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软件著作权申请全流程解决方案 如何办理软件著作权

概述: 软件著作权申请是一个保护创业者自身权益的合法行为,但是由于信息接触的不全面,导致部分原创软件并没有得到保护,本文将从软件著作权怎么申请、申请流程、申请需要的...

2020年软件著作权申请全流程解决方案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概述:软件著作权申请是一个保护创业者自身权益的合法行为,但是由于信息接触的不全面,导致部分原创软件并没有得到保护,本文将从软件著作权怎么申请、申请流程、申请需要的材料、申请时间等方面全面介绍软件著作权申请。

软件著作权好申请吗

软件著作权申请好申请还是难申请,其实是相对于个人操作还是机构操作的。如果是想通过自己操作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虽然是可以节省那么几百块钱的费用,但是却苦于没有经验和渠道,导致在申请登记的路上困难重重,搞到最后,时间过去了,证书还不能拿到手,所以,建议寻找一个专业的版权代理机构进行代理操作,这样可以省心省力轻松拿到软件著作权证书。

软件著作权申请流程

(1)填写软件基本信息采集表;

(2)提供部分源程序(电子版):您提供该软件的WORD电子版部分源程序;

(3)提供手册(电子版):根据软件的不同类型,需要您提供WORD版软件使用操作手册 或者 软件设计说明书 ;

(4)报送审查;

(5)版权中心复审:初审通过受理后审查31-35个工作日,约45-50天左右出审查结果并公告;

(6)公告发证;

申请软件著作权材料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九条规定, 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按要求填写的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2、软件的鉴别材料;

3、相关的证明文件。

第十一条规定,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的,应当提交以下主要证明文件:

(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身份证明;

(二)有著作权归属书面合同或者项目任务书的,应当提交合同或者项目任务书;

(三)经原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在原有软件上开发的软件,应当提交原著作权人的许可证明;

(四)权利继承人、受让人或者承受人,提交权利继承、受让或者承受的证明。

软件著作权申请时间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着作权法律的规定,对于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通过提交软件著作权登记,初审通过受理后审查31-35个工作日,约45-50天左右出审查结果并公告;但是在时间的选择上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证书的急慢程度选择加急或者非加急办理。

软件著作权申请加急时间可以分为5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15个工作日、20个工作日等;

如需了解软件著作权登记问题,请联系广州版权服务中心咨询。

·······································································

如何办理软件著作权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一、办理地点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南大街1号天桥艺术大厦A座 二、办理方式 1. 自行前往版权中心办理; 2. 邮寄办理; 3. 委托代理办理。 三、优缺点比较 1. 自行前往版权中心办理。优点:省钱,只需要官费210元。缺点:自2016年6月1日起实施预约登记后,抢不到号,排不上队,很难自行办理;而且资料要求比较多,容易被补证;如果要提前出证,按散户算,费用高,还不如委托代理办理划算。北京的企业或个人可以选择。 2. 邮寄办理。优点:省钱,只需要官费210元。缺点:时间过长,少则四五个月,多则半年,如果遇到补正,可能办不下来。北京以外的申请人可以选择,但不推荐。 3. 委托代理办理。优点:方便,快。缺点,费钱。如普通办理总共需要600元,加急6工作日的得2000多元。 四、所需资料 1. 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2. 源代码(开始结束各1600行共3200行); 3. 软件说明书; 4. 主体资料:自然人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由本人签名;企业的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事业单位的提供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国家机关的,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 五、备注 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 2. 参考依据: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官网(www.ccopyright.com.cn)。

···································^^····································


1、已登记软件的著作权发生转让、承受、质押、著作权人名称变更的,权利继受方办理著作权登记,合同当事人办理转让和专有许可合同登记,办理软件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以及变更或补充登记等申请,均需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概况查询,查询结果是办理上述登记申请的文件之一。 2、申请表应当在线打印,请勿擅自更改表格格式。 3、文档和源程序的页眉上应当标注该申请软件名称、版本号和页码,并应当与申请表中相应内容完全一致。 4、软件为升级版本的,应在申请表软件基本信息栏中的软件作品说明中,选择修改项并填写修改说明,前期版本已登记的应填写原登记号并提交原证书复印件。 5、软件著作权人如果是通过受让方式取得的,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方式有两种:a类--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即以受让方为申请人填写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b类—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合同登记证书”。即以转让方或受让方为申请人填写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和专有许可合同登记申请表”。 6、提交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并应加盖公章;应提交有效的自然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

···································^^····································


自己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的话是自受理日起60日内审查完成所受理的申请。但如果你是找的代理机构的话,一般代理机构会按照6-12个工作日,30-40工作日出证书的这种时限进行收费,具体的收费情况你可以度娘搜麦积去问下实际费用。

·······································································

教你学看钢筋图纸的巧妙方法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教你学看钢筋图纸的巧妙方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二、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三、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四、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五、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六、 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N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向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G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2根12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构造筋的意思!

       7没有标注N 的就是构造钢筋G,G是15D,N是LaE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

       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 
       2、箍筋
     (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第二节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6、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
       第一节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暗拄与墙身相平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端拄突出墙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中间层 无变截面 中间层 变截面 
       顶层 内墙 顶层 外墙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第二节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2、箍筋

       第三章柱 
       KZ钢筋的构造连接

       第一章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