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贝氏体(Bainite)?

贝氏体是钢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微观结构结晶图案。它是以美国冶金学家埃德加·C·贝恩命名的,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从事钢的合金化和热处理工作。贝氏体是奥氏体快速冷却时形成的。奥氏体是一种同素异形体,或...
贝氏体是钢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微观结构结晶图案。它是以美国冶金学家埃德加·C·贝恩命名的,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从事钢的合金化和热处理工作。贝氏体是奥氏体快速冷却时形成的。奥氏体是一种同素异形体,或已知的铁的形式作为伽马铁,当温度在1670°到2552°F(910°到1400°C)之间时,它含有碳和立方晶格结构。科学家用烧杯必须存在两种独特的温度条件才能形成贝氏体组织。奥氏体必须足够快地冷却,以防止珠光体的形成珠光体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钢中的一种交替层状结构,当钢缓慢冷却并降至1341华氏度(727摄氏度)以下时,就会形成珠光体。奥氏体的冷却也必须延迟足够长的时间,以防止马氏体的形成。马氏体是奥氏体的产生。如果正确地处理奥氏体,形成贝氏体钢,它会显示出珠光体和马氏体的一些特征。它具有马氏体的一些极端硬度,以及珠光体的坚韧结构。贝氏体的微观结构包括铁素体,如珠光体,还有渗碳体的微小分散。贝氏体钢品种因其独特的抗蠕变性能而被纳入发电行业。与其他类型的钢相比,它们在应力下变形的可能性更小。通过将钢与铬和钼合金化以提高硬度,可以提高这种质量贝氏体钢制造的另一个变化是向其注入非金属颗粒,从而产生更无序的微观结构这被称为形核贝氏体,或针状铁素体,它比传统的贝氏体具有更大的偏转裂纹的能力。用于承受频繁应力的大型结构应用中,例如石油钻塔和桥梁。生产的贝氏体钢类型的变化通常分为上贝氏体或下贝氏体。上限是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在1,022°到752°F(550°到400°C),类似于一种称为魏氏铁素体的钢。下贝氏体钢在752°到482°F(400°到250°C)的温度冷却水平下生产,在这里它类似于针状形态。虽然下贝氏体不是专门的形核贝氏体,它在成分上介于上贝氏体和马氏体之间。
  • 发表于 2020-09-18 01:07
  • 阅读 ( 2149 )
  • 分类:科学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