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人们用兵器档箭,真的可以吗?

弓,是古代战场上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更是古代最有效的两种单兵远程武器之一(另一种是弩)。

宋代武学家华岳在《翠微先生北征录》中说:“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明代博物学家谢肇淛在《五杂俎》中也记载,十八般兵器第一为弓。

从实际运用上看,中国古代弓的装备率也非常高,唐代大多士兵都有一张弓,宋代的三叠阵里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弓手,明代虽然出现了火器,但是军队中依然有半数以上的士兵装备弓箭。

上图:明代《射雉图》局部

可见对于冷兵器时代的中国来说,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有攻必有防,世界上不存在无敌的武器。那么,有哪些武器能够防得住弓箭的攻击呢?

防御手段,差不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防御,即利用武器进行格挡;一种是被动防御,即利用盾牌、铠甲进行防护。

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角色,在遇到弓箭攻击的时候,往往会快速挥舞旋转手中的武器,比如长棍、花枪之类,格挡飞来的箭。

然而从实际情况看,这种漫无目的的挥舞,能够挡住弓箭几乎是不可能的。古代的战弓力量较大,战箭的飞行速度大约为每秒40米到70米,而且因为箭比较重,所以在飞行的过程中不会损耗太多速度。而箭的长度大约在80到100公分。

上图:清代箭(上,箭羽已残)和日本箭(下),长度均为九十多厘米

这么一算,即使是以秒速40米飞行的100公分长箭,它飞过自身长度的时间也只有四十分之一秒,如果随机转圈的长棍能够百分百挡住这支箭,则至少要在二十分之一秒内完成一圈的旋转,也就是说其转速最少也得达到每秒钟二十圈。

每秒二十圈,这个转速已经大大的超过了人体的极限。这么说吧,这个转速是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螺旋桨转速的四倍,是一般运输直升机螺旋桨转速的十倍。

上图: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螺旋桨转速大约是每秒五圈

那么,如果对一支单独飞来的箭进行有针对性的格挡,能否防住袭来的箭呢?

有一位居合道大师, 名叫町井勋,在一个视频中,他能够用刀凌空劈开21米外射来的塑料bb弹,子弹的初速度大约是90米每秒。

这位大师也曾经表演过临空劈箭,也获得了成功。然而,目前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而且即便是町井勋大师,表演时的另一方也存在配合的情况,并不能完全代表战场上的实际情况。

至于其他所谓凌空劈箭的剑道表演,都存在弓未拉满、弓力很轻甚至直接将弓弦装反等等明显的“放水”行为。

而且,即使是能将箭劈开,也不等于能够防住箭的攻击。古代战弓射出的箭,动能大多接近100焦耳,其威力足以击穿普通铠甲。即使能够将箭劈开,箭的残件依然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足以击中目标并给予杀伤。

上图:町井勋大师的刀切断箭后,箭的前端依然大体保持原有的飞行轨迹

所以,对付弓箭的袭击,主动防御手段基本上是不靠谱的,只能靠被动防御手段。在古代,被动防御在古代有两种常见手段,一是铠甲,二是盾牌。

然而,能够防住弓箭的铠甲,也并不多。比如中世纪西方最常见的锁子甲,防箭性能就非常堪忧,即使是简陋的英格兰长弓,都能够轻松将其射穿。

在1346年的克雷西会战中,英国人以数千弓箭手对阵三万多法国军队(大量装备锁子甲)。最终英国人取得全胜,以阵亡一百多人的代价,杀敌近两万人。

上图:英国弓箭手形象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出现了板甲。早期板甲以一整块的熟铁锻造而成,并且有类似“倾斜装甲”的设计,其防御力比锁子甲先进了许多。到了十五世纪,钢制的板甲也开始普及,其防御效果更佳,基本上能够免疫英格兰长弓的射击了。

英格兰长弓毕竟只是单体木弓,其威力要逊色于东方的角弓,而且东方的箭也更加注重穿甲性能。韩国曾经复原过一批出土的钢制穿甲头,配上韩国传统的竹箭杆和筋角弓,可以轻松射穿五层1mm厚的铁板。

日本也做过类似的试验,用和弓配穿甲箭射击士兵的板甲和头盔,除了射击到板甲边缘的箭因为倾斜角度被弹开之外,其他的箭都成功穿透。

但是,韩国考古团队还做过一个试验,用同样的弓和箭去射东方传统的扎甲。扎甲是一片片小铁片编缀而成的铠甲,具有较好的活动性。令人感到吃惊的是,扎甲对箭则有较高的防御概率,因为很多箭打在扎甲上后,扎甲受到冲击,往后收缩,对箭起到了缓冲减速的效果,并且有一定的概率能够将箭弹开。

上图:箭射中扎甲后,扎甲往后收缩,对箭起到了减速的效果

上图:箭被弹开

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还得看具体的弓的拉力,箭的质量,射的距离、角度,以及甲胄的厚度等等因素。但是总的来说,用一些制作精良的铠甲,是可以对弓箭进行有效的防御的。

至于盾牌,那基本上就是弓箭克星。古代盾牌多由厚实的硬木制成,有的还带有倾斜角度,并且有蒙皮和金属加固。弓箭即使能够击穿厚木,也很难伤害到躲在盾牌后面的士兵。所以古代弓箭手军队遇见装备盾牌的部队,要么将他们围起来从多面同时射击,要么将弓对着天射,让箭从天而降,让盾手防不胜防。

上图:秦代盾(复原)

除了铠甲和盾牌之外,日本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防箭武器,叫母衣。这种武器将“以柔克刚”四个字发挥的淋漓尽致。母衣的构造非常更简单,就是个竹制的框架,蒙上一块精致的丝绸。多装备给精锐的骑兵,这些骑兵被称之为母衣众,他们将母衣背在背上。

上图:这些骑兵身后的一大坨红色便是母衣

母衣只有在骑兵躲避追兵的时候才会派上用场。母衣众们策马奔跑的时候,迎面呼呼地吹来风,将母衣吹得像个气球。这时候,如果有箭射在母衣上,蓬松的丝绸和空气会消耗掉箭的动能,让箭变得没有杀伤力。

上图:骑兵奔跑时,母衣被吹得像个气球

上图:箭射在松软的母衣上,力量被慢慢“卸掉”

不过,铠甲也好,盾牌也罢,包括日本的母衣,其本质都是防御性的武器。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在古代真要对付一群优质的弓箭手,最好的法子还是自己在准备好防御性武器的同时,自己也组建一支弓弩手的部队,才能保证自己不至于陷入被动。

注:本文投稿原创作者毛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 发表于 2017-07-19 00:00
  • 阅读 ( 120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