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的正确用法,你知道多少?

“匕首之设,应速应近,即不忽备,亦无轻念。利用形彰,切以道隐。"这段文字出自晋代张载所写的《匕首铭》。这个张载容貌丑陋,在看脸的魏晋时代很被群众打击。在那个任侠尚武之风仍存的时代,经常遭遇羞辱的张载肯定没少跟别人拼命。所以他对匕首的理解,很有实战意义。  

▲匕首在日本的切腹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匕首铭》定义了匕首的使用特点。那就是匕首是近战武器,特点就是短小精悍,使用这种武器的要诀就是攻其不备,要注重隐藏,发挥匕首的隐蔽性特点。其实在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个使用匕首的大师级人物,那就是韦小宝韦爵爷。在《鹿鼎记》中,韦爵爷使用匕首杀死了海大富海公公和鳌拜等武功明显超过他的高手,在使用技巧方面是无师自通的绝顶高手。韦爵爷杀死海大富的场景就极富战斗智慧。海大富当时双眼已瞎,韦爵爷利用这个有利局势,一面大笑一面缓缓地将匕首刺出,当场将海大富的手指削掉四根。所以和韦爵爷比起来身为刺客的荆轲简直是图森图样破。

在面对桑结嘉措师兄弟十三人时,韦爵爷更是充分发挥了匕首隐蔽性强的特点,利用战场形势连杀了七名实力远远超过自己的高手,其中穿透墙壁杀死四人,袖中藏匕首突袭杀死三人。韦爵爷的杀人手法堪称是猥琐之极,却也将匕首的出其不意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是所有武侠格斗类作品中匕首的最佳使用者。在实战中,匕首最大的错误使用地点其实是马上,骑兵冲锋要是用匕首,很难碰上敌人,反而会被敌人干掉。诸葛丞相给自己的骑兵装备匕首,其实是为了让他们能应对突发情况,匕首在这里是多用工具和副武器。

一寸长一寸强是器械格斗中的真理,日本剑圣宫本武藏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承认自己如果在平地作战首选的武器就是长枪,而不是武士刀,至于匕首那就更加不用考虑了。明末武术家吴殳(音shu)在《手臂录》中也认为,以短制长其实是困难非常大的事情,单刀破枪是高难度的动作。所以匕首的应用地点主要是室内和山林等地区,在水手之间的跳帮作战中匕首也有勇武之地。

不过,匕首在器械格斗中往往充当着突袭者和战局扭转者的角色,一寸短一寸险是匕首的真实写照。在击剑和决斗在欧洲流行的时代,著名的剑客们以剑为生,用剑随时应对别人的挑战。因此在佩剑无法迅速拔出的人流密集地区和复杂的室内环境中,快速地拔出匕首是剑客们解决突发情况的最好选择。在战场上遇到突发情况时,藏在腰间和靴子中的匕首也是很多骑士们反败为胜的关键。《指环王》中阿拉贡反败为胜杀死强兽人的一幕就是匕首的功劳。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红毒蛇在和兰尼斯特家的骑士在人群拥挤的妓院起冲突后,就抢先抽出了自己的匕首,在对方艰难抽出长剑前占了先手。在反应现代匕首格斗的影片中,《捕猎游戏》堪称是佼佼者,这部电影还会交你如何快速制造匕首。

▲《捕猎游戏》剧照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匕首也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匕首在中国的十八般兵器中属于贴挣类兵器,也有人认为它就是暗器的一种,因此中国匕首的使用也充分的反应了这两种认识。中国传统的匕首使用技巧中,有双匕首和单匕首两种套路技巧,这在不少地方都可以学到。少林寺武艺中也有专门的匕首技巧,《少林兵器总谱》一书声称,少林寺在宋代就有了双匕首的使用技巧。经福局和尚整理,少林寺有了21招匕首,在明代抗倭战争中,月兰和尚又使其增加为33招。“小小匕首七寸长,与敌交手袖中藏,远甩近刺寻命穴,亦可破剑与刀枪。”这是少林寺的匕首歌诀。

从歌诀上看,少林寺也有把匕首当飞刀使唤的技巧。除了少林寺的匕首技巧外,中国其他功夫也和匕首有紧密的结合。匕首出手的速度等于冲拳的速度,中国武术的特点是拳械合一,不少拳法其实是使用武器格斗的基础。如果我们单纯的计算传统格斗的打击力量就会发现,传统拳法的打击力量远远不能媲美现代格斗,它们需要和自己独有的器械配合才能发挥威力。中国传统的长拳就是一种配合匕首短刀使用的功夫,这在《杀破狼》电影中就有很好的体现。吴京饰演的杀手就用长拳演绎了正手持匕首的打法,显示了正手匕首功夫中砍、刺、撩、划等动作的特点。

▲注意吴京的握刀方式

另一个非常适合匕首的功夫种类就是咏春拳。咏春拳连续冲拳的最大功用就是和匕首等短兵器配合,在瞬间爆发出最快的连续攻击,毕竟能一刀捅死人时,谁还管这一拳的打击力量是多少?当然,这也是这种手段最后才教的原因,毕竟徒弟品行不端极其容易给师父惹祸上门。如果有咏春拳特有的匕首——八斩刀的配合,叶问在电影中一个打十个的武戏就会更加真实。八斩刀这种匕首(按照公安部的规定它算是匕首)是咏春拳练习的倒数第二个练习阶段技能,而最后一个是六点半棍,说明长兵器其实还是咏春压箱底的绝技。

▲《叶问》经典桥段:一个打十个

八斩刀之所以得名,是以双手持刀,刀尖朝外呈“八字”练习,两刀间距固定、运动一致,相当于使用者拿了一件“八字”型的武器故名八斩刀。八斩刀以短破长的匕首功夫在电影《师父》中有夸张的显示,各种功夫和器械的关系在这部电影中也有自己的解读。

▲这才是咏春拳高手应有的风范

另外,匕首在中国功夫中有正手、反手的区别,正手是以小指头贴近匕首剑格,反手以大拇指贴近剑格。匕首反手握法和持剑姿势相同,因此在使用技巧上也和剑法相似,以前、刺、撩、点等技法为主。不过由于剑长匕短,所以匕首反握攻击以尽可能的贴近对方为主,攻击手法多样,但力量上有不足。匕首正手握法,以插、摆扫、划割为主,力量较大。两种手法各有优劣,在格斗时可以交换使用,单手换握、双手换握、身前左右手换握等等都是常用的技巧,其重点是在转身中完成,不让对手看出握法的变化,从而出奇制胜。

总之,匕首的使用方法最能体现出“兵者,诡道也”这句话的真谛。用各种动作作掩护和转身拔出匕首是使用匕首的前提,将匕首藏在敌人意想不到的身体角落更是使用匕首的重中之重。

▲图为八斩刀

除了八斩刀这个家族成员外,中国的匕首家族还有单锋剑、峨眉刺、三棱刮刀等成员。单锋剑是一种剑形的匕首,只开一边刃,另一边留着不开,等于刀背,剑成刀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结合剑身长度,可以反手持剑贴在小臂之下,用于偷袭。峨眉刺是长约30厘米,其形状是中间粗、两头细的锥形体,头端略扁,呈菱形带尖,中间有一圆环。峨眉刺出现在清朝末年,这种武器也是在械斗中大显威风的存在,它的模样像极了女人的簪子,隐蔽性极强,算是匕首的一个变种。

▲图为单锋剑,单锋剑不是咏春的兵器

匕首家族中的后起之秀就是管制刀具条例中特别提到的三棱刮刀,三棱刮刀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出身上比其他的匕首要高大上。它一般用于滑动轴承的滑动配合的精加工,如机床主轴、汽车的曲轴瓦等,是加工内弧面用的工具。三棱刮刀一般用T12A工具钢或轴承钢制造,后端装有木柄,三棱刮刀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容易获取,在工厂管理不严时极其容易获取。

▲臭名昭著的三棱刮刀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街头混战中,三棱刮刀一度成为媲美军刺的杀伤性武器。刺死砍伤在街头争斗中是再真实不过的真理。表面上看起来威风八面的大砍刀在有关部门的统计中致死率远不如这小小三棱刮刀,所以这种匕首有了专门的待遇。最后,匕首这种武器的最正确使用方法就是永远不要主动碰它,这也是其他开刃武器的最正确使用方式。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

  • 发表于 2016-05-23 00:00
  • 阅读 ( 137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