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熊孩子怎么那么多?

在他所在社区的超市购物时,Deng总会看到一些小孩在超市里疯跑。这些小魔怪有时候会为了抢占巧克力山而发起一场战役,然后再测试一下自己从玩具区跑到熟食区的速度能不能超过博尔特。在小魔怪的后面,束手无策的年轻父母们大声吆喝着,并作出给他们各种经济制裁的威胁。在这些疯跑的小孩中,亚裔面孔要占到很高的比例。这并不是个充满了新移民的社区,生活在此的大部分是在附近大学工作的教师和研究者。其主要成员是美国主流白人人群,亚裔人口只占少数。

——崔鹏· 《为什么亚裔孩子更爱在超市疯跑》

-------------------------

< 为什么中国小孩成长地那么辛苦? >

作者 | 二扔

最近,二扔在看杂志的时候看到上面的这篇文章,颇有感想。亚裔小孩,在童年的时候似乎更加“活跃”,或者说是不受控。在中国,用大家经常耳闻得到的词汇来描述:熊孩子。尽管西方国家以个人主义盛行,不太束缚个人自由和表现,可是很奇怪,在公众区域看到的更多是乱跑的东方小孩。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东方小孩甚至说中国小孩,现在变得更活跃了?

然而不是这样的。中国大多数孩子成长在一个比较压抑的环境:从小被灌输不努力就会被超过的思想。从家长到小孩都看重每个努力带来的结果:考高分、升上重点学校、找到高薪工作……即使是学习一些课外的活动,比如钢琴、舞蹈、绘画等等,也是带着强烈的目标。大家热衷于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比赛,拿各种各样的比赛,希望通过这些外部的成绩来证明自己。在遇到做得不好的事情时,比如前文提到的在公众区域乱跑乱叫,影响他人,或是学习表现差时,中国小孩遇到的,不是理解和沟通,基本都是简单粗暴的阻止和拒绝,以达到最快纠正的目的。

然而,很少人关注,孩子真的开心,真的愿意接受服从吗?

另外,想再给大家看一段视频:一个日本幼儿园小朋友跳箱的视频:

http://www.iqiyi.com/w_19rszqt581.html#vfrm=2-3-0-1

这段视频描述了一个小朋友在尝试了跳箱多次仍然失败之后,在场的所有小朋友一直给他鼓励加油,没有人因为尝试过多次而对他失望或是露出不耐烦的态度。对比到国内的状态,不仅很难做到这样的反复激励,而且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嬉笑甚至嘲笑,似乎在旁观者看来,这很好笑。等待的时候,家长们也许赶着时间,小朋友们也许想看到的是厉害的小伙伴表演,老师们也许只关注优异的学生。大家都在赶着优秀,赶着对比。这时候如果有更厉害的小朋友上场,也许欢呼声和掌声就都是他的,留给失败的小朋友的,不是嘲笑声,就不错了。

所以,你说中国的小孩,是不是活的特别累?

深究背后,二扔想从几个角度来剖析这件事情:

首先是中国人口基数大,生存压力大。

包括日韩等一些东方国家,实则人口密度远远超出西方国家。中国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拥有10几亿人口,然而资源就这么多,机会也是有限,僧多粥少,相信很多人很难活的放松,往往居安思危。不难理解,家长们担心孩子们输了未来,所以,起跑线绝对也不能输。

其次,国内普遍文化水平稍显弱势,人群多缺乏自信。

也许很多人在这里会反驳我,身边不乏眉飞色舞自信满满的人。但是在这里我想描述的是一个群体的状态。目前压力非常大的生存环境,造成大家在工作生活中承受过大的负荷,担忧没有房、没有车、没有钱,许多人的认知水平停留在金钱战胜一切的方面。在文化水平稍弱的前提下,人们没有自信追逐非经济来源之外的东西,恐惧“玩物丧志”。于是如果小孩不爱读书,只爱打游戏,或是只爱画画,只爱跳舞,都会被视为不务正业,没有前途。

而再深入一些,这背后还与管理的问题息息相关。

儒家文化在中国盛行多年,其中涉及到的尊老爱幼,以长者为尊等一些观念,一直深入人心。在这个背景熏陶下的家长,通常具有尽责性高、情绪性高的特点。之所以把家长这个人群描述这样的大五特点,是因为家长们作为家中的长辈,承担养家糊口、教育下一代的重责。中国式家长往往非常努力去工作挣钱,希望给下一代更好的教育甚至留下大笔的遗产。而这份重大的责任感往往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容易焦虑、担忧、甚至容易在工作不顺的时候,回家对小孩发脾气。

同时,家长们多具有目标导向的特点。为了节约教育的时间成本,留出更多的时间工作打拼。家长们沿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粗暴地拒绝小孩各种要求,指挥小孩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甚至体罚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更别提前文中视频这样的环境,在小孩遇到挫折的时候,多激励他们,称赞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真切的动力,而不是压力。

为了节约时间,家长们很难真切地去与小孩沟通互动,了解小孩为什么到处乱跑,为什么闹脾气,为什么不喜欢学习……也不愿在耐心沟通之后,给小孩一些反馈。就像文中提到,西方的家长更加愿意用道理说服小孩子,为什么在公众场合乱跑,是不好的行为。

从表面上看,简单粗暴的干预和拒绝,让小孩恐惧害怕,似乎是最有效率的做法。然而,无论是小孩或是大人,每个人都会有逆反心理。如果对方不是真心接受你的观点和看法,在脱离束缚和压力的时候,他们就会故态复萌。然后又需要再度去纠正。于是,最省效率的做法,其实,效率最低。

分析了这么多,有没有发现,教育好小孩,跟在企业中管理你的员工,似乎也是如出一辙?

中国式领导往往是领跑型的领导。简单直接粗暴,以身作则;重视结果,不在乎过程;互动?更是少得可怜。无论是家长,或是公司的领导,往往对人的关注是远远不足的。而在企业中,人数一多,确实很难与家庭一样对小孩倾注更多的关注,那么使用一些科学的手段,比如大五人格职业测评等,对员工进行了解,帮助员工自我觉察,相信对改善领导管理的方式,会有很大的借鉴。


福利时间

如果没有做过大五的专业测评进行自我觉察,那可以先试试微测评,测一下自己在职场上是“什么型”。在大五人格微信后台回复 “职场型” 就可以做免费的微测评哟~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号“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作者:二扔

转载请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及作者

  • 发表于 2016-03-29 00:00
  • 阅读 ( 124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