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1、两个专业,都看重代码能力,打代码属于基本要求,跑不掉的。
2、两个专业在看重代码能力的基础上,软工会多学一些软件项目开发管理之类的课程,计科会学些单片机等偏硬件的课程。(具体学校排课有差异)
3、对于二本、三本学校而言,基本以培养代码能力为主。至于两个专业的差异部分,不当重点来培养,属于学了就忘,能过就行的程度。所以两个专业基本差别不大。
4、对于985、211等高校,可能两个专业偏向性会更明显一点。但具体还是看学校的,你可以咨询下你们学校的计算机系专业课老师。
5、就业而言,两个专业多数毕业生是应聘程序员,程序员对两个专业毕业的学生是不区别对待的。因为代码能力是基础,参照第一条。所以程序员就业还是看个人代码能力。大公司看重算法基础,小公司相对看重项目经验(不一定,如果你代码基础好,没有项目经验也ok的)
6、如果是应聘偏硬件的计算机工程师,当然计科比软工有优势一点。不过都需要硬件工程师了都是大企了吧,参照3、4条,可能985、211更有机会一点。(其实个人觉得这种岗位人数要求不多,而且要找也是找很拔尖的人才)
7、经过前面几轮轰炸,你应该知道你大概以后就是个撸代码的程序员了。所以两个专业对你来说都能保证你的就业。(前提是你要好好撸代码。)所以选什么专业,基本可以看兴趣选。
本人软件工程已毕业一年,码农一枚,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最近陆陆续续有小伙伴在问,我更新一下。
1,搞硬件有小公司在搞,后来我有碰到过。但还是不建议去小公司搞硬件,如果对硬件感兴趣争取去大厂。小公司不太好发展,里面技术比较落后,而且你硬件的学习尝试成本比较高,进去了可能就在这一亩三分地咸鱼下来了。市场上对硬件工程师的需求量对比软件开发确实很小,当心路越走越窄,要搞还是争取大厂吧。另外,推荐一下B站稚晖君,可以去围观一下大佬。
2,建议优先选计算机,选不上了再选软件。因为当初我选的软件工程,在我毕业两年后,被母校取消了。(实话说我们学校这两个专业起码95%以上是一样的,我也不是很懂为啥非要分流,另外我的老师们也表示不理解哈哈)
顺便说下,当初我那届报考的时候,进去是计算机大类招生,读了一年以后,分流变成两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称计算机)和 软件工程(简称软件)。
当初分流是怎么分的呢?
读了一年以后,有一天班导开班会,很随意的说:“一共4个班,1、2班软件,3、4班计算机。有想换的换一下,没意见就这么定下来了。我建议你们不要换,这两个专业是一样的。”
然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换专业,因为要换一个班上课,处了一年的同学又要换一批。而实际上对我们学校来说,学的东西真的没什么差别。
如果不是大类招生,为了毕业以后能保留专业,建议大家还是选计算机吧 [狗头]
PS: 毕业以后,我的专业取消了,我的分院重组没掉了,学校也吞并了周边的几个院校换名字了,于是我成了三无人员。之前辅导员还让我去校友会啥的,还好我没答应,去了估计垃圾分类都不好分,以后我可能属于“其他校友”。
+++我要有重选的机会就选数学了:(
+++作为大学学“软件工程”出来的人,我给个建议:千万不要学软件工程。
以后出来社会工作,领导要求你一周内升级APP,你搬出软件工程那一套,跟领导说不行按“软件工程”的要求,要先立项,研究客户需求,……当天晚上,你就要在网上求职了
大学里的软件工程 里面的理论知识早就过时了,而且仅仅是理论、理论、理论。公司从来都不看这一套,公司看重的只是项目什么时候能完成,能否顺利上架,给公司带来利润。不是跟你讨论:软件开发的标准流程。
学习软件工程,相当于那啥,好比在外面战场上飞机导弹核武器激战时,你推着自行车上场,还以为自己手握屠龙技,意气风发,下一秒被轰炸成尘土。
更新:抱歉,可能我这回复给大学新生选专业时带来疑惑了,非常抱歉
有同学在回复里说:各个专业都劝退。我也专门去看了其他选择专业的问题,确实回复里一大堆的“劝退”。
出现这种情况,以我自身的经验来看,原因有二。
一则:选择这个专业前,对这个专业一点都不了解,单看着名字凭想象,再结合自己的兴趣。
我当年在一堆计算机专业中选软件工程,主要是自己喜欢捣腾电脑(当时主要玩得是装机DIY),对计算机专业实际是学什么的,对计算机编程方面,一点也不了解。结果大一的C语言课,学得苦不堪言,差点挂科,一言难尽。
其二:相关专业学完出来工作,才发现工作的实际内容与在学校里学的完全不是一回事。譬如,我前面就说了软件工程专业,关于软件开发管理相关的内容,就完全跟实际脱节。
还有个栗子是,我有个学土木工程的朋友,满心以为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建筑师,结果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去工地“搬砖”——真的动手搬砖,跟工人一起干活,熬不到一个月,逃回家里考公务员。
说这些,是希望后面选专业的同学能意识到:选专业,这是人生一大抉择,做抉择之前,最基本的要对这个专业有个清晰的认识,知道它教什么内容,将来这个行业工作是怎样的?
不能光听说IT技术人员、程序员 薪酬好,就选这个了。背后的码农、996、秃顶 这些相关词也要了解一下吧。
现在谁懂不会光听媒人的一张嘴,就跟自己的相亲对象定下婚约了,最低限度也见见面,了解实际情况,约会过后吧。
末尾:建议所有想报计算机专业的同学,都去买一本书来看看,先预习一下自己能不能吃这口饭。
什么书?
虽然它从大一就给我留下阴影,不止我,其他同学也留着对C语言的阴影。但是目前, 所有计算机专业,C语言是必修必学的一门课。也是检验你能否从事IT技术专业的明镜——没错,包括我,所有栽倒C语言上的同学,最后都没有从事IT技术专业。、
如果你看到这书就觉得头疼,很大程度上你不适合从事码农的工作。
当然,等你在学校里拿到C语言教材时,99%的几率学校给你的 谭浩强 编著的教材。谭教授的这本书,劝退了不少人。所以如果你正在学这本教材,早点扔了换一本吧,也许还能抢救一下。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比较困惑的问题之一,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科)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都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在就业方面这两个专业也都有比较不错的表现,所以不论选择计科还是软件工程,都是不错的选择。
从知识结构上来看,在本科阶段计科专业的知识面更丰富一些,既涉及到软件知识也涉及到硬件知识,所以选择计科专业往往更稳妥一些,未来在读研和工作的时候也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对于有明确读研计划的同学来说,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计科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是所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当中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之一,而且由于软件相关人才的行业需求量比较大,所以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情况一直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如果从就业的角度出发,可以重点考虑一下软件工程专业。相对于计科专业来说,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围绕软件开发、设计、测试等内容展开。
从人才培养方式来看,在本科阶段计科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差别并不大,有很多课程也都是重叠的,实际上当前很多计科专业的毕业生,也会选择从事软件开发相关岗位。但是,相对于软件工程专业来说,计科专业的课题组往往有更多的选择,学生既可以选择从事软件研发的课题组,也可以选择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课题组。
从就业前景来看,未来计科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都有比较好的就业前景,相信在工业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进一步提升。从大的人才需求趋势来看,如果想提升就业竞争力,以及获得高附加值的工作岗位,可以重点考虑读一下研究生。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
1、两个专业,都看重代码能力,打代码属于基本要求,跑不掉的。
2、两个专业在看重代码能力的基础上,软工会多学一些软件项目开发管理之类的课程,计科会学些单片机等偏硬件的课程。(具体学校排课有差异)
3、对于二本、三本学校而言,基本以培养代码能力为主。至于两个专业的差异部分,不当重点来培养,属于学了就忘,能过就行的程度。所以两个专业基本差别不大。
4、对于985、211等高校,可能两个专业偏向性会更明显一点。但具体还是看学校的,你可以咨询下你们学校的计算机系专业课老师。
5、就业而言,两个专业多数毕业生是应聘程序员,程序员对两个专业毕业的学生是不区别对待的。因为代码能力是基础,参照第一条。所以程序员就业还是看个人代码能力。大公司看重算法基础,小公司相对看重项目经验(不一定,如果你代码基础好,没有项目经验也ok的)
6、如果是应聘偏硬件的计算机工程师,当然计科比软工有优势一点。不过都需要硬件工程师了都是大企了吧,参照3、4条,可能985、211更有机会一点。(其实个人觉得这种岗位人数要求不多,而且要找也是找很拔尖的人才)
7、经过前面几轮轰炸,你应该知道你大概以后就是个撸代码的程序员了。所以两个专业对你来说都能保证你的就业。(前提是你要好好撸代码。)所以选什么专业,基本可以看兴趣选。
本人软件工程已毕业一年,码农一枚,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最近陆陆续续有小伙伴在问,我更新一下。
1,搞硬件有小公司在搞,后来我有碰到过。但还是不建议去小公司搞硬件,如果对硬件感兴趣争取去大厂。小公司不太好发展,里面技术比较落后,而且你硬件的学习尝试成本比较高,进去了可能就在这一亩三分地咸鱼下来了。市场上对硬件工程师的需求量对比软件开发确实很小,当心路越走越窄,要搞还是争取大厂吧。另外,推荐一下B站稚晖君,可以去围观一下大佬。
2,建议优先选计算机,选不上了再选软件。因为当初我选的软件工程,在我毕业两年后,被母校取消了。(实话说我们学校这两个专业起码95%以上是一样的,我也不是很懂为啥非要分流,另外我的老师们也表示不理解哈哈)
顺便说下,当初我那届报考的时候,进去是计算机大类招生,读了一年以后,分流变成两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称计算机)和 软件工程(简称软件)。
当初分流是怎么分的呢?
读了一年以后,有一天班导开班会,很随意的说:“一共4个班,1、2班软件,3、4班计算机。有想换的换一下,没意见就这么定下来了。我建议你们不要换,这两个专业是一样的。”
然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换专业,因为要换一个班上课,处了一年的同学又要换一批。而实际上对我们学校来说,学的东西真的没什么差别。
如果不是大类招生,为了毕业以后能保留专业,建议大家还是选计算机吧 [狗头]
PS: 毕业以后,我的专业取消了,我的分院重组没掉了,学校也吞并了周边的几个院校换名字了,于是我成了三无人员。之前辅导员还让我去校友会啥的,还好我没答应,去了估计垃圾分类都不好分,以后我可能属于“其他校友”。
···································^^····································
我要有重选的机会就选数学了:(
···································^^····································
作为大学学“软件工程”出来的人,我给个建议:千万不要学软件工程。
以后出来社会工作,领导要求你一周内升级APP,你搬出软件工程那一套,跟领导说不行按“软件工程”的要求,要先立项,研究客户需求,……当天晚上,你就要在网上求职了
大学里的软件工程 里面的理论知识早就过时了,而且仅仅是理论、理论、理论。公司从来都不看这一套,公司看重的只是项目什么时候能完成,能否顺利上架,给公司带来利润。不是跟你讨论:软件开发的标准流程。
学习软件工程,相当于那啥,好比在外面战场上飞机导弹核武器激战时,你推着自行车上场,还以为自己手握屠龙技,意气风发,下一秒被轰炸成尘土。
更新:抱歉,可能我这回复给大学新生选专业时带来疑惑了,非常抱歉
有同学在回复里说:各个专业都劝退。我也专门去看了其他选择专业的问题,确实回复里一大堆的“劝退”。
出现这种情况,以我自身的经验来看,原因有二。
一则:选择这个专业前,对这个专业一点都不了解,单看着名字凭想象,再结合自己的兴趣。
我当年在一堆计算机专业中选软件工程,主要是自己喜欢捣腾电脑(当时主要玩得是装机DIY),对计算机专业实际是学什么的,对计算机编程方面,一点也不了解。结果大一的C语言课,学得苦不堪言,差点挂科,一言难尽。
其二:相关专业学完出来工作,才发现工作的实际内容与在学校里学的完全不是一回事。譬如,我前面就说了软件工程专业,关于软件开发管理相关的内容,就完全跟实际脱节。
还有个栗子是,我有个学土木工程的朋友,满心以为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建筑师,结果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去工地“搬砖”——真的动手搬砖,跟工人一起干活,熬不到一个月,逃回家里考公务员。
说这些,是希望后面选专业的同学能意识到:选专业,这是人生一大抉择,做抉择之前,最基本的要对这个专业有个清晰的认识,知道它教什么内容,将来这个行业工作是怎样的?
不能光听说IT技术人员、程序员 薪酬好,就选这个了。背后的码农、996、秃顶 这些相关词也要了解一下吧。
现在谁懂不会光听媒人的一张嘴,就跟自己的相亲对象定下婚约了,最低限度也见见面,了解实际情况,约会过后吧。
末尾:建议所有想报计算机专业的同学,都去买一本书来看看,先预习一下自己能不能吃这口饭。
什么书?
虽然它从大一就给我留下阴影,不止我,其他同学也留着对C语言的阴影。但是目前, 所有计算机专业,C语言是必修必学的一门课。也是检验你能否从事IT技术专业的明镜——没错,包括我,所有栽倒C语言上的同学,最后都没有从事IT技术专业。、
如果你看到这书就觉得头疼,很大程度上你不适合从事码农的工作。
当然,等你在学校里拿到C语言教材时,99%的几率学校给你的 谭浩强 编著的教材。谭教授的这本书,劝退了不少人。所以如果你正在学这本教材,早点扔了换一本吧,也许还能抢救一下。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起步月薪大多在3000-5000元左右,高于同龄人1000-2000元的薪资水平,另外还可享受带薪年假、内部培训、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工作2-3年月薪大约在8000-13000元之间,甚至超出很多相同服务年限的软件开发人员的薪资水平。
···································^^····································
一般一年经验加一千,你两年,两千应该没问题,不过你说的3000就要看你是否有点真本事了,比如性能测试、集成测试做的怎么样。
···································^^····································
应该很高吧 现在测试人员比开发人员待遇要高些 ,人员也较缺,我有一个朋友也在沈阳做测试,工资4000元以上,你朋友有那么多年经验,待遇应该不差
···································^^····································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在马化腾、王健林、许家印等大佬计划在沈阳投入数百亿后,6月28日,代表阿里云、微软、海尔与万科集团的高管,亲自来到沈阳皇姑首府科创园,出席首府科创园云创中心开放仪式。
这次新闻发布会,与会的重量级嘉宾,人数众多,内容丰富。
在首府科创园基地——首府科创园展示厅钢铁玫瑰举办的仪式上,还有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中房协和沈阳市皇姑区领导。
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产业研究应用基地东北中心正式揭牌;
万科海尔全国“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试点项目,也正式落位首府科创园。
所有与会嘉宾,还共同见证了首府科创园与来自全国的14家科创企业合作签约仪式。
来自各级部门的领导与知名IP企业高管齐聚沈阳皇姑首府科创园,签约规模之宏大,沈阳罕见。
这,仿佛是发生在一线城市的场景。
大佬时间宝贵,集体亲自飞到沈阳,必然是“不得不来”,他们在沈阳投入巨资与热情,一定是看到了沈阳未来发展空间。
01
已经在市民中耳熟能详的首府未来城,正式迎来首府产城的主要核心之一——首府科创园。
产城,很多市民仍然不了解。
简单地说,产城定位是TO B,不是TO C。B的主要服务目标是C。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这是万科首府未来城的核心。
黄佬邪对产城的理解,从一开始不懂,到有一点了解,再到现在多少明白一些:
这是皇姑与万科联手打造的一个产业聚集区与产业创新平台,吸引知名IP企业入驻,形成科创生态圈,孵化各种创新可能。
在官方公布的资料中,首府一期先导区,也就是首府未来城大规划,涵盖:
创新孵化、科创办公、智慧商业、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重要组成要素。
而首府科创园由5个要素组成,也就是万科打造的“5+1+1”科创园模块拼图:龙头企业(阿里、海尔)+产业孵化器(阿里云创新中心)+产业技术高地(微软智慧城市)+展厅/共享空间+政企服务中心+人才保障+科创商街(首府科创园未来坊)。
与马化腾等大佬最近两月投入沈阳不同,首府未来城、首府科创园,规划更早,投入更早,且已进入实操。
首府科创园,其实是万科北方区域“一镇两园”发展战略下落实到城市具体业务的代表作之一。
这次正式亮相的,还有阿里云创新中心,代表阿里云正式落位首府科创园,这是辽宁省首个阿里云创新中心,将链接阿里系资源,汇聚各种科创资源,孵化未来。
在随后的路演活动中,阿里云、微软、海尔三家先期与万科合作的著名IP企业,展示了公司现状及在首府科创园的规划方向,他们将在此设立公司,派驻工作人员工作,工作内容涵盖各种技术创新,普通市民经常听到的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是他们工作内容之一。
我们必须承认,沈阳过去在很多方面的节奏,滞后于全国一线城市或南方发达城市,但在首府未来城,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这是万科北方区域规模最大的产城项目;
首府科创园发展,与一线城市、发达城市同步;
阿里云+微软+海尔+万科,四大IP联手合作,全国罕见。
不仅如此,黄佬邪从各方面获得的消息表明,各界对首府科创园的筹建、执行工作评价颇高:
沈阳皇姑首府科创园发展之快,效率之高,落位之实,都大大超出预期。
之前,曾有评论家认为,首府科创园,是皇姑区实现弯道超车的证明之一。
这是基于皇姑与沈阳而言,如果我们视野放大到沈阳与全国,这同样是:
沈阳实现弯道超车的证明之一。
02
首府未来城的首批业主,一定会多少感受到一丝未来的感受:
单元大门刷脸进入,家门刷脸或指纹进入,一键灯光、窗帘开关,灯光模式与亮暗程度,窗帘是否闭合,可以根据主人喜好,在APP上进行个性设置。这是首府未来城的家居基本简单功能,如果你需要,还可以加入自动开启电视或投影、离家扫地机器人自动开始工作等等功能。
科幻电影中家居细节,已经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我们将其称之为智慧家居。
为我们提供智慧家居解决方案的,是阿里云、微软、海尔、万科四大巨头,技术支持是大数据平台、万物互联、5G等最新科技。
智慧家居解决方案,也不仅仅停留在目前可以看到的层面,还将不断优化,提供更多便民优化服务。
在首府科创园智慧城市产业馆,大家可以通过不同展厅,看到各种关于“未来”的展示。
可能不会完全理解,也可能不会完全明白。但只要来到这儿,一定是一次开眼界之旅。
你可以与机器人互动,与屏幕互动,还可以学习到未来的知识。
站在政府角度,首府科创园,已经有四大IP,并将吸引更多的新科技公司入驻,形成产业导入,税收收入,人口流入。
这是当前最能哺育当地经济发展,回馈本地市民的新时代规划思维。从这个角度而言,皇姑区的顶层设计思维,也与全国发达地区同步。
03
为了学习产城,了解产城,黄佬邪最近经常出现在首府未来城。
对于一个脑子里全是房地产的自媒体人而言,观念转变并不易。为了让自己能理解产城,科创,并用通俗语言解释给普通市民,黄佬邪一次次地扎在展厅里,看各种介绍,然后找相关人士求教。
了解了一些产城概念后,站在时代机遇的高度上回看大佬们在沈阳相继投资,再来看已经拔地而起并引入诸多知名企业的首府科创园,你会隐约感觉到点什么。
参加此次签约的来自全国各地科创企业负责人对黄佬邪说:
首府科创园,是沈阳最近几十年来面临巨大发展机会的一个例证;换句话说,沈阳正面临千载难逢的风口。
沈阳,无疑已经是东北三省核心城市,地位无法捍动,最近大佬接三连四的数百亿投资,更让人看好沈阳未来。
有很多道理,一直在被证明,比如:
知名大企业的信息渠道,一定具有独到优势;
知名大企业的投资决策,绝对不是随意拍脑门决定,而是经过周密调查研究,结合政经环境,预判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的;
这两个道理,源自于对房地产的理解,但扩大到全行业,城市发展,同样适用。
曾有个粉丝说,黄佬邪是最为看好首府未来城的媒体人之一。首府未来城,皇姑重视,万科重视,现在又有这么多知名企业IP入驻首府科创园,加持首府科创园。
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
从首府科创园立项、动工,到今天科创园云创中心正式开放,14家科创企业签约入驻首府科创园,仅历时数月。
这是最新的沈阳速度。
关于首府科创园的最新消息是:
大疆无人机智慧展厅(慧飞体验馆)正式签约落户首府科创园;
首府科创园被皇姑区科技局授予“航空科技培训基地”;
首府科创园大疆无人机慧飞体验馆将成为沈阳首个体验式无人机科技教学基地和无人机飞行执照培训中心。
从首府科创园揭牌仪式上,黄佬邪明显感受到一点,沈阳的风口,或者说,沈阳的机遇,正一步步走来。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