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苗呼之欲出?你可能看到了假新闻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缪子文化 夏至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这两天艾滋病又上了一回头条。起因是,强生公司在7月24日的第九届国际艾滋病协会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一项名为APPROACH(本意为“接近”)的已经进行了1期和2a期临床试验的艾滋病疫苗研究。

艾滋病疫苗并不是第一次看到了,关键在于,他们给出的数字太耀眼:100% (疫苗在健康受试者体内成功诱导HIV抗体应答的比例)和94%(临床前实验中降低的单次暴露感染风险)。这两个数字并非夸大其词,也确实意味着艾滋病疫苗研究又取得了巨大进展。

但是先别忙着激动,如果你真正地理解了这两个数字背后的意义,就知道艾滋病疫苗虽然是向前迈了一步,却远没有到离我们咫尺之遥的地方。

一位卫生保健中心的工作者正在注射疫苗。(来源:HIVVaccine Trials Network)

这两个数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些新闻报道说:“志愿者对HIV疫苗耐受性良好,并且100%产生了对抗HIV的抗体。”这句话是强生公司主页发布的新闻稿直译,其本身并没有任何错误。然而,如果将“产生抗体”等同于“起到保护作用”,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产生了抗体却没有足够保护作用的情况至少有以下三种:

1.抗体效价不够,不足以抵御艾滋病毒的侵袭。

医学上,用抗体效价来评估抗体与抗原有效结合的程度,即抗体的作用力。艾滋病的病原体HIV是可以感染人类CD4 T细胞并在其中繁殖的病毒。抗体的产生,虽然有助于识别体内游离的病毒或是被感染的T细胞,并引导其他免疫细胞去攻击消灭它们,但是如果抗体的浓度太低,或者引起的反应太弱,就很有可能在病毒进入人体后无力抵御,从而放任病毒在人体内侵袭繁殖。

2.抗体效价无法维持足够长的时间

在接种疫苗之后,不能在体内长期存留的免疫原,是无法持续地刺激免疫系统的。一些利用灭活病原体或者病原体成分作为免疫原的疫苗,随着接种时间的远去,体内的抗体浓度也越来越低。如果抗体效价低于阈值,就无法起到防护作用。

而我们都知道,艾滋病毒感染人体之后,发病之前是有一定潜伏期的。在潜伏期中,感染者虽然自身没有察觉带毒,但是却可以传染给其他人。因此,艾滋病的特点是高危人群会长期暴露在艾滋病感染风险之下。

如果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在很短时间内维持对人体的保护作用,那么,这样的疫苗并不能成为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3.抗体无法识别的病毒亚种感染人类

30多年来,许多科学家致力于制造艾滋病疫苗,却屡屡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HIV病毒的变异速度远远超出疫苗的开发速度。时至今日,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流行着许多不同亚型的HIV病毒。此次强生公司研发的疫苗,就是用多种HIV亚型的抗原联合体进行免疫,以达到诱导能够识别不同亚型HIV的抗体。

然而,HIV病毒最擅长摇身一变,逃过现有抗体的法眼继续兴风作浪。如果艾滋病疫苗不能诱导以不变应万变的免疫反应,那么在抗艾战争中只能匆匆打个酱油。

“艾滋病毒研发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病毒的多样性。”世界著名研究机构BIDMC病毒和疫苗研究中心主任Daniel Barouch如是说。

另一个容易被误解的结论就是,此种疫苗在临床前实验中将单次暴露感染风险降低了94%。有些新闻直接将这个数据解读为,在人体内的效果,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所谓临床前试验,是指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或是动物体内实验来研究药物的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等特征,离临床试验还很远,离上市普及使用就更远。而此次的94%,就是在猴子体内的实验效果。然而猴子与人毕竟不同,无法被真正的HIV感染,所以在实验中用来感染猴子的病毒是一种被改造过的病毒——SHIV(simia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然而,SHIV毕竟不能完全预测HIV在人体内感染的方方面面。具体效果如何,还要看各期的临床试验。

艾滋病毒(图片:Ian Cuming/Getty)

强生公司的此项研究也确实给出了临床1期和2a期的实验效果,其结论就是,接种疫苗的受试者耐受性良好,并且100%产生了能够识别HIV的抗体。此次发布的1/2a期临床试验数据为接下来的临床试验提供了大力支持。

研究者在报告中表示,此种疫苗的进一步临床试验已在计划中,预计将于2017年底到2018年初,在南非的2600名HIV阴性女性中开展。

其实,进入到临床试验的艾滋病疫苗并非绝无仅有。

日前,正在南非进行的HVTN702就是一项有5400名18到35岁青年男女参与的艾滋病疫苗有效性实验。艾滋病疫苗实验“扎堆般地选在南非是因为,南非每天都有1000多人被诊断出患上艾滋病。HVTN702受试者将在1年多的时间内接受5次接种,然后在接下来的2年内进行追踪观察,其结果将于2020年公布。

HVTN702的试验是基于2009年于泰国进行的由同一个开发机构展开的,名为RV144的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RV144的结果显示,它所测试的疫苗在免疫后3.5年内,对于预防艾滋病感染有31%的有效性。即便是很有限的保护力也会好过没有保护,这也是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得以大力推行的原因之一。

2016年7月18日,在第21届世界艾滋病论坛召开之初,南非德班进行的积极游行。此时即将在南非展开的HVTN702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已经在计划之中。(来源: VOAnews)

挖了这么多艾滋病疫苗的历史,你是不是也终于明白了距离真正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上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其实不单单是预防,就治疗方面,现代医学也没有研究出哪怕一种能够治愈艾滋病的疗法来。唯一一例痊愈的艾滋病例是著名的“柏林病人”,但并不是人人都有他的好运气。所以现阶段来说,最好的预防艾滋通过性传播的手段依然是物理隔离——安!全!套!

安!全!套!

安!全!套!

(来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在未感染HIV的情况下,如果预知自己有暴露于HIV病毒的危险,或者在暴露后非常短的时间内,可以服用暴露前阻断药PrEP(pre-exposure prophylaxis)和暴露后阻断药PEP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来防止被HIV感染。对于一部分预知自己有HIV暴露危险的人,比如HIV患者的伴侣,PrEP能够成为他们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

而对于那些不慎暴露于HIV的人,例如,为艾滋病患者手术中受了伤的医生,PEP的存在给了他们一个抢救自己的机会。然而,由于PrPE和PEP的价格十分昂贵并且有非常大的副作用,坚持服用需要超常的毅力,并且其阻断效率也并不能达到100%,因此其应用也受到很大限制。

文章的最后,再次提醒每个人,想要免于艾滋病感染,必须杜绝高危性行为,请大家千万要用大脑而不是下半身来支配自己的人生。

(来源:NIH)

参考文献

1.https://www.jnj.com/media-center/press-releases/investigational-hiv-vaccine-regimen-shows-encouraging-results-in-non-human-primates

2.https://www.nih.gov/news-events/news-releases/experimental-hiv-vaccine-regimen-well-tolerated-elicits-immune-responses

3.https://www.niaid.nih.gov/news-events/first-new-hiv-vaccine-efficacy-study-seven-years-has-begun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7-08-14 00:00
  • 阅读 ( 66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