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产品会使猫中毒?对,但不全对

近日,一则关于“驱蚊产品对猫有毒性”的小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很多铲屎官看完拼命点头:“对对,自从知道了这个,我都不敢点蚊香,快被蚊子吸干了!”更多铲屎官惊慌失措:“怎么办,我刚知道!我家主子会不会已经中毒了?”

别慌,快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有毒,也要分剧毒和微毒

那则小视频是这么介绍的:“菊酯类化合物驱蚊效果好,价格低廉,是大多数驱蚊产品的主要成分。菊酯类化合物有一定毒性,但人体肝脏能将其分解后排出体外,而猫没有代谢菊酯类化合物的能力,毒素会在猫体内不断累积,久而久之会损伤其脑部神经,引发器官衰竭,严重则可导致死亡,幼猫也可能急性中毒。驱蚊花露水、驱蚊液里的避蚊胺,对猫来说也是有毒的,应避免让它们接触到。”

这些内容是正确的,但对于菊酯类化合物的毒性描述得很详细,对避蚊胺的毒性却含糊其辞了,导致很多养猫人过度恐慌。

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猫,菊酯类化合物的毒性都要强于避蚊胺。菊酯类化合物通常用于盘式蚊香、电蚊香液、电蚊香片和杀虫喷雾剂产品中,这些产品并不直接与人体接触,因此只要按照说明使用,并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而避蚊胺则常用于直接喷洒、涂抹在皮肤或衣物上的驱蚊液、驱蚊花露水中,是可以直接与人体接触的,美国儿科医师协会认为2月龄以上的婴儿就可以使用避蚊胺浓度低于30%的驱蚊产品。

对于猫而言,菊酯类化合物可能造成急性中毒,甚至危及性命,还会在体内积蓄无法排出而造成慢性中毒,但避蚊胺的毒性则要低很多。

猫吸入或舔食少量含有避蚊胺的驱蚊产品,通常不会产生什么症状,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评定避蚊胺(即DEET)为“对哺乳动物几乎无毒”,并认为它可以给猫使用。

(EPA官方文件Reregistration Eligibility Decision - DEET [1] 的截图)

实际上,查阅一些提到避蚊胺对猫有毒的文献就能发现,讲述的多数是“氰戊菊酯和避蚊胺联用造成猫中毒(氰戊菊酯就是一种菊酯类化合物)”[2, 3, 4],还有一些文献中提到“在伴侣动物中,很少有避蚊胺造成的中毒发生”、“动物避蚊胺中毒的报告很少见”和“动物避蚊胺中毒的症状持续时间不长”[5, 6]。文献中也提到,猫咪直接口服避蚊胺产品达到最少约1毫升/千克体重时,开始出现一些症状,口服量达到40~80毫升/千克体重时将致死[5],一瓶驱蚊花露水的容量通常在100~200毫升之间,猫咪喝下小半瓶花露水这种事大概并不容易发生。

(康奈尔大学的一个介绍避蚊胺的网页 [2])

(文献示例)

当然,这只说明避蚊胺毒性不强,并不是说避蚊胺就安全无毒。如果猫咪并没有直接啃咬花露水瓶子,而是仅仅接触少量的话,并不会中毒。

由此可见,如果以前曾经按照正常使用量喷涂驱蚊花露水,被喵星人吸入或舔食微量的话,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如果能做到在以后尽量避免,也是很好的。



驱蚊,怎么做才不伤猫?

对于解决的办法,小视频中这样说:“使用驱蚊产品时,就关紧卧室的房门不让猫进屋,早晨起床后先开窗通风再开门;摸过驱蚊产品后,要先洗手再撸猫。”

这解决办法有点不够完美——关紧房门点蚊香,烟雾对人体健康也不利呀!有铲屎官表示自家主子死活要上床一起睡,或者门缝很大关不紧;喷了驱蚊花露水,洗了手,身上的花露水还是在……怎么办?真的只能挨咬了?


当然不!毕竟蚊子叮咬除了恼人的瘙痒之外,还有传播脑炎等疾病的风险,除了蚊香、电蚊香液、驱蚊花露水,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办法来对付蚊子,完全没必要为了家里的喵星人就硬生生地扛着蚊子咬啊!

物理防蚊,真正做到完全无毒

首先,纱窗应该是养猫家庭必备的,除了隔绝恼人的苍蝇和蚊子,还能避免擅长飞檐走壁的喵星人走失,或是因扑咬窗台上停留的野鸟而感染寄生虫等病原体。

然后再买一把电蚊拍,随时击落入侵的蚊子。因为电蚊拍需要按下按钮才会通电,喵星人即使从上面踩过去也并不会被电到。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家里不要有积水,蚊子在水里产卵繁殖,通常只需要几十毫升的水就能够生出一大堆蚊子来。容易有积水的地方一定要每天清理,例如洗碗槽、花盆下面的托盘、饮水机的接水槽、洗拖把的水桶等,不过无需担心抽水马桶里的水,因为那里每天都要冲水很多次,孑孓在长成蚊子之前,早就被冲走了。

做到了这几点,家里的蚊子应该不会太多,在家时不涂抹驱蚊花露水也可以。外出时可以将花露水放在包里,出门再涂抹,回家后及时洗澡换衣服,就完全不必担心喵星人中毒了。

不过,利用昆虫趋光性进行诱捕的那种紫外灭虫灯,对蚊子的杀灭效果并不理想,可能是因为蚊子更多地受二氧化碳、温度、气味等因素而非光线的吸引,所以很多蚊子被吸引过去后只是在附近打转,并不会靠近能令它们丧命的电网。而且灭虫灯需要持续通电,还会发出吸引猫咪前去一探究竟的电流声,对于猫来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并不建议使用。


化学驱蚊,注意看清产品成分

我们肝脏中有一种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酶),能够将很多化合物代谢排出体外,是重要的解毒酶。如果一下子吸入太多菊酯类化合物,超出了肝脏的解毒能力,我们人也是要被毒倒的,之前也发生过一家五口关门点20盘蚊香睡觉,全家一起中毒的事件。

猫体内的UGT酶活性极低,导致对很多化合物更为敏感,摄入很少的量就可能中毒,或者由于无法排出而造成慢性中毒。所以,对于养猫家庭,菊酯类化合物确实是应该能免则免的

值得一提的是,狗对菊酯类化合物有一定的代谢能力,所以犬用的除虫喷剂、灭蚤项圈等很可能使用低浓度的这些成分,如果拿来给猫用,或者家里的猫狗经常一起玩耍,可能就会导致猫咪中毒。


还有一些精油类的驱蚊产品,但其主要成分例如柠檬桉叶油和香茅精油,对猫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美国动物保护协会ASPCA认为柠檬桉叶油对猫有毒 [7],而且绝大多数猫也很讨厌这些精油的气味,所以也不建议使用。

而避蚊胺,如前面所说,少量使用还是可以的。所以可以看清楚配方,选择购买只含有低浓度避蚊胺,而不含有其他驱蚊成分的产品。

另外,大名鼎鼎的不伤猫咪身体的致幻剂“猫薄荷”,也就是荆芥,也具有一定的驱蚊作用[8, 9]。虽然驱蚊效果算不上出类拔萃,对猫却是安全无害的。如果你家的猫正好对荆芥不太敏感,不妨选择它来驱蚊,但如果你家猫恰好是“猫薄荷敏感体质”,还是三思吧,小心蚊子还没跑,主子先嗨得停不下来了哟。


【参考资料】

1. EPA: Reregistration Eligibility Decision (RED) DEET

https://www3.epa.gov/pesticides/chem_search/reg_actions/reregistration/fs_PC-080301_1-Apr-98.pdf

2. 

3. Dorman DC, BuckWB, Trammel HL, Jones RD, Beasley VR. Fenvalerate/N,N-diethyl-m-toluamide (Deet) toxicosis in two cats. J Am Vet Med Assoc. 1990 Jan 1; 196(1):100-2.

4. Mount ME, MollerG, Cook J, Holstege DM, Richardson ER, Ardans A. Clinical illness associated with a commercial tick and flea product in dogs and cats. Vet Hum Toxicol. 1991 Feb; 33(1):19-27.

5. Dorman DC. Diethyltoluamide(DEET) insect repellent toxicosis. Vet Clin North Am Small Anim Pract. 1990 Mar; 20(2):387-91.

6. Gwaltney-Brant S. Insecticides and Molluscicides. Clinical Veterinary Toxicology. K.H. Plumlee(Ed). Mosby, St Louis (MO); 2004: pp 177-192.

7. https://www.aspca.org/pet-care/animal-poison-control/toxic-and-non-toxic-plants/eucalyptus

8. 王争艳, 莫建初, 侯建军,等. 5种植物粗提液对淡色库蚊的驱避效果[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7, 18(1):24-25.

9. 郝蕙玲, 邓晓军, 杜家纬. 猫薄荷精油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对白纹伊蚊、淡色库蚊的驱避活性[J]. 昆虫学报, 2006, 49(3):533-537.

  • 发表于 2017-08-30 00:00
  • 阅读 ( 78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