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所有逝者都入土,地球会不会变成大墓场?

清明是春节的反义词。

假如规定所有人只能在同一天扫墓,可以想象,清明会在中国造成比春节更壮丽的人口迁移——活人的城空得像死城,逝者之地密得像黑洞,挤地铁就算时空扭曲前热热身。而眼下的祭扫高峰期,也快差不多了。

有人在园内欲断魂,就有人在园外想心事:

·进化成型以来,这颗星球上曾经出现过多少人

·假如无论国王还是乞丐,都得安葬,都有一块小小的碑,这会占据地球表面多大面积?

·假如亲情永延绵,文明无劫难,太阳不爆炸,墓地岂不是越来越多?那么,地球在什么时候会变成一座插满墓碑的大坟场?

我们且从这些假设开始,简单查一查,算一算。

地球上总共出现过多少人?

这个问题不会有完全科学的答案,因为从大概公元前5万年现代智人登场开始算,99%的人类史毫无人口统计数据可考。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人口参考局(PRB)”是家私营但权威的人口统计机构。这里的人口学家Haub曾经在2011年非常谨慎地给出过一个“半科学”的答案:

上表假设从只有一男一女开始,基于联合国数据,以及考古、历史、人口等学科,考虑了寿命、弑婴、饥荒、瘟疫、气候等因素,最后“猜算”(都不是估算哦)出,截止2011年,曾经出生过的人口为:107602707791,也即1080亿。

此外,履历遍及北美名校的数理人口学先驱Keyfitz在1966年估算的结果是:690亿。夏威夷大学数学系教授Ramsey沿用前辈方法,在1999年估算的结果是:961亿。

后者比前面的1080亿少了不少,原因之一是Haub把古时的婴儿死亡数定得很高,换句话说,那1080亿曾经出现的人中,有很多殇子。

不妨大而化之地讲,地球上总共出现过的人,约有1000亿。

在电影《堕落天使》里,王家卫给李嘉欣拍过几个令宅男圣如佛的镜头。当时的背景歌中有句词,是一个1970年代以来在欧美流传颇广的人口话题:

“Now that the living outnumbers the dead.

(既然活人已经多过了死人。)”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纯属臆测——现在地球上活着的人,满打满算,也就是死过的人的7%左右。

若从前的逝者全部入土为安,会占据多少土地?

当然,谁都知道,因为社会习俗和个人际遇的不同,这1000亿人里,没有多少会入土为安,即使入了,占地面积的差别也会像金字塔、水晶棺和一抔黄土那么大。

所以,只是假设,假设众生平等,不论是关羽凯撒、李白荷马,都烧了,然后按照中国民政部对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的解释,埋葬骨灰的墓地占地面积不超过1平方米。

那么,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这样从古至今前仆后继地死去,能不能把地球死成一个坟场呢?我们的大地母亲,够不够包容她所有一视同仁的子民呢?

绰绰有余。

1000亿人,每人1平方,姑且众志成城,墓墓相连,一共是1000亿平方米。而我们知道,占地球表面29%的陆地,总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千米,也即1490000亿平方米。换句话说,5万年来此起彼伏的人类全部入土为安,所占面积也不足地球陆地的千分之一。

好吧,就算没几个人会去撒哈拉沙漠或南极冰川下安葬亲属(虽然这也很酷),参考世界银行(World Bank)数据,全球耕地或95%人类的活动区域所占陆地面积的比例都约10%。换句话说,即使是宜居土地,也还有九成九不会被已死的人类占据。

然而。

若未来的逝者也全部入土为安,地球会在哪一年变成大坟球?

然而,近几百年,人口疯长,尤以1950至1970年代为快,婴儿潮拖着死人浪,排山倒海拍在地球上。

参考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数据,2011年的全球死亡人数约5600万,预计2040年,更将升至8000万。

再往后呢?死人的浪啊,会不会遮天蔽日?

对太远的未来做人口预测并不科学,因为影响因素、可用模型都极多。不过,既然美国人口普查局提供免费的预测软件(census.gov/population/international),联合国人口司又建有精详的在线数据库(esa.un.org/unpd/wpp),我们干脆不做不休,继续开着脑洞,也来“猜算”一下。

输入2011年前后的一大篇人口数据,再加上个吓人的未来年份,最后把软件预测出的每年死亡人口累加起来,我们几经整理得到的结果表明:

假设世界和平,社会昌泰,医学无惊人进步,谁都能移民外星……等等等等吧,然后,就按照这样的速度去死,人类只要精诚团结地再死上1481年,到公元3498年,地球的陆地,从团泊洼到曼哈顿,从联合国到梵蒂冈,从西伯利亚冻土到珠穆朗玛巅峰,将漫山遍野,满坑满谷,像人类纪念陵园一样插满墓碑。

可以想象用直升飞机吊放最后一块墓碑的情景,那应该是属于地球自己的,上面刻着八个大字“八宝山星,永垂不朽”。

墓地危机?或八百万种安放骨灰的方法

诚然,以上推算前提不现实,数据也粗糙,只是开玩笑,可放眼全球人口爆棚的大型城市及其周边不成比例的墓园,它又可堪墓地危机的一个缩影。

本文无意评介关于“死不起”的百般世象和中西政策,不妨做个对比:参考北京市民政局数据,政府投入奖补大力推行的生态殡葬,在2013年被采用率不足10%。

而大洋彼岸,越来越多游客被迪士尼乐园的保安抓到,因为他们在鬼屋或者加勒比海盗之旅的船上扬洒骨灰,那正是逝者生前的钟爱之地(咳,也真够其他游客一大呛)。

著名殡葬网站“美国骨灰瓮在线(usurnsonline.com)”,为骨灰处理提供了一份相当齐全的清单,足足27种,多有服务商链接。除了你大概耳熟能详的,把骨灰种成树、做成首饰、放成烟花、塑成珊瑚、载上氢气球、射向外太空之类,你还可以把骨灰灌入沙漏,计算时间;压入黑胶,播放莉莉玛莲;羼入刺青墨水,在爱人身上纹下你的名字,人鬼不了永缠绵……

我们认为最好的一个,是“翘胡子品客薯片”的包装发明人Fred Baur,他把自己的骨灰放在最经典的薯片桶里,留给了孙子,还特别要求,要用“原味”那一款。

网站认为最酷的一个,来自滚石乐队的老炮Keith Richards,想想他除了弹吉他最擅长什么,你就知道他对敬爱的老父的骨灰是怎么做的了。

我们身上有亲人的基因,也许也有组成过他们的原子,就像曾属于我们和他们的原子,早已也必将离开我们,重聚在这星球上,握握手说:好久不见。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银河路16号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移动端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7-04-01 00:00
  • 阅读 ( 86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