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抑郁症自杀率是西方国家3倍,你是易感人群么?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SELF格致论道讲坛

导语:世界上约16%的人正遭受着抑郁症的折磨,在中国每年有30万人自杀,其中抑郁症是最主要的原因,留守儿童、育龄期女性、老年期男性都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抑郁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包爱民教授在SELF讲坛的舞台上,分享了抑郁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并且提倡建立中国人自己的人脑库,为抑郁症人脑研究助力,为子孙后代带来健康。

---嘉宾介绍---

包爱民

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

以下内容由包爱民演讲精编而成:

我每天都很郁闷,我是得了抑郁症吗?

抑郁症是脑部疾病,由于科学发展的限制,目前医生都是根据病患的症状做临床诊断。抑郁症有九大症状,包括负罪感、抑郁情绪、缺乏能量、体重减轻、快感缺失、精神运动性障碍、无法集中注意力、睡眠障碍、有自杀念头。

当这个病人去看病的时候,在九个症状里要达到五个及以上,而持续两周,就会被诊断为抑郁症。这五种以上症状的组合可能很多病人并不一样,大家虽然都得了一种病叫做抑郁症,但是大家发病的脑区不同,或者是里面的分子改变,导致这些症状的组合可以不一样。

我每天都活力满满,怎么可能是抑郁症?

包爱民教授提到,抑郁症有不同的类型,如产后抑郁、围绝经期抑郁、冬季抑郁等等,都是抑郁症的亚型。有一个常见的类型叫做躁狂抑郁症,也叫双向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病人是在抑郁的症状之上出现躁狂状态,躁狂状态是什么样的状态?就是病人感觉洋洋得意,自我感觉非常地好,好于众人。

躁狂抑郁症患者也可以忙忙碌碌地工作,他的创造力、精力很旺盛,很少需要睡眠时间。比如著名的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他罹患双向障碍,他的作品反映了他的情绪和病情。

当他处于抑郁状态时甚至企图自杀时,一年只有几部作品或者产出为零;当他进入躁狂时期,他的作品数量就会急增。躁狂抑郁症会使患者在躁狂与抑郁之间反复循环,并且频率逐渐地增加,周期缩短。最后,舒曼1856年绝食,死在医院里。

我国抑郁症自杀率是西方发达国家的3倍脑部疾病不应被污名化

抑郁症的终身发病率高达10%—15%,它是所有疾病中自杀率最高的一个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的第二大疾病杀手。

在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达八千万,如果根据中国的人口数量分析,相比世界的16%,这个数字似乎不足为患。是中国的政府和医生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得更好吗?辨别得更清楚吗?包爱民教授给出了否定答案。

我国的年自杀率达到30万人,这个数字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三倍,这是抑郁症病人没有得到很好的诊治造成的。抑郁症在中国被严重地污名化,“精神病”“神经病”在我国都是骂人的话,但事实上,抑郁症只是一种脑部疾病,不应该被污名化,是脑这个器官像肝脏肾脏一样生病了而已,抑郁症患者应该像看其他病那样的及早重视,及早地去找医生去治疗。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

包爱民教授分享了目前对抑郁症病因的发现,首先抑郁症是具有遗传性的,如果在一个家族里,跟你有血缘关系的人罹患了抑郁症,那么你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因子就会增加。美国的阿米什人的人群调查可以看出这个结论,图片上显示了他的家谱分析,这黑颜色标记的都是这个家族中的抑郁症患者。

童年期或者幼儿期遭受的创伤,比如说忽略、性虐待、身体虐待,战争、地震等也可能导致个体在成年后更容易发生抑郁症。

童年期忽略在我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农民工进城打工,把自己的子女丢在家乡,如果丢在家乡的孩子,没有得到来自其他亲属的关爱,及时给予教育去激发刺激他们的大脑的话,等他们进入成年期,抑郁症发病率就会增加。

另外抑郁症的发病和年龄和性别之间也有关系,在儿童期的抑郁症里,男女没有明确性别差异,但是进入育龄期——女性月经期开始到绝经期前这一段具有生殖能力的时期,育龄期的女性和同年龄阶段的男性相比,抑郁症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这种性别差异进入老年期逐渐消失。

如何治疗抑郁症?

包爱民教授分享了四种抑郁症治疗方法。第一种是抗抑郁症药物,第二种是认知疗法,也叫心理分析,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为你做心理辅导。第三种叫经颅磁刺激,运用一个外加磁场,改变大脑内部神经环路的运作。第四种是光线治疗,在眼睛后面有一个脑部核团,它是我们的生物钟,在抑郁症中它功能紊乱,运用特殊的治疗灯或者日光照射你的眼睛,用光照重置这个生物钟,可以改善症状。

不过包爱民教授提到,这些治疗方法仅对部分患者有效,为什么呢?包爱民教授以中国高铁地图为例,生动地说明了原因。我们大脑里有一千亿个神经元,神经元被神经纤维联系起来,神经纤维在我们脑中缠绕了十万公里,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比高铁地图复杂千亿倍。

高铁地图上有些是枢纽站,比如上海站,假设上海站出了问题,这就不是它自己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枢纽,它会使得所有跟它这相关的脑区都发生问题,而此刻若是你去修整北京站,这是无效的,倒过来也是这样。而且每位罹患抑郁症的患者的脑内,发生问题的“站点”可以不一样,这让抑郁症研究与治疗难上加难。

建立中国自己的人脑库,为后代带来健康

神经科学、脑科学的知识发展到今天,基于科学家对动物细胞功能、分子之间作用机制的观察,可以推测出,有一些疾病发生在哪。但是高级灵长类动物的智能、情感,用其他动物难以深入研究。

比如说啮齿类动物的鼠,它害怕、快乐、极度快乐的表情是一样的,或者说它没有表情。还有人脑中抑郁症发生的经历、基因、年龄和性别之间的互作、幼年期的经历,这些因素组合起来,很难在一个动物脑上反映出整个病程,

除去动物脑,是否可以用人脑观察呢?现在医学家、神经科学家、工程学家和物理学家,已经发明出了越来越精密的脑影像技术,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抑郁症的人脑哪些脑区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局限性在于它无法看到分子层面,无法看到具体的化合物改变。

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包爱民教授提倡建立人脑库,也叫人脑组织库、Brain bank,听上去像脑银行。人脑库的目的不仅仅是收集展示大脑,而是收集好每个个体去世后向脑库所捐献的大脑,建立一个系统的储存和诊断,然后发送给神经科学家去研究,比如说去研究有抑郁症的大脑,同时用没有得抑郁症甚至没有得任何脑部疾病的大脑做对照。

脑库的具体工作分三个部分:一是宣传动员,把这个需求告诉民众,让民众理解脑研究样本的需求,不断地沟通,生前做好登记,在去世后捐献大脑,脑库有工作人员做好分切,根据科学家不同的研究目标,将不同的大脑部分,例如海马体、前额叶等不同部分储存好。

第二部分是做好神经病理诊断,神经病理学家会用自己的肉眼,在大体上,以及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这个大脑,做出最后的诊断,这个诊断往往可以纠正生前的误诊,比如生前你以为自己得了抑郁症,实际上最后发现你罹患的是老年痴呆等其他脑部疾病,你的大脑的最后诊断就不是抑郁症而是老年痴呆等。

第三部分是最重要的,要以动力化、积极的方式向科研人员发送研究标本,这些科研人员是有资质的,有研究基础的,他们所设计的研究的方案是合理可行的,他们的预期研究结果可能会对征服抑郁症有效,只有这样的科研人员才能够获得珍贵的礼物——大脑,去进行研究。

西方国家建立人脑库比中国早了25—30年,这和民众的教育、理解以及传统习俗有关,近年来,随着科学普及、教育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对于遗体捐献、器官捐献的宣传和支持,人们正在改变观念,包爱民教授相信,通过教育、倡导,通过国际科学合作,虽然中国脑库建的晚,但是将来的规模,所含有的标本量是最好的。因此最有可能为神经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助力,为尽早征服抑郁症这个病魔助力。

建立人脑库的过程在包爱民教授看来,是一个让我们大脑重生的过程,捐献这项行为可能对已经去世的本人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你的大脑能够被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就会为子孙后代的健康、幸福带来希望

  • 发表于 2017-07-31 00:00
  • 阅读 ( 76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