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说的“秋燥”到底是什么?

秋天的时候你感觉干燥吗?也许有人会,有人不会。我们经常提到的秋燥本来是一个中医上的说法,指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有些人容易上火,有些人不会,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未必。所以说,“秋燥”很可能仅仅是一种感觉而已。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气象控用数据告诉你。

数据告诉你秋燥的日子有多少

秋天不冷不热,是个惬意的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日子居多,也有的地方“天无三日晴”,秋雨绵绵。不过,秋季还有一种感觉就是干燥:皮肤干,抹几层都没用;眼睛也干,看电脑时间长了就累,更有甚者,嘴巴还肿成了“香肠嘴”,全身发痒挠到停不下来......中医上也称为秋燥。那么,从气象上来分析,秋天是不是一年中最干燥的季节呢?我国哪些城市的秋天最干燥?人体为何会有秋燥的反应?且看小编为你分析分析。

为了统计秋季的干燥程度,我们把日最小相对湿度≤30%的情况,定义为一个干燥日,也就是空气中水汽含量相对较少的日子。从气象意义上各地入秋的具体时间和秋季长短严格来说是不同的,难以直接对比。为了方便比较,我们按照人们比较习惯的传统的季节划分法,选取了9-11月这个时间段来代表秋季。所以,以下的数据统计结果,就是1981-2010年9-11月这个时段的总体干燥状况分析。

那么,在这三十年中,9-11月各地干燥日有多少呢?看看下面这张图就明白了。

总体来看,秋季我国北干南湿的分布十分明显。其中最干燥的地区要数图中大红色的区域——北方西部地区和青藏高原,比如新疆的塔里木盆地、青海、甘肃、内蒙古以及西藏的部分地区,秋季干燥日数达75天以上。而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处于图中的黄色区域,秋季比较湿润,干燥日数小于10天。四川东南部、云南南部以及海南等地秋季干燥日数小于1,也就是说,这些地方日最小相对湿度≤30%的情况,平均而言连一天都不到。

具体到大城市来说,全国秋季最干燥的省会城市是拉萨,平均有65天,其次是北京、西宁、呼和浩特、银川等几个北方的都会城市。其中第二干的居然是北京,这一点小编在数据分析出来前没有想到的,看来北京的朋友9~11月份要多注意防燥方面的身体调养。

而全国秋季最湿润的省会城市前三甲当数海口、重庆、成都了,多年平均秋季干燥日数分别为0天、1天、1天。

不是感觉燥就最燥

通过这次的数据分析,我们还得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季并不是一年中最干燥的季节。如北京、石家庄等城市冬春季节都比秋季干燥;而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城市春季最干燥,秋季次之;昆明、西安、成都等地秋季多雨,所以比较湿润;乌鲁木齐最特殊,最干燥的季节不在冬春,也不在秋季,竟然在夏季,主要是因为夏季此地气温高,蒸发大,加之降水较少,所以相对最为干燥。

秋天为什么人体会感觉燥?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季干燥日数比秋季都多,但为何人们往往感觉秋季更燥?

这主要是因为在夏秋的交替季节,很多人尚未从夏季炎热潮湿的天气中适应过来,饮食也没有调整过来,就很容易出现“燥”的症状,而到冬季或者春季,人体已经适应了干燥的环境,所以燥的感觉没有秋季明显。


另一方面,秋天比夏天干燥,这在夏秋过渡时期表现得特别明显。从气象学的角度来分析,就算是持续晴好天气,秋天和夏天的干燥程度也会有区别,主要是因为影响天气的系统不一样:夏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秋天,“盘踞”上空的则是大陆高压。夏天,降水相对充沛,盛行偏南风,偏南风将南部海域的湿空气带入我国,所以湿度往往较大。秋天,冷空气活跃起来,吹的多是偏北风,从北方过来的风通常更干,所以越吹越干,人们会感觉燥。

秋燥是如何伤人的?

秋燥往往让不少人出现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这是由于体内津液在夏季过多地发泄之后,各组织器官均处于缺水状态,再遇凉风刺激所引起的,医学上称为“秋燥综合征”。

秋燥严格来说不算疾病,只是人体一种不舒服的状态。如果不加以预防,干燥也容易进一步引起流感等疾病的多发。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曾于2007年研究发现,室内湿度高,流感病毒传染力差。

研究人员将室内湿度控制在23%以下一个小时后,发现70%~77%的病毒颗粒都可以保持自身的传染性,但当湿度增至43%时,仅有14%的病毒颗粒具有感染细胞的能力。也就是说,在高湿度环境中,大部分病毒都会失去感染的活性,人们也更不易得病。

而当室内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同时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秋燥多喝水就行了吗?

有人说,秋燥无非就是缺水,多喝点水不就行了嘛。事实上,只喝白开水尚不能起到充分补水的作用。古人云:“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仅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虽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对秋燥的预防确有一定效果,大家不妨一试。

预防秋燥通过食疗比较方便,要抓住“食机”,多吃润燥清肺的菜:如红枣、山药、莲子、梨或萝卜、银耳、百合、南瓜;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生蒜、花椒等;少吃生冷的瓜果、油腻的食物。有些水果也可以润肺清燥,如梨、柑橘、柿子、石榴、葡萄、大枣、荸荠,体质虚寒的人可以把水果炖熟了吃。不习惯调整饮食的朋友,还可以通过加湿器来缓解干燥症状。

  • 发表于 2015-10-30 00:00
  • 阅读 ( 73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