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中,密码战的“第一外援”是谁?

“‘密室’截获了、保卫了、看见了、听见了一切一切……”

——摘录于赫伯特·雅德礼所著的《美国密室》一书


赫伯特·雅德礼似乎是个被中国人民彻底忘却的人。比起他的同胞陈纳德、史迪威等人,他好像从未存在过。如果说中国的抗战也有他的一份贡献,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一脸茫然。就像大多数好莱坞电影中的主人公,不能完全用东方人特有的价值观来评判其人品的好坏,但他无论如何都不应被忘却,因为他的事迹只有被记忆,才会为后人所评价。

是英雄,更是传奇

赫伯特·雅德礼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便凭借出色的密码破译技能,成为美国军情八处的创建者,美国军情八处正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前身。但雅德礼却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被迫下岗。他曾落魄到靠写小说维持生计,随后却在中国领导了抗日隐蔽战场的堡垒——“中国密室”;他是一位密码破译奇才,但他所效力的却是臭名昭著的戴笠和其领导的“军统”;他放荡不羁,嗜酒如命,赌术精湛,但也表里如一、敢于担当、嫉恶如仇,对窃国者空喊改革、吏治腐败感到愤怒和失望。

必须指出的是,赫伯特·雅德礼之所以被人们遗忘,并非因为其贡献微薄(事实上恰恰相反)。他之所以会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他的抗日战场是不为常人所知的隐蔽战场。对于他的行踪,当时的美国政府与国民政府全都讳莫如深。他回国后所撰写的在华工作的回忆录《中国黑室》,被美国国务院一禁就是40余年,直至上世纪80年代方获准出版。其次,他效力的部门是戴笠领导的军统局。最后,他是戴笠高薪聘来的外援,其角色定位更类似于雇佣军。按照中国人的道德评判标准,他与那些抗日英雄的形象确实有些距离。


英雄落魄亦有时

赫伯特·雅德礼是英雄,更是传奇人物,在效力抗战之前,绝不是籍籍无名之辈。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雅德礼就牵头成立了美国军情八处,17个月就破译了多达10735条各国密电。

一战结束后,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联合成立的“美国密室”,仍由雅德礼负责,而他的主要对手便是迅速崛起的日本。雅德礼领导的“美国密室”仅用数月时间就破译了日本驻美大使馆与其国内的通信密电。在1921-1922年的华盛顿裁军大会上,他更是提前掌握了日本政府代表团关于大型军舰吨位限额的谈判底线,成功地逼迫日本接受了10:6的限额,使一场看似陷入僵局的谈判,最终变得毫无悬念。

然而,当时的美国政府对情报工作的轻视程度,会让今日的普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1929年,新任国务卿史汀生得知了“美国密室”的存在时丢了一句:“绅士从不偷阅他人信件。”便让“美国密室”成为了历史。

这句著名的“吐槽”早就成了全球情报界的千古笑谈。但在当时,雅德礼却实实在在地失业了。他嗜酒、嗜赌,还常常挥霍无度,但总算还有一技之长。他根据自身经历写成的《美国密室》一经出版就轰动全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即将出版的第二部书中由于涉及到了华盛顿裁军大会过多的内幕,因此被列为禁书。雅德礼无奈之下只好以改写小说为生,其中《金发伯爵夫人》还被米高梅电影公司改编成著名的谍战影片。

尽管这些在常人眼中已经是巨大的成功,但生活中没有了对手和挑战,他真正的理想和才能无处发挥,总令他有英雄迟暮之感。

新的国度,新的战场

有人说雅德礼是为财而来,这无疑是偏激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喜欢风雨的洗礼,而中国给了他这种寻求冒险的环境;他是个天才,需要别人的赏识,而戴笠在抗战前期对密码破译人才求贤若渴,正好让他得到了这种赏识;他是个战士,日本是雅德礼的“一生之敌”,抗战的中国为他与日本人的密码战,在一个新的国度提供了一个新的战场;他是个行者,选在1938年来到风雨飘摇的重庆,入渝之路可谓“步步惊心”,而历尽万难到达重庆后,又连续经历了当地历史上最严重的轰炸。如果心中没有执念与理想,谁会万里迢迢远赴中国,并且时刻准备赴死?

雅德礼的到来,为戴笠提供了强大助力。军统局四处处长魏大铭全力保障其生活和工作,让他享受外国顾问中的最高待遇。其所需的生活物资和技术设备全部经香港进口后辗转运入重庆,其难度可想而知。他在国民政府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戴笠甚至将原重庆市长公馆直接征用,作为雅德礼的居所以及“中国密室”的工作地。雅德礼也确实没有让戴笠失望。他带去了当时美国最先进的铅笔爆燃弹、燃烧棒、消声枪械等敌后特战器材,以及东莨菪碱和阿美托钠等专门针对特工审讯的神经抑制类药物,并组织化学和药剂专家在“中国密室”中进行仿制生产。此外,他还开始向30名中国学员传授专门针对日本的密码破译技术。

再会一生之敌

密码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其理论深度和保密级别都很高,但其原理却并不复杂。破解密码是一项缓慢、重复而又极富挑战的工作。当你捅破那层窗户纸,知道未来几个小时内即将破解一个曾经几个月都纠缠不清的密码时,其兴奋之情不言而喻。

最为大家熟知的便是“莫尔斯电码”。它是用点和横杠,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26个英文字母和10个数字的,而日本密电则要多48个日文假名字符代码。破译的字符数量翻倍,就意味着破解的难度呈几何级数上升。这和我们设置网络账号密码时使用字母加数字的密码,远比设置单纯的数字密码要更安全是同一个道理。

雅德礼在分析“中国密室”截获的数百份报文中,发现其中一部分的发送时间固定在6时、12时和18时。这些报文不但长度相同,而且都只用到了48个日文假名中固定的10个字符。经验告诉他,这极有可能是一份全部由10个数字组成并由日文假名加密的气象信息报文。这样一来,情报人员不但知道了报文的用途,而且需破解的字符数量也降低到了原来的1/5,这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突破口。最后,雅德礼很快就将这10个数字破译成功,并且分析得出每3位数码分别代表:云底高度、能见度、气压、温度、风向和风速等。

正如雅德礼所料,这些密电就是日谍向日军驻汉口机场的轰炸机群发送的空袭气象信息。随后,军统对日谍的定位和抓捕行动都非常顺利。但由于军统高层的谍战经验不足,在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之后,竟轻易地处决了日谍,丧失了反间计的大好机会。雅德礼只得亲自模仿日谍发报的习惯,每日3次发送假天气信息。有时,他也会在傍晚报告几次天气条件良好(日军轰炸机夜间投弹精度很差),结果日军误以为重庆连续数月笼罩在浓雾之中,这座陪都也因此得以喘息数月。

在“中国密室”工作期间,雅德礼破译“独臂匪”密电的过程更加富有戏剧性。“独臂匪”是当时重庆城市防空体系负责人的外号,但通过“中国密室”的长期监测表明,他经常用无线电与上海联系(当时上海已经被日军占领)。

刚开始,雅德礼的破译工作毫无进展,直到通过数字与字母的对应关系,幸运地破译了一个短语后,他才发现,原来这是通过一本通俗英文小说加密的电文。日期对应小说的特定页码,页码中固定位置的英文语句确定数字加密规则。这种加密方式虽然简单,但效率极高,破解难度非常大。

谜底揭开后,军统发现“独臂匪”正是汪精卫安插在重庆的重要谍报人员。他通过上海联络人,定期向汪精卫政府汇报工作,并直接接收汪精卫指示。他还收买了当时的德国防空顾问威纳,使中国地面防空高炮引信装定高度,至少比日军轰炸机飞行高度低了300米。这些密电中所涉及到的人,在军统随后实施的雷霆抓捕之后,都没能再见到下一个日落。

就在雅德礼回国前夕,其领导的“中国密室”还抓获了一名日本间谍。让他尤为痛恨的是,这名曾受到纳粹德国迫害,后得到中国人保护的德国籍犹太人,却反过来成为了日本法西斯的帮凶!他的任务就是建立秘密联络站,组织日本特工对蒋介石实施绑架和暗杀。

雅德礼在中国抗日战争的隐蔽战场上奋战了两年时间,终因健康状况恶化,不得不返回美国,并于1958年8月4日因中风在家中辞世,享年69岁。在世时,因为他的性格特立独行,难以融入美国社会,却以“第一外援”之尊在中国大显身手。死后,他的祖国终于承认了他的贡献,并将他隆重安葬在与华盛顿一河之隔的阿灵顿国家公墓。

至此,这位中国抗日战争隐蔽战场上“第一外援”的传奇一生,终于得到盖棺定论。


你知道吗

发生在抗日隐蔽战场的另一场较量

1941年,中共中央极其重视日本战略动向。当时,日本主要有三个战略进攻方向:美国、英国和苏联。若向东进攻美国,则暗号为东风,有雨;若向北进攻苏联,暗号为北风,多云;若进攻英国,则为西风,晴。如果日本选择北上进攻苏联,将给在北方领导游击抗日的中共带来极大被动。相反,如果日本南进打击英美势力,将会促使美国加入抗日的阵营,从而给中国抗日战争带来巨大转机。

当年10月,日本特务机关逮捕了潜伏在日本的我党特工佐尔格、尾崎秀实,使我党打入日本情报机构并隐藏极深的日本情报小组面临极大危险。在这危急时刻,仍然坚持工作的中西功(影片《东风雨》中中西正弘的原型),从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1月的绝密通报中看到,日本将于当月底发动对美国的战事。随即,他将情报通报给了我党在潘汉年领导下的地下组织。这个准确预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时间的战略情报,由日籍中共党员获得,再由中共情报组织假手国民党的军统谍报机构,最终转给了美国政府。

日报看多了,你也想分享?机会来了!知道日报招募作者啦!

  • 发表于 2015-10-11 00:00
  • 阅读 ( 78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