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类保护,大熊猫就会灭绝吗?

2016年5月6日,四川宝兴县永富乡发现一只受伤的野生大熊猫。(宝兴县是大熊猫的模式标本产地,博物学家戴维神父在这里发现大熊猫并首次用科学的方法为其命名,宝兴县每个乡都有大熊猫分布,我也曾在永富乡调查过大熊猫。)这只受伤的大熊猫在被送到碧峰峡接受救治后抢救无效死亡。受伤原因是遭受猛兽的攻击(个人觉得凶手最有可能是黑熊或者其他熊猫)。

原本野生动物保护的原则是不干预自然规律,对于野生动物之间的猎杀打斗不做干预,对于自然原因造成的伤病是不做救治的。但是对于濒危和极度濒危的大型动物是可以例外的。这次事件中,村民,林业局,碧峰峡都做的很棒。

但在相关微博的评论中,我看到了一些对大熊猫的误解,例如:

很多人认为大熊猫繁殖能力差,适应力差,只会卖萌,是不适应自然必然会走向灭绝的,是人类保护才让他们能够继续繁衍。这误解也太深了。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大熊猫的就地保护工作者,必须站出来为大熊猫说话了。

大熊猫的祖先和其他熊一样也是能够捕猎其他动物的杂食猛兽。但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他们进化成了主食竹子的特殊物种,与其他食性的动物错位竞争,有着明显的生态位的分化,与此同时他们的生理结构和行为习性都为此而大幅改变,并能够完美地适应在高山森林中以竹子为主食的生活,显然大熊猫的进化是成功的。他们也并不是只会卖萌的弱小动物,大熊猫会爬树,在地形崎岖植被茂密的山地森林中奔跑速度超过人类在田径场上的短跑速度。他们身体强壮力大无比,有着强有力的下颌和犬齿,锋利强劲的爪子,仍然保持着熊类的强大战斗力,在大熊猫栖息地中只有羚牛和亚洲棕熊能比大熊猫战斗力更强,而豹和黑熊都不敢招惹熊猫。

大熊猫的繁殖能力确实很差,一胎只能产崽1-2只,由于竹子营养太低,大熊猫宝宝是早产儿,刚生下来只有150g左右,而野生大熊猫妈妈大多只能养活一只幼崽,而且成功率也很低。这也是人工饲养繁育大熊猫困难的原因。但其实这样的繁殖能力完全足够大熊猫在野外健康地繁衍下去。


所以大熊猫其实是能够适应环境并健康地繁衍下去的,除非地球的气候和环境突然发生剧烈变化。

大熊猫曾经快乐地生活于森林之中,和它们一起的还有豹、云豹、豺、狼、黑熊、棕熊等猛兽,羚牛、川金丝猴、小熊猫、四川山鹧鸪等明星物种,以及毛冠鹿、水鹿、鬣羚、斑羚、野猪等食草动物。

可为什么大熊猫现在又成了濒临灭绝的物种呢?工业文明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人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地,为了发展经济,大量大熊猫栖息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或者开矿,大量山民进入山里打猎、采笋、挖药、放牧,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大量人为干扰降低了他们的繁殖成功率。人类四通八达的公路以及越来越多的农田、城镇、村落、人工林将大熊猫的栖息地分割成众多碎片。不同碎片之间的大熊猫无法自由婚配,导致大熊猫近亲繁殖。正是这些因素导致大熊猫越来越稀少。可为什么大熊猫现在又成了濒临灭绝的物种呢?工业文明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人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地,为了发展经济,大量大熊猫栖息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或者开矿,大量山民进入山里打猎、采笋、挖药、放牧,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大量人为干扰降低了他们的繁殖成功率。人类四通八达的公路以及越来越多的农田、城镇、村落、人工林将大熊猫的栖息地分割成众多碎片。不同碎片之间的大熊猫无法自由婚配,导致大熊猫近亲繁殖。正是这些因素导致大熊猫越来越稀少。

大熊猫减少的同时,大熊猫的邻居们的生存状况也并不乐观,普通食草动物都减少不少,羚牛和水鹿这些大型且成群的食草动物在局部地区已经消失,而云豹、豹、豺这些食肉动物在大多数的大熊猫栖息地中已经消失了。

所以大熊猫的濒危并不是它自身不适应环境。而是由于人类破坏和侵占他们的栖息地,导致它们栖息地减少,栖息地质量下降,栖息地破碎化而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来弥补我们的过错。而保护大熊猫的根本在于保护他们生存的栖息地。

为了保护大熊猫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大熊猫的邻居们。我国成立了大量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而我有幸成为其中一个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保护区的成立有效保护了大多数大熊猫栖息地免遭破坏和开发。这种以保护栖息地和野外种群为主的保护方式称之为就地保护,是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现在中国的法律和政策不完善,保护区以外地大熊猫栖息地仍然遭受破坏,保护区也受到小水电开发、旅游开发等的威胁。

为了救助伤病个体,开展研究,繁育人工种群开展教育和放归野外补充野外种群。我国在成都,卧龙,碧峰峡,都江堰等地建立大熊猫繁育研究机构,开展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重要辅助手段。目前大熊猫人工繁殖技术已经成熟,但将人工繁育的大熊猫放归野外仍然是个难题。

根据最新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的结果,全世界有1864只野生大熊猫生活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258万公顷的野外栖息地中。截止2015年11月1日为止,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425只。

只有保护好大熊猫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大熊猫才能健康地繁衍下去。其实对于保护其他野生动物也是同样的道理。

另外补充一句,保护大熊猫的意义不止在于保护了大熊猫,更在于以保护大熊猫为名而保护了大片森林以及其中生存的其他野生动物。这便是大熊猫作为一个旗舰物种的重要意义。


文 / 蘑菇摄手黄耀华

  • 发表于 2016-05-25 00:00
  • 阅读 ( 85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