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想不到,世界上最脏的东西竟然是它?

研究人员早就发现,世界上最脏的东西不是粪便、污泥,而是钱币,尤其是纸币。

钱币上细菌的真相

几年前,香港城市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香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柬埔寨、菲律宾、朝鲜7个亚洲国家及地区的货币中,以人民币的纸币细菌含量最多,数量多达17.8万个,比第二名的香港和柬埔寨的纸币整整多出了16万个。

几年过去了,人民币最脏的情况有了一些改变,但是,还是属于最脏的东西。几项研究和调查颇能说明问题。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对广州市面流通的8种面值的纸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进行微生物学调查。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4%、16%和3.3%。

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许多城市都设置了钞票处理中心,除了负责销毁银行系统收回的残币、假币外,另一个任务就是定期对人民币进行“清洗”(除臭、除尘、灭菌),以提高投放人民币的清洁度。在成都的钞票处理中心的一次检测中发现,平均每张纸币上的细菌种类约有20余种,数量达900万个。5角、1元、1角面额的纸币,每张附带的菌数更是高达1800万个。

根据检验发现,每平方厘米纸币上沾染的细菌最低为7000个,最多达11万个。第五套人民币的各种面值的面积为:10元为98平方厘米、20元为101.5平方厘米、50元为105平方厘米、100元为119.35平方厘米。即便是10元的98平方厘米,以每平方厘米10万个细菌计算,也有980万个细菌。所以,钱币上的细菌数量之多,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钱币上的细菌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多。钱币上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大约上百种,其中细菌有20种~30种,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毛霉菌、沙门氏菌、结核杆菌、枯草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溶血链球菌、蜡状芽孢杆菌、绿脓杆菌、黄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此外,还有病毒,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轮状病毒等病毒,可达数十种,以及多种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绦虫等。

国外钱币上的细菌也相当多,因此钱币也被视为最脏的东西。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对欧元进行测试发现,平均每张纸币上面有2.6万个细菌,即使是看起来很新、很洁净的纸币,上面也有大约2400个细菌。

另外,钱币上的细菌数量也与气候变化有明显关系,因为细菌喜爱高温湿热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易于存活,而且夏季人体汗液油脂分泌旺盛,在拿钱数钱时容易让细菌附着和沾染到钱币上。随着气温的降低,钱币上的细菌总数呈下降趋势,冬季达到最低点。

钱币上的细菌传播多种疾病

钱币上的微生物会引起肺炎、败血症、脓毒症、毛囊炎、化脓性感染、咽喉炎、腹泻、发烧等病症。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是相对致病力较强的一种,能通过创口感染,引起化脓和毛囊炎、肺和血液感染等。链球菌能引起咽喉炎、扁桃体炎。念珠菌能引起皮炎。

钱币上大量存在的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它能通过污染食物、水和密切接触进入人体,引起肠胃炎。对于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钱币上的沙门氏菌能引起人体食物中毒以及急性肠胃炎、败血症和腹泻等。

钱币上的微生物引发疾病一是由于其数量多,二是由于其较长的生存期所决定。一般的细菌可以在钱币上生存数十天,但是,有些细菌可以生存长达几个月。例如,流感病毒能够在纸币上存活长达17天,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钱币上可存活数月。

不过,钱币上有一种细菌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结核杆菌。中国人的随地吐痰被视为结核病(主要是肺结核)难以控制并死灰复燃的重要原因。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现有超过500万名结核病活动性患者,感染结核病菌的人数则超过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5%。中国结核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目前中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130万,因结核病死亡人数每年达13万,超过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同时,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

研究发现,结核杆菌在干燥痰中可存活6~8个月。据此推论,感染结核病菌的人痰液和唾液留在钱币上,也可以让钱币上的结核病菌长时间生存,因此结核杆菌可以通过钱币的广泛流通传播给更多的人。

当然,不同的钱币沾上的细菌会有数量上的不同,因而对人的致病力有大有小。例如,北京化工大学对北京市人民币污染状况调查发现,不同的钱币上细菌数差异很大。一张最干净的1元纸币有上2600个细菌,最脏的1元纸币上细菌数可高达180万个。但是,10元纸币整体要比1元纸币携带的细菌少,而100元纸币上的细菌又要比10元纸币上的细菌少。因为钞票面值越大流通机会越少,沾附细菌数也较少,对人健康的危害也较小;反之钞票面额小,则流通机会多,沾附的细菌也多,致病性就较强。

钱币上的细菌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人们使用钱币后再接触身体上的创面和揉眼睛、擤鼻涕、掏鼻孔等方式传播,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只占少部分。因为沾染钱币上的细菌后再拿食物吃而使病从口入需要有大量的细菌,而且这些细菌主要是影响消化道的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大多数吃进肚子的细菌会被胃酸杀灭和肠道过滤。但是,一旦人的手上、嘴里等地方存在创面,钱币上的形形色色的细菌就会进入人体,兴风作浪。

避免钱币上的细菌危害人的健康

钱币上的细菌数量多,种类也多,而且细菌的生存期长,因此,需要避免钱币上的细菌对人健康造成危害。方法有很多,例如洗手、洗钱,以新的材料印制钱币,改变生活方式等。

不要吐唾沫数钱以及拿钱后洗手是防止钱币上的细菌危害健康的重要方式。付账或接触钱后,要及时用肥皂洗手,防止用手揉眼睛、擤鼻涕、摸嘴巴等。洗手时间需1~3分钟,最好用肥皂,因为碱性的效果更好,洗手前后细菌的数量至少相差10倍以上。

以新的材料印刷钱币也是减少细菌污染的有效措施,例如用塑料布来印制钱币。如今,全球已有20多家央行发行塑料钞票,其中澳大利亚是最先在全世界印制塑料钞票的国家,此后加拿大、新西兰、罗马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墨西哥等国也发行了塑料钞票。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全套塑料流通钞票的国家。

塑料钞票是以聚酯材料代替纸张,不仅防伪性能高,易于辨认,不吸水,不易折断和不怕揉洗,而且耐磨,能减少细菌的附着,所用材料还可以循环再利用。虽然塑料钞票的制造成本是纸币的两倍,但是其寿命却是纸币的四倍。纸币的寿命一般为1.5年~2年,但塑料钱币的寿命可达8年。

改变生活方式的最主要做法就是少用现金,多使用银行卡或信用卡。使用后者不仅可以使生活更为方便快捷,也可减少使用现金而染上细菌和疾病。

研究人员最近对伊朗、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货币进行检测后发现,人民币细菌含量下降到每张2.5万个,伊朗币为每张19万个,超过人民币,澳元最少,为每张700个。研究人员认为,尽管现在人民币还是沾染细菌较多的币种之一,但是,由于中国人越来越多地使用银行卡、信用卡,减少了现金使用,使得现金的流通减少,也自然减少了细菌附着在钱币上的机会。而澳元上的细菌最少不仅是因为使用新材料印制钱币,也与更多的人使用银行卡、信用卡有关。

(作者:郭兴)

【有奖调研】如果百度知道各领域专家为您提供个性化服务,你会来体验吗?——点我拿奖品

  • 发表于 2015-09-26 00:00
  • 阅读 ( 70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