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到底长什么样子?

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

是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成员,为该属的代表种。病毒呈圆形颗粒,核衣壳直径53~60nm,衣壳由32个大型壳粒组成,壳粒直径8~11nm,病毒为对称的二十面体。蓝舌病是以昆虫为传染媒介的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消瘦,口、鼻和胃黏膜的溃疡性炎症变化。1876年首次在南非发现,此后疫区日益扩大,目前已在欧、亚、非、美和大洋洲的50多个国家广泛发生。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EHF)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多出现于灵长动物身上之人畜共患传染病。罹患此病的人会在2天至3周内陆续出现发烧、头痛、肌肉疼痛、呕吐、腹泻及出疹等病征。病情后会进一步恶化为肝、肾衰竭。步入此阶段,病人或会出现体内、外出血的现象,并可能在首个症状出现后的6至16天内,因血容量过低或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学名:Escherichia coli,通常简写:E. coli)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著名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1%。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除某些菌型能引起腹泻外,一般不致病,能合成维生素B和K,对人体有益。每个人每天平均从粪便中排出1011到1013个大肠杆菌。

EV71(Enterovirus 71)

是肠病毒的一种,多见于东南亚地区的夏季期间,主要病征是手足口病的一系列症状.上包括发烧、食欲不振、喉咙痛及口腔溃疡等。也可能导致神经感染。

EV71肠病毒于1969年在美国加州首度被发现,并曾于1990年代在台湾、保加利亚、匈牙利和马来西亚大规模爆发。肠病毒71型自1970年代开始有足见增加的倾向。

手足口病(Foot-and-mouth disease)

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有些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又称蓝布尔吉亚尔氏鞭毛虫、梨形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属于鞭毛虫纲,主要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腹痛、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致梨形鞭毛虫病(giardiasis),为人体肠道感染的常见寄生虫之一。1681年由雷文霍克所发现并描绘下来。

人类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简称HPV,旧译人类乳头瘤病毒)


是一种DNA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该类病毒感染人体的表皮与黏膜组织,目前约有170种类型的HPV被判别出来,有些类型的HPV入侵人体后会引起疣或癌症,但其他则没有任何症状。

天花(Smallpox)


为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之人类传染病。此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0,000年,并出现于早期的印度及中国文献里。已死去逾三千年、长有脓疱疹的古埃及木乃伊拉美西斯五世(法老)或为史上首名天花病人。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天花于世界多个地方展开流行,并夺取了无数人类的性命(尤其是儿童)。19至20世纪期间,多番的疫苗接种行动为防疫作出了巨大贡献。最终,世界卫生组织于1979年正式宣布扑灭天花,使之成为首个于世上绝迹的传染病。

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病,艾滋病是后天性细胞免疫功能出现缺陷而导致严重随机感染及/或继发肿瘤并致命的一种疾病。艾滋病自1981年在美国被识别并发展为全球大流行至2003年底,已累计导致两千余万人死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通常也俗称为“艾滋病病毒”或“艾滋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英语: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1N1)

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也是人类最常感染的流感病毒之一。所谓“H1N1”是病毒名称的缩写,其“H”指的是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而“N”指的是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两种都是病毒上的抗原名称。其意思是:具有“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第1型、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第1型”的病毒,因此,根据其结构类推,则也有“H2N2”、“H5N1”等的流感病毒。血球凝集素共有1~16型,神经氨酸酶共有1~9型。

甲型H1N1流感于2009年爆发时,最初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猪流感”(swine flu)的名称,当初获得大部分国家跟随,除了以色列因为犹太教禁食猪肉而使用“墨西哥流感”。另还有猪源流感、人类猪(型)流感、墨西哥流感、北美流感、H1N1新型流感,以及2009年H1N1流感等各种不一致的称呼。然而,没证据显示墨西哥是疫症源头,有关做法纯粹出于政治、宗教考虑。后来美国猪农抗议“猪流感”名称使人误会病毒经猪只传播,要求改称为“北美流感”,欧盟随即改称病毒为“新流感”。

噬菌体

是病毒的一种,其特别之处是专以细菌为宿主,较为人知的噬菌体是以大肠杆菌为寄主的T2噬菌体。跟别的病毒一样,噬菌体只是一团由蛋白质外壳包裹的遗传物质,大部分噬菌体还长有“尾巴”,用来将遗传物质注入宿主体内。噬菌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体,而且经常都伴随着细菌。通常在一些充满细菌群落的地方,如:泥土、动物的内脏里,都可以找到噬菌体的踪影。目前世上蕴含最丰富噬菌体的地方就是海水。

(本文由材料馆编辑整理;图片来源:lukejerram)

  • 发表于 2015-08-08 00:00
  • 阅读 ( 79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