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为什么成为天津专升本热门专业 测试能证明软件没有任何缺陷么

软件工程 专业作为天津市高职升本科考试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每年有将 近一半以上 的学生报考。很多学弟学妹问到关于 软件工程和天软 的问题,今天在这里一一解答。 首先,...

软件工程,为什么成为天津专升本热门专业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天津市高职升本科考试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每年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学生报考。很多学弟学妹问到关于软件工程和天软的问题,今天在这里一一解答。

首先,解释下天软软件工程和农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区别。

专业不同

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门专业同属于计算机领域的重要学科。软件工程侧重于实践,软件的应用、设计、开发、维护架构这几个模块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偏重学习计算机的原理,学习内容包括软件和硬件。

培养要求

天津农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专业,以计算机农业应用人才培养为特色强调以农业领域为背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查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作为天津市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聚集地,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加具有专业特色

为什么每年很多人报天软

1、专业特殊性

软件工程,无论在高考报志愿还是专升本,都会吸引许多考生报考,一方面,软件工程的实用性更加突出,而且在天软,以软件工程为基础,形成涵盖“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电子商务、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空间安全、影视动漫、新媒体技术、物联网等多个专业发展方向(入学一周左右,会让大家选择)。

另一方面,就业前景广阔,在就业求职的中持续靠前,每年的需求很大,薪资待遇相待较高。(听薪资大多在8000-10000+,而且待遇好)。

2、院校选择自主性

软件工程专业在天津市高职升本科考试中,属于天软联合五校招生统一招生、考试、上课。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在第一批次填报五校其中四所,且仅需要参加一次专业课考试。

但是在学籍划分属于天软五校(暨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城建大学)且五校的录取分数线不同,五校的分数区间,为考生在填报志愿提供了多样选择,增加了学校选择的自主性。

3、教学的统一性

虽然学籍属于不同学校,但是在天软集中上课办学。在硬件设施、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不会存在较大的差距,营造良好的软件工程学习氛围。

4、学校管理企业化

天软采用企业化公司的管理模式,在教学上分为公共课阶段、企业实训阶段和实习阶段。在第一个学期最后两个星期会让大家到选择的企业实训两周。让大家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每年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

5、政策特殊性

天软的软件工程报考,不限制专科所学专业,成为许多考生跨专业升本的第一选择。而且每年的招生计划占到天津市高职升本科招生的一半以上,并且每年的招生计划不断增加。今年扩招后,天软五校招生计划达1700人,所以每年报考天软的人数特别多。

天软五校总分计算规则:

总分模式:天软采用考生成绩=文化课成绩+专业课成绩*1.5+政策加分

天软五校加分政策:涵盖天津市高职升本科所有加分项目:技能竞赛加分、优学优干加分。

因此,每年报考软件工程的同学最多,成为天津专升本热门专业。更多专业选择可以私信我。

·······································································

测试能证明软件没有任何缺陷么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原则1——测试显示缺陷的存在,但不能证明系统不存在缺陷。测试可以减少软件中存在未被发现缺陷的可能性,但即使测试没有发现任何缺陷,也不能证明软件或系统是完全正确的。

  2)原则2——穷尽测试是不可能的。由于有太多的输入组合、有太多的路径,而且时间是有限的,无法做到完全的测试(100%测试覆盖率)。通过运用风险分析和不同系统功能的测试优先级,来确定测试的关注点,从而替代穷尽测试。

  3)原则3——测试尽早介入。软件项目一启动,软件测试就应开始,也就是从项目启动的第一天开始,测试人员就应参与项目的各种活动和开展对应的测试活动。测试工作进行得越早,软件开发的劣质成本就越低,并能更好地保证软件质量。例如,在代码完成之前,可以进行各种静态测试,主导或积极参与需求文档、产品规格说明书等的评审,将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

  4)原则4——缺陷集群性。版本发布前进行测试所发现的大部分缺陷和软件运行失效是由于少数软件模块引起的。一段程序中发现的错误数越多,意味着这段程序的质量越不好。错误集中发生的现象,可能和程序员的编程水平、经验和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也可能是程序员在写代码时情绪不够好或不在状态等。如果在同样的测试效率和测试能力的条件下,缺陷发现得越多,漏掉的缺陷就越多。这也就是著名的Myers 反直觉原则:在测试中发现缺陷多的地方,会有更多的缺陷没被发现。假定测试能力不变,通过测试会发现产品中90%的缺陷。如果在模块A 发现了180 个缺陷,在模块B 发现了45 个缺陷,意味着模块A 还有20 个缺陷没被发现,而模块B 只有5个缺陷未被发现。所以,对发现错误较多的程序段,应进行更深入的测试。

···································^^····································


测试当然不能证明软件没有缺陷。
在Cem Kaner,Jack Falk著的《计算机软件测试》(第二版)中,指出了以下几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完全测试的:
1)不可能测试到程序对任何可能输入的响应;
2)不可能测试到程序每一条可能的执行路径;
3)无法找到所有的设计错误;
4)不能采用逻辑来证明程序正确性;
本书第3章用例设计方法中也会讲到另外两点:
5)不可能测试到所有可能的场景;
6)不可能对所有的的隐性元素进行测试;
我们现在做测试,更多的是为了验证软件需求和功能是否得到完整实现,而并不能完全证明软件没有缺陷。

···································^^····································


测试当然不能证明软件没有缺陷。

···································^^····································


测试显示软件存在缺陷
软件测试只能证实软件中存在缺陷,但是并不能证明软件中不存在缺陷,只能降低软件存在缺陷的可能性。
如果说公司的决策层想通过软件测试来证明软件中不存在缺陷,那是行不通的。测试人员只能证明软件中存在缺陷,但并不能证明软件中没有缺陷,软件完美。
软件测试人员可以通过软件测试活动,找出软件中大部分缺陷,避免软件在上线后给用户带损失,给公司带来风险。
那软件测试人员应该怎么保持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呢?
首先,分析下软件测试岗位的发展方向:
软件测试岗位可以向二个方向发展,一个管理方向,一个技术方向。
管理方向
管理方向有测试经理,测试组长,甚至测试总监等等
技术方向
从测试级别可以分为初级测试人员,中级测试人员,高级测试人员
从测试类型可以分为单元测试(白盒测试),功能测试(黑盒测试),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接口测试,甚至测试工具开发人员,测试架构师。

目前,对象检测的算法有很多,如RCNN,Faster-RCNN,SSD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方法?每个方法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们来看一下:
4. Fast R-CNN
Fast R-CNN采用了SPP-net和RCNN算法的思想,并解决了SPP-net中的关键问题,即可以进行端到端的训练。为了通过空间池化来传播梯度,它使用一个反向传播进行计算,这与*池化梯度计算非常相似,其区别在于池化区域重叠,因此一个单元可以从多个区域中抽取梯度。
Fast R-CNN还在神经网络训练中增加了边界框回归。因此网络中有两个头部:分类头部和边界框回归头部。多任务目标是Fast R-CNN的一个显著特点,因为它不再需要单独训练网络来分类和定位。CNN的端到端学习减少了整体训练时间,并且其准确性比SPP网络高。

目前软件测试行业北京占了近四分之一 (24%), 北上广超过一半(56.14%),而深圳远远超过广州。同是自辖市,天津、重庆与北京、上海的距离很大。在软件研发领域,天津、重庆明显落后于成都、杭州、西安,甚至可能落后于福州、厦门、合肥。
有专职测试人员的公司,上次 剧透:国内软件测试现状调查 的结果是 94.81% ,这次 94.4%,数据基本稳定。虽然参与填写问卷的人绝大多数是测试人员75%,特定查了填写“技术管理、项目管理

·······································································

华为滨海新区软件开发云基地正式启用 ,加速“天津智港”建设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在科技迭代频繁的今天,新技术的升级与应用,也在不断更新着城市生态和商业环境的发展进程。11月26日,“天津·选择不凡 华为云城市峰会2019”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世茂希尔顿酒店举办。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主任王国良、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启阁、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夏青林等相关领导、产业界代表见证下,华为滨海新区软件开发云基地正式启用、生态城智能产业项目集中落地签约。华为云在天津智慧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成果逐一显现,这也预示着,5G+云+AI在城市发展、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政企智能化转型升级正当其时。


积极布局新产业,全面参与“智慧天津”建设

自华为云入驻天津开展智慧生态建设以来,已经在城市智慧新产业布局上取得显著成果。

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

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在峰会上表示,华为已与天津市政府、天津市网信办、滨海新区政府、中新天津生态城、泰达、河北工业大学等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华为软件开发云已经服务滨海新区内300余家企业及高校,助力区内企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培养;华为城市产业云正在承载政府网格化平台、海博馆观众预约等平台,助力区内高科技产业发展。可以说,华为云已经参与到天津生态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在各个领域的智慧升级转型过程中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洪方明表示,“未来华为在天津仍将持续积极布局新产业,如人工智能、智能网联、5G等,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面参与‘智慧天津’建设”。

对于华为云在天津智慧城市生态建设中的贡献和成果,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发展局局长王喆也给予了充分肯定。王喆表示,“在华为云的技术使能下,我们不断升级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居住环境和营商环境,努力把生态城建设成繁荣宜居的智慧新城,打造成拥抱全球创新企业的实验室,这也是对中国未来城市建设的一次创新探索。”

着力智慧产业人才培养,推动智慧产业发展

城市智慧生态建设的背后,是一幅智慧产业快速发展的图景。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党委委员、中北天软创业学院院长张建勇在会上介绍了“华为软件开发云助力ICT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详细情况。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在2018年12月正式开通华为软件开发云服务,从项目创建、成员配置、代码管理、流水线、项目部署发布等,全面使用华为软件开发云DevOps全流程。目前已形成开放式、多高校、多企业、多层次、智能化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可以让学生可视化地体会任务划分、分工协作、代码整合、部署发布,使得实践教学指导效率更高、规范性更强。在未来,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将在华为云的技术支持下,为城市智慧生态建设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推动智慧产业持续发展升级。

作为天津智慧产业中的先行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检测认证事业部软件测评中心总经理董长青也表示,通过华为云解决方案,中汽中心检测认证事业部实现了应用的快速部署以及弹性、灵活、高效、高可用的IaaS和PaaS服务。在未来,中汽中心将和华为云继续深度合作,基于华为云稳定可靠的IaaS/PaaS服务、及强大算力和丰富算法,实现快速满足业务的横向扩展。

迎接5G+云+AI时代竞争,

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当时

产业智能化转型趋势日渐明朗,各行业细分领域也面临着一条新的赛道:企业上云,量身构建数字化管理、运营生态,成为未来竞争格局下的新起点。

用友网络空间股份有限公司U8 Cloud事业部副总经理王海涛认为,企业上云势不可挡。结合当下企业上云的整体需求,用友云和华为云为不同企业数字化转型给出U8 cloud、友空间、营销服务、税务服务等多种产品方案。比如U8 cloud,是为成长型、创新型企业提供的企业级云ERP整体解决方案,全面支持多组织业务协同、营销创新、智能财务、人力服务,可实现企业互联网资源连接、共享、协同,赋能成长型企业高速发展、云化创新。另外还有针对大中型企业营销服务、税务服务提供的不同产品,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全方位护航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平稳过渡。

软件开发云是华为云的业务高地,在此次峰会上,华为云还为华为软件开发云优秀合作伙伴进行了颁奖仪式。其中,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天津神州浩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博和利统计大数据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和单位获得“华为软件开发云最佳用户奖 ”,同时60家企业和单位获得了“华为软件开发云优秀用户奖”。据悉,华为滨海创新中心自2018年8月落地滨海新区以来,华为软件开发云已经服务区内300余家企业及高校,同时,企业及高校也积极参与各种线上线下的技术交流活动、数字化转型相关产业调研,高度认可华为价值,他们是滨海新区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实践者,也是华为云的优秀合作伙伴。

华为软件开发云最佳用户奖颁奖仪式

事实上,从中新天津生态城、泰达,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宜科电子、杰科生物、一汽丰田等大型企业;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到云账户、天津公交易通、未来电视等公司,华为云已经获得了大量政企的青睐。同时,借助华为云专业的技术、方案支持,这些合作政企单位也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中不断提速,与华为云共同展开一张智慧生态建设的恢弘画卷。

在技术红利时代下,华为云与它的伙伴们将如何绘制这场智慧图景,值得期待。


  • 发表于 2020-11-22 02:59
  • 阅读 ( 739 )
  • 分类:软件测评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