但后来飞机变成一种更主流的交通工具。”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诸如齐柏林飞艇,飞行背包,悬浮滑板,飞行滑板会不断涌现?

从最浅表的角度,科技发展有迹可循,一定程度上,每个技术转捩点(譬如当下的“智能”化)都会令制造业激越昂扬,从而诞生某些奇葩发明,譬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各种荒诞的机械化发明。

而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如凯文凯利所言,技术发展有其必然性,倘若互换技术与人类的角色——发明家不过是“必然”出现的那项发明的媒介。“必然这个词用于科技时有两种意义。其一,一项发明必须有一件实物存在。从这个意义说,一切可行技术都具有必然性,它迟早会被某个疯狂爱好发明的人竭尽所能拼凑出来。喷气背包、水下住所、夜光猫和遗忘药丸,在时间的帮助下,所有发明的样机或演示版必然将被召唤出来。因此从这个无足轻重的意义上,所有技术都是必然的。时间倒回,它还会被再次发明出来。”KK论述道,“其二,‘必然’更具实质性的意义是一定程度的共识和生命力。一项技术被使用后必须在技术元素中流行开来,或者至少在科技领域的某个部分流行。”

好吧,希望超级高铁的到来,属于第二种“必然”,祝它好运。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体,致力于为您提供文字优雅的原创科技文章;微信公号:李北辰)

  • 发表于 2016-05-15 00:00
  • 阅读 ( 80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