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不知不觉已经从事软件测试六年了,从毕业到进入外包公司外包给微软做软件测试, 到现在加入著名的外企。六年的时间过得真快。长期的测试工作也让我对软件测试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做测试的心得,如有错误还请批评改正。
软件测试人员应该居安思危
每当经济不好,公司业绩不好的时候,公司都可能进行裁员。首先裁的就是测试人员。因为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容易被替代,招起来也比较容易。公司往往先拿测试人员开刀。
身为测试人员,虽然我们平常的工作大部分都比较安逸。但是千万不能温水煮青蛙。应该自强不息, 要像开发人员一样, 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这样就算被裁也能很快找到新的工作。
测试人员应该比开发人员更熟悉业务需求
测试人员的水平主要体现在测试用例的设计上。要设计出全面,覆盖广的测试用例,需要测试人员对自己所测试的项目的业务需求非常熟悉,甚至要比开发人员还要熟悉。
如果是测试银行系统,通信行业,或者ERP软件。这些业务知识非常有用的,学习起来比较有激情。
要做到精通业务需求谈何容易。
假如倒霉碰到一些又没用,又繁琐的软件, 真的是不想去学习它的业务(出了这个公司就再也用不到的业务)
学会如何跟开发人员相处
测试人员必须跟开发人员密切合作, 所以跟开发人员搞好关系是相当重要的。
1. 和开发人员成为朋友。
熟悉了干啥都方便
2. 不要打扰开发人员。
看到开发在聚精会神写代码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打扰人家。写代码需要集中精力,如果被打扰,就会中断思考。
3. 集中问问题。
把需要问的问题都总结起来, 集中起来问开发,这样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4. 写好Bug,不被开发人员烦。
如果开发人员看到一个Bug 描述不清楚,还无法重现,他肯定会骂测试人员。所以测试人员一定要写好Bug,描述精确,简洁,没有歧义,详细简洁的重现步骤,加截图。
测试人员应该懂一些基本的编程
你的产品是用java开发的,那测试人员应该有java的入门知识。你测试web程序,你起码要了解HTML,CSS, Javascript, Jquery吧,否则你测了一两年web程序,都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做的,悲剧了吧。
只有懂代码你才能和开发人员交流,不被开发鄙视。
测试人员搭建开发环境
产品的代码是最好的学习资料了,我们不能总跟在开发屁股后面做测试,不能老是等开发build一个版本后,我们就测试这个版本,开发check in了什么代码,测试人员一点都不知道。偶尔我们应该了解下产品代码是怎么设计的,了解下开发人员是如何修复bug的。说不定编程水平高了,还能帮开发做code review.
使用源代码工具把产品代码check out到本机。经常看看代码,经常看看开发修复bug时候提交的代码。
写文档是测试人员的核心能力
我记得我以前的test lead说,之所以她能当lead, 是因为她很会写文档发邮件。写文档需要总结归纳的能力,还要逻辑清晰。她非常擅长分析几十页的Spec,写出几十页的测试计划。她还非常擅长汇总测试报告。每天将完整,清晰,漂亮的测试报告发给各个组, 让公司所有的人都能清晰的看到测试组的工作。
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总结出很多文档,比如,”New hire checklist”, “on boarding traning”, 测试工具使用的文档,等等。
测试后期应该做两天交叉测试
交叉测试,就是指两个测试工程师,互相交换下测试的项目。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1. 有利于找出bug, 测试工程师测久了自己的项目,容易形成眼盲。会对一些Bug熟视无睹。
2. 有利于知识和业务共享,避免人员离职,请假,造成无人测试的情况。
3. 测试思想不一样,可以互相找出很多问题
测试人员的瓶颈
手动测试工作做个两三年,基本上就能掌握测试需要的大部分知识,如果没有爬到test lead的位置, 很多人就感觉到发展瓶颈了,每天重复测试,学不到东西,很快就会对测试工作失去激情。
学不到东西,技术水平低下,是测试这个行业最大的毛病。
如何突破瓶颈?我也不知道。
尽量实现自动化
一点要抽时间尽量把自己的测试工作实现自动化,可以节省测试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也可以避免老是重复测试。
自动化测试VS手动测试
现在很多公司招测试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好公司招senior QA,都要求5年工作经验以上,掌握一门编程语言,有丰富的自动化测试经验。当然自动化测试的待遇也会比手动测试好很多。
自动化是趋势, 只会做手动测试的人,以后肯定会失去竞争力。
自动化测试的技术和开发用到的技术相差太远
以前很多同事想由测试转开发,现在几年过去了,还是没转成,他们原先想利用自动化测试的技术积累,转去做开发。哪知道自动化测试用到的技术跟开发用到的技术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
测试转开发?难
努力学习编码,然后用于测试,才是正道
做测试最郁闷的是无法听懂开发人员讨论技术
有时候跟开发人员一起开会, 会议上开发人员都热烈讨论。而我做为测试人员基本上听不懂这群开发在说什么,根本插不上话。很多会议我甚至都没说过一句话。
优秀的测试人员非常稀少
想把测试做好非常不容易, 优秀的测试人员需要很广的知识面,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但要和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打交道,还要跟其他组的人交流)。丰富的测试经验,对测试工作有极大的热情, 耐心。还需要测试人员有丰富的业务知识,还要会写代码。
代码写得好的人,肯定就不会做测试,而是做开发去了。
大部分的测试经理都是会敲代码的
我发现我的几任上司都是会敲代码的。他们既能开发又能测试,啥都会,能给手下的测试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假如一个测试经理啥技术都不懂,对内hold不住手下的人,对外其他组的人不鸟你。
转载自:6tt.co/mQ2s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软考是全国统一考试。2010年5月考试的报名时间应该是2月份的时候 你可以直接报一个中级资格的考试,软考是职称考试,能评职称。 高级资格: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设计师 中级资格:软件评测师、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师、电子商务设计师、信息系统监理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师 初级资格:程序员、网络管理员、多媒体应用技术员、电子商务技术员、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信息处理技术员···································^^····································
东营职业学院2015年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招生计划一览表(还有一些,可以网查)。
来源: 作者: 日期: 2015-06-26
···································^^····································
nghj
·······································································
北斗收官 星耀苍穹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ID:Aerosun-600501
专精装备 造福社会
6月23日9时43分,在北斗“母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从而在太空搭建起由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颗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和24颗中圆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系统星座。
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中国航天科工研制生产的原子钟、高性能电子元器件和紧固件,提供的软件测评服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研发的系列软硬件产品推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打造坚强“心脏”
原子钟被誉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心脏”,为系统提供高稳定的时间频率基准信号,决定了导航系统的导航定位、测速及授时精度,是一个国家是否具备独立发展导航系统能力的核心标志之一。
2007年4月14日,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制的原子钟随着我国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自主研制星载原子钟的首次太空之旅。
研发团队以世界一流为目标,夜以继日开展技术攻关。到2012年,我国原子钟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新一代北斗卫星均搭载了高精度原子钟。目前,这些星载原子钟始终稳定可靠地在轨运行,创造了所有批次零故障运行记录。
为进一步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和长期自主运行能力,新型星载原子钟的研制攻关提上日程。2015年,203所研制的国内首台星载被动原子钟随卫星发射入轨,实现了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本次发射的北斗导航“收官星”装载的原子钟,是北斗三号卫星的核心载荷之一,为实现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学永远没有顶峰,航天科工的科研团队正在研制新一代星载原子钟,以更高的指标和性能满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要求,助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升全球竞争力。
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稳定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本次发射任务中,航天科工航天江南所属航天电器研制生产的3000多只(台套)电连接器、继电器和二次电源等多个系列产品,在相关系统中承担信号传输、信号控制与信号通断等作用,成为电信号传输系统的“神经枢纽”。航天电器在北斗三号建设任务中为卫星、火箭以及相关地面设备配套的电器产品超过10万只(台套),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电信号传输提供可靠保障。
航天科工所属航天精工作为国内先进的紧固件研制生产单位,研发生产了数十万计的高强度、高性能紧固件产品,有力保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任务。这些高可靠性紧固件在提高火箭和卫星耐高低温、抗疲劳等综合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筑就了火箭和卫星的一身“钢筋铁骨”,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物理安全性、可靠性提供坚实保障。
航天科工二院706所和三院304所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任务中承担了大量软件测评工作。软件质量是影响整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两家单位先后承担了北斗二号、三号组网卫星载荷分系统多项重要软件测评工作,以及导航任务处理机软件可靠性安全性分析验证工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软件全稳定提供重要保障。
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规模化应用
在助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同时,航天科工致力于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规模化应用,目前有近20家所属单位开展相关业务,构建了基础构件、终端与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态势。
航天系统公司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卫星定位授时技术与自主研制的高精度多模卫星导航芯片,为电信设备制造商、基础设施管理部门、银行和金融企业等提供高精度定位授时技术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该公司累计开发北斗多模导航芯片6代10余款,形成了高精度授时、差分定位和组合导航等多样化产品型谱,已应用于交通、物流、司法、公安等众多领域,年出货量超200万片。该公司以“通、导、遥”融合应用技术解决林区环境监测、日常巡检、应急指挥等数据及时性难题,全面提升林业、草原及自然保护地的综合治理水平,已在全国30个省市开展林业应用工程实践,成功案例超过300个。
三院航天科技所属航天九通公司以北斗导航、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研发了“北斗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平台”。该平台融合了应急、交通、公安等多部门多维度安全监管和数据共享需求,应用于化工厂区的事前预警、隐患排查,以及危化品运输车辆的主动安全防御、车辆作业信息及报警信息的精准采集、跨部门数据实时比对与应急联动等多个场景。目前,平台已率先在山东东营市建成应用,使危化品运输车辆事故发生率下降了75%。疫情期间,平台围绕本地车辆出入重疫区、本地及外地车辆市内运行状态开展大数据分析,为东营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 END ——
内容来源:中国航天科工
编辑:航小晨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