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图灵测试,究竟是什么鬼?

知识点:图灵测试,是现代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在1950年提出的,想考量的问题是:机器能否思考。

图灵测试,如果你感觉这个词比较陌生,我们就先来解释一下:图灵测试是测试人(多人)在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测试人中超过30%的人不能根据答复确认被测试者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这个看似无厘头的测试,是由现代计算机科学之父英国人阿兰?图灵在60多年前提出的。1950年,阿兰·图灵在那篇名垂青史的论文《计算机械与智力》的开篇说:“我建议大家考虑这个问题:‘机器能思考吗?’”

但是由于我们很难精确地定义思考,所以图灵提出了他所谓的“模仿游戏”:

一场正常的模仿游戏有ABC三人参与,A是男性,B是女性,两人坐在房间里;C是房间外的裁判,他的任务是要判断出这两人谁是男性谁是女性。男方是带着任务来的:他要欺骗裁判,让裁判做出错误的判断。

那么,图灵问:“如果一台机器取代了这个游戏里的男方的地位,会发生什么?这台机器骗过审问者的概率会比人类男女参加时更高吗?这个问题取代了我们原本的问题:‘机器能否思考?’”

这,就是图灵测试的本体。

在科幻片《银翼杀手》中,我们看到了图灵测试的一个具体应用。在电影里用一种情感测试来区分人类与人造人。

虽然2014年6月7日发生了一件事情:聊天程序“尤金·古斯特曼”(Eugene Goostman)在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2014图灵测试大会上冒充一个13岁乌克兰男孩而骗过了33%的评委,从而按照图灵当初的定义,“通过”了图灵测试。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图灵测试的原始形式很少被使用。不过,我们实际大量使用图灵测试的另外一种简化的形式——校验码。校验码的用处是区分操作者是人还是机器人。仅仅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问题:能否从一个图片中看出里面写的是什么文字。

推广图灵测试的内在含义,实际是一种真假鉴别。如果这样来说,社会上的资格考试本身也是一种图灵测试。出题人面对大量考生,他们必须区分出来哪些是具有资格的人,哪些是不具有资格的人。为了方便操作,一般很少依赖阅卷人的主观判断,而是通过仔细设计题目来实现这一点。

最后再看一个很好玩的图灵测试的反向运用:怎么证明自己不是神经病。目前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试图证明什么。凡是试图证明什么的人,看起来多多少少都有点像神经病。不过,葛优在电影《大腕》里,给了我们另外一个思路,他讲了一个笑话,最后一句“三楼的楼长就是你了”,让医生明白了这个家伙思维正常。能够给别人设置思维圈套,然后自己跳出来,看来这个也是具备正常思维能力的一种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原理一点通官方网站

微信公众平台(ID:kxylydt)

  • 发表于 2016-03-31 00:00
  • 阅读 ( 88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