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市值计价会计的根源在于始于19世纪的期货交易市场按市值计价会计的根源在于始于19世纪的期货交易市场,期货交易者买卖的是尚未实际发生的事情,例如春季作物收成,资产的"账面价值"将是出售时合同约定的价格。然而,当资产按市价计价时,它的价值将以立即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时发生的情况为基础根据市场的状况,按市值计价的会计会造成这样一种情况,即某人的钱似乎比他或她实际拥有的多,或少,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采用按市值计价会计的公司按市值计价会计的优点是人们可以在不实际产生损益的情况下公布损益,这可以用来减轻税负,或者向投资者推销一家公司。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假定当前市场反映了某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事实上,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公司可能会高价买入证券,比如说,在一段下跌的低谷期坚持持有,直到后来才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在200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中,几位经济学家认为,按市值计价的会计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银行被迫减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贷款等资产,它们的"价值"在投资者眼中似乎在下降,引发了恐慌。如果没有采用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做法,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做法行不通银行或许能幸免于难,因为它们不会被迫在季度报告中大幅减记其价值。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