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所需资料:
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知识产权证书(独占许可合同)、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4、企业职工人数、学历结构以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的比例说明;
5、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情况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6、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以及技术性收入的情况表。
办事流程:
(一)企业自我评价及申请
企业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对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条件,进行自我评价。认为符合认定条件的,企业可向认定机构提出认定申请。
(二)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2.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 知识产权证书(独占许可合同)、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4. 企业职工人数、学历结构以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的比例说明;
5.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情况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6.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以及技术性收入的情况表。
(三)合规性审查
认定机构应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库;依据企业的申请材料,抽取专家库内专家对申报企业进行审查,提出认定意见。
(四)认定、公示与备案
认定机构对企业进行认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示15个工作日,没有异议的,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告认定结果,并向企业颁发统一印制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企业应在期满前三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须提交近三年开展研究开发等技术创新活动的报告。
复审时应重点审查第十条(四)款,对符合条件的,按照第十一条(四)款进行公示与备案。
通过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企业再次提出认定申请的,按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办理。
--高新技术企业经营业务、生产技术活动等发生重大变化(如并购、重组、转业等)的,应在十五日内向认定管理机构报告;变化后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应自当年起终止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需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按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办理。
高新技术企业更名的,由认定机构确认并经公示、备案后重新核发认定证书,编号与有效期不变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高新的优惠政策(国函[1988]74号): 1 企业所得税减免10%,按照15%征收(一般企业按照25%征收) 2 高新技术企业是申报其他政府专项资金的必要条件 3 高新技术企业是市场竞争的重要资质,对于企业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4 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可以进行研发费用确认享受所得税加计扣除优惠。 5 企业经过技术合同登记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可以享受免征营业税优惠。 企业需要具备的能力: 1 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2 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或者是软件著作权或者是实用新型专利) 3 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4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所需材料: 1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2 知识产权证书(发明专利需要至少一个或者软件著作权6个以上或者实用新型专利6个以上)、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3 企业员工花名册以及学历证书; 4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审计报告(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以及近一年的高新收入审计报告; 5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审计报告(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 6 企业近三年符合高新收入的项目合同复印件以及合同对应的发票复印件 7 项目研发立项报告(有则提供) 8 产学研合作研发活动证明 9 研发机构设置情况说明以及相应的研发设施设备。 10 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11 企业获得资质证书。 基本这些就可以了,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咨询沈阳美程科技公司
···································^^····································
···································^^····································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从紫光云到360,
一个个高新技术企业
开始把根扎在天津高新区,
开始拥抱这个北国互联网新城。
而这样接连不断的企业“乔迁之喜”,
正是得益于天津营商环境的改善,
受惠于天津发展新兴产业的稳步提速。
核审新词条,助力新行业
“以前我们只能选择传统行业,现在政府专门为我们的需求开辟了新的词条,真的是非常给力啊!”谈及天津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天津市企业创新人才促进会会长、高新区企业格局商学(天津)创新学院院长高仲元介绍企业注册新行业词条过审问题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一家专门孵化新兴产业和新兴企业的创业基地,我们为格局肆玖公司申请‘共享经济’企业名称时,在行业选择上可是犯了老大难:共享经济是个新行业,但传统行业可选择只有传统的科技、教育、医疗或者农业等。如果按照以往的情况,我们的诉求肯定会被打回来,这一来一去,耽误的时间可就多了。”如果因为一个词条就被关上了“留津”的大门,那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天津来说,都将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
“商”贵神速。在天津市政务服务中心,高仲元赶紧把这一“特殊需求”报告给中心领导:“我们本来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服务中心的领导在接到这个诉求后,虽然自己没法单独决定,但是还是非常及时地联系上了市场监管委,主管负责的吴处长更是对这件事情非常上心,赶快指导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增添新的行业词条。这前前后后总共才花了半天时间,这在以前,或者是在其他地区,我们想都不敢想啊。”回忆起此事,高仲元仍然是非常唏嘘感慨。
“为了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天津‘安居乐业’,天津市有关部门还免去了企业注册盖章的费用。可别小看了这点费用,每天需要跑的部门和流程都被简化了,这也是体现天津市政府俯下身来,为我们企业用心做好服务的一个重要体现。”
这次新行业词条过审的成功,不仅是天津市政务服务中心,更是天津市市场监督和管理委员会等诸多部门一起通力合作的结果。如今,解决一个新的问题,仅仅需要厘清诉求,政府就会为企业“打包好”问题,一次性解决。这样的服务不仅是体现天津市在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方面所做出的点滴努力,更是体现天津市在助力新兴产业落地发展,助推“互联网+天津”做大做强的深刻体现。
政务服务“一条龙”
完善“最后一公里”
同样的进步,不仅体现在企业注册行业词条的完善,也体现在对经营范围界定的放宽限制,体现在对于企业服务流程的缩短完善等诸多层面。
高新区企业“F+创新空间”经理肖逸坤介绍,自《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来,天津市各项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加速的举措层出不穷。除了在企业注册行业词条核审方面“通关加速”外,对于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拓宽也是一大亮点。
“由传统的规定来看,企业所在行业的固定,也导致了企业经营范围的固定,然而这对我们互联网等新兴企业在注册经营范围时产生了一定限制。但是在天津大力改善营商环境之后,政府对我们经营范围的固定限制也开始放宽,允许一些不太常见的表述可以过审,一些刚刚涌上市面的新词热词都开始出现在企业名称和范围上,这也体现出天津市,尤其是咱们高新区在助力新兴产业发展上面的一大进步。”
在肖逸坤看来,天津市营商环境改善提速,尤以天津高新区最为明显:“按理说来,企业选择在哪个区注册会遵循就近原则,这样对于办事也比较方便;但是高新区政务服务上的‘一条龙’办理机制,极大地缩短了企业办事的流程和时间。比如咱们之前企业营业执照办下来,大概需要一周时间甚至更长;但是现在在咱们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已经承诺并且确保了企业营业执照能够在一天之内办理下来,从提交材料到最后拿到证件,一天之内完全可以办结,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而且对于遗漏文件提交等一些以往会需要我们来回折返的琐碎小事,现在窗口都尽可能地满足群众需求,让企业不再折腾。”
天津市政府启动“一个窗口流转”工作流程机制,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运用信息化手段,创立企业设立“一口式”服务模式、企业投资项目“一体化”审批方式、政府投资项目“一条龙”办理机制,实现了“让材料和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路”目标,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正是在这样高效的办事运转机制推动下,像格局商学(天津)创新学院、F+众创空间等互联网新兴创业企业才会选择落户天津、落户高新区,在津城实现“二次生长”。
企业落户新高潮,
“互联网+天津”再提速
天津高新区在助力企业发展时,全力学习追赶互联网发达城市的先进经验,对新兴产业保持开放宽容态度,扮演好为企业服务的“管家”角色,为企业注册、办事、成长、发展提供“终身服务”。天津营商环境的改善,让企业有了更加完善的问题申诉解决渠道,让政府和企业沟通更顺畅,也让许多企业愿意在天津“生根发芽”。
天津在助力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在政务服务领域极为明显。而营商环境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更表明天津在实现新兴产业服务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来源:津云,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