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术不打麻药,靠硬扛能行吗?

从关公到刘伯承,民间总是流传着各种“不打麻药”的传说,加上各种麻药伤大脑的传言,让很多人产生一个疑问:不打麻药硬挺能不能挺过一台手术?

▍首先从患者角度谈谈麻醉所担心的问题:

1.全麻损伤智力和记忆力;

2.能否抗住疼痛而不麻醉;

3.“半麻”后发生腰背痛、尿潴留等并发症;

4.麻药成瘾;

5.麻醉费用高。

单从这几方面给予解释:

▍全麻是否损伤智力和记忆力?

故事的领军人物当属我们的刘伯承大将军,当年24岁的他因被医生告知全麻药可能损伤智力而拒绝麻醉,完成了3个小时的右眼摘除术。

故事过去近百年,其刘将军坚毅之气仍不破,但“麻醉伤智力”的观点却影响着世代后人,不少患者也因此对麻醉持以抵抗消极的态度,那么是否真如当年那位医生所说,全麻药可能影响智力?

依据现在的研究得出的答案是--青壮年没有影响,儿童和老年人还不确定。

那么医生为何会对当年健壮的刘将军如此一说呢?

因为那时处于临床麻醉的初期,对药物的认识也不完善(目前也做不到完全了解),经过几十年的药物研究,对于吸入和静脉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初见成效--大脑发育已经完善的青壮年,这些药物没有影响。而处于中枢神经系统正在发育或退化的儿童和老年人,目前临床研究结果是可能有影响,基础研究的机理也未阐明。

那么关于记忆力呢?很多患者描述全麻过后记忆力下降,同时枚举出种种例子。

在这里特别告诉大家这基本上是心理作用,术前的担心已经给自己一个印上了“术后我可能会记忆力下降”的心理暗示,那么回归正常生活后遇到的种种问题都会抛出这个答案,而且越发坚定。

请大家放宽心,近代麻醉开创至今上百年,优胜劣汰了很多副作用较大的麻醉药,目前应用到临床的安全性都较高。

附句题外话,目前眼球摘除术仅需局麻下就能完成,手术时间约一小时。让我们都来为大大的医学小小的进步点个赞吧!

▍能否抗住疼痛不麻醉?

听了刘大将军的英雄传奇,众多豪气男儿也拍拍胸脯说”I can I up”,那么你真的行么?

拔牙行,拔(指)甲可能不行;体表行,体内可能不行。

行是因为你能挺住,且外科医生可能会同意;

不行是因为你可能挺不住,而且外科医生不会同意;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你没想到的手术应激造成的机体危害。

▍谈谈不行的原因:

1.疼痛的耐受:

即个体所能忍受的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

这方面个体差异很大,每个人的疼痛阈(能感受的最小疼痛)都不一样,有的人对疼痛耐受性大,有的人却痛觉超敏或痛觉过敏。

当你不了解自己的疼痛耐受程度和忍耐力时,又何谈能挺住呢?

即使能像将军那样挺住不动完成手术,就真的对机体好吗?(手术带来的应激问题--下面详述)

2.外科医生为什么不同意?

麻醉作为外科发展的重要奠基石,给手术的实施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麻醉绝大部分手术都无法进行。

一是需要保证病人机体或手术脏器处于制动状态,才能精细地进行手术;

二是手术过程伴随着凶险和意外,必须有人保驾护航,而麻醉医生就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

那么手术会有什么意外呢?

比如术中大出血,是否输血由麻醉医生根据病人状况决定,还有血压、心率、心律的调控以及可能出现的心脏骤停等抢救工作也是麻醉医生来实施。

所以大部分手术必需要有麻醉医生保障的前提下手术才能进行。

而另一部分小手术且患者状态好的情况下(医生评估后认为手术不会影响到患者生命状况),可以由外科医生给予手术部分进行局部麻醉后开始手术,例如拔牙或体表肿物切除。

3.机体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机体突然受到有害刺激的一种防御机制,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应,引起一系列的激素的释放,这些激素再作用于机体各处引起不同效应。

适量的应激反应对机体是有保护性的,过度则对机体造成伤害。

手术中的应激源多且强度大,如手术操作、失血、缺氧、血压剧烈波动和疼痛,都可能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

而麻醉任务的其中之一,就是要消除患者这种过激反应(阿片类药物通过抑制神经反射而消除后续反应,吸入麻醉药可能有器官保护的作用等)。

若扛住麻醉,使机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疼痛等因素将导致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当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启动瀑布式炎症级联反应,则使各器官脏器受损,如应激性溃疡,急性肺损伤、急性肾功能不全等。

▍关于“半麻”和它带来的腰背痛

大家平时常说的“半麻”或“半身麻醉”专业上讲叫椎管内麻醉或椎管内阻滞,顾名思义,就是麻醉药注入脊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断相应区域脊神经的传导。

椎管麻醉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腰背痛、头痛、尿潴留、恶心呕吐等。多数可以通过药物缓解或自行缓解。

手术需承担风险,麻醉也同样,无论全麻还是椎管内麻醉,都有一系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你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你和麻醉医生都经受着同样的考验,既然选择战胜病魔,就请安心地把自己交给身旁的绿衣使者,他或许不是你的亲人,却一定希望你平安。

▍麻药成瘾

很多患者担心自己全麻后会对麻醉药有依赖,甚至宁愿抗着术后刀口的剧痛也不愿使用术后镇痛泵。

究其原因是在大多数患者的印象中,麻醉药就是吗啡、度冷丁,用后会成瘾。那临床麻醉中是否如此呢?

目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镇痛药是芬太尼及其衍生物类,其镇痛作用强、成瘾性小,且副作用少。

手术中的应用次数少且剂量小,不会造成药物成瘾。即使是术后应用两三天的镇痛泵也是微量注入,也不会造成药物成瘾。

▍麻醉费用高

费用问题不是单一因素决定,需要考虑麻醉方式、手术时长、手术方式、麻醉用药及器具、监护设备、医保等等因素。

例如,假设全身麻醉2小时以内收费一千元(打比方,各医院收费标准不同),之后每增加1小时追加300元,同理,其他麻醉方式也是一样。

同一人做不同手术收费不一样,不同人做同一手术收费也不一样。请不要打听隔壁床的老王太太花了多少钱,因为你不是老王太太。

所以归根到底,不要害怕麻醉的种种风险和负面因素,因为这些远比不麻醉的风险要高;

不打麻药靠意志,并不代表意志坚强,反而可能加大风险,所以请大家不要迷信“传说”,Keep calm & Believe the doctors。

(本文作者:杜薇,沈阳军区总医院麻醉科医师)

日报看多了,你也想分享?机会来了!知道日报招募作者啦!

  • 发表于 2015-10-13 00:00
  • 阅读 ( 72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