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我在上一篇文章《浅谈消费升级下之食品饮料行业投资逻辑》中谈到了消费升级是未来A股的两大投资机会之一,今天就接着再谈一个医药生物领域与消费升级相关的产品: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简单说,就是得了侏儒症的人,靠注射生长激素治疗可以长高高了。
现在一些家长,面对孩子个头涨不高,担心会影响未来职业、婚姻等,也愿意不惜花费一年高达5-6万元的药费,改善孩子身高。这些开支也不少了,而且得要长期服药,也得要吃个6-8年,每个月平均下来至少得花费3000-5000块钱,但为了孩子,也没办法。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这个生长激素本质上就是消费升级产品,尤其是长效水针,不仅没纳入医保,价格还昂贵,纯靠自费,这个生长激素与普通消费升级产品相比,还多了一层“刚需”的含意,毕竟生长激素都是个人主动去打居多,同时尚未有砍价规矩。
A股有一家公司叫长春高新,主业基本就是以经营生长激素为主。
长春高新成立于1993年,1996年上市,有着20多年“市龄”的老牌上市公司,市值近1500亿,2019年资产规模超120亿,营收过70亿,净利润近18亿元,仅从这几个数据来看,长春高新可以说是一家规模不大、而盈利能力却很强的上市公司,因为净利润率接近32%、ROE超28%。
分产品收入看,制药和房地产开发一直是公司两大支柱产业,其中制药产业收入占比接近90%,而房地产业务占比近年来呈萎缩态势。这些都说明,长春高新主营业务非常突出,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分地区收入看,华东地区的销售收入占比超过30%,东北地区接近20%,其它地区均在10%左右。说明公司是一家立足东北、面向华东、辐射全国的生物制药公司,但国际化程度较低,是一家典型的本土化公司。
如果从长春高新业务结构来看,如下表,主要有两大核心业务:生长激素+疫苗业务,即分别对应的旗下子公司是金赛药业和百克生物。
这两块业务对利润的贡献比例超过了85%,是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
其中,金赛药业做的是生长激素和不孕不育,毛利润率非常高,92%左右。百克生物经营的是水痘、狂犬疫苗。另外,中药和房地产业务看点不多。
2019年,金赛药业实现收入48.2亿,同比增长50.9%;实现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74.6%;经营现金流净额20.6亿,净现比1.04,正常。
百克生物实现收入10亿,同比下滑3.1%;实现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滑14.4%,经营现金流净额1.8亿,净现比1.04,正常。
其中,金赛药业的收入近3年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净利润则更高,所以基本可以说,投资长春高新的主要逻辑就是金赛的增长,而百克生物的收入也已经达到了10亿级别规模。
(PS:未来百克生物很可能会从上市公司被分拆至科创板上市,所以从这个维度来看,倒不如把改成金赛药业算了)
原先的长春高新是房地产起家,之后还对其他项目进行了小试牛刀,金赛药业就是其中一个,例如1996年,长春高新投资了金赛药业,持股70%。
这个金赛药业选赛道也是很有一套,把目光瞄准了老人抗衰老领域,之后就研发老年痴呆症,后面又看准了小孩子长高、女人不孕不育赛道。
那么,生长激素这个成长空间如何?
我只能说,国内生长激素市场空间仍然较广阔,天花板还不算太高。
生长激素使用人群是4-15岁年龄阶段,2019年国内大致有310万的适用人群,而2019年治疗率约为4.50%(即治疗人数13.84万人),渗透率确实还很低。
2019年生长激素年均人费用为4.27万元/人次,如此推算,则2019年生长激素市场规模约为60亿元。预计未来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假设到2024年时,渗透率能提升至11%,即治疗人数大致在32万,人均年费用达到4.8万元,则市场规模为150亿。
再看长春高新2019年金赛药业在生长激素的市场份额为74%,即公司的生长激素收入规模约为44.4亿元(60亿*74%),占比2019年金赛药业总体收入规模48.2亿的92%,所以,即使金赛药业的产品线分为儿童生长发育、辅助生殖、烧伤治疗和消化治疗四大品类,但核心品类仍然是用于儿童生长发育的生长激素系列产品,当然,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也是公司的重要产品。
还有个问题,既然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市场份额已经这么高了,未来的增长空间逻辑主要在于国内渗透率的提升,那这个渗透率未来到底能提升至多少,才是这个行业的峰值呢?这个可以参考下美国情况。
如果从美国的生长激素使用人群年龄分布来看,年龄段在40-59 岁的占比接近44%,年龄段在20-40岁的接近30%,年龄段在0-20岁占比为26%。
换言之,美国0-20岁使用人群比例为26%,如果到2030年,国内生长激素渗透率能提升至20%,人均费用提升至5.5万元,治疗人数为55.7万人,则市场规模为300亿左右。
倘若长春高新未来市场份额仍然能稳定在60-75%的份额,则收入规模为180-225亿,按公司过去稳定在35%的净利率折算,则净利润规模为63-79亿元,给予40倍估值,则市值为2500-3200亿。
也就说,金赛药业未来10年在竞争格局、替代品等假设条件不变情况下,其市场价值峰值为2500-3200亿,而2024年市值则可以近似地在2030年基础下打半折,即市场价值范围1300-1600亿,也就相当于当前市值的1500亿。
换言之,在不考虑百克生物、华康生物、高新地产三大业务资产情况下,长春高新目前的价格基本就是金赛药业生长激素业务未来5年的价值。
当然,市场愿意给超出40倍估值,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现在让我买长春高新,那我买的就是百克生物、华康生物、高新地产三大资产,可是这三大业务看点又不多,如何下手?
另外,再顺便简单提一下生长激素的三种剂型。
从剂型角度来看,这三种剂型分别是粉针、水针和长效制剂。
其中,粉针治疗效果是三者中最差的,粉针虽然上市较早、价格较低,但因水针剂型和长效剂型在生物活性、稳定性、安全性和方便程度等方面优势显著,逐步被后来上市的水针取代,例如长效剂型2014年才上市,毕竟长效剂型能够实现一周注射一次(因为孩子经常怕天天打针,需求会上来)。
但,又因长效剂型价格相对较高,患者年用药金额高达15万元,相较而言,水针剂型年用药金额为5.5万元,而粉针剂型年用药金额为2-3万元,所以,较高的价格也给长效剂型推广增加不少难度。
另外,由于价格过于,所以导致了长效水针市场份额也相对较低,2019年粉针、水针和长效三种剂型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8%、61%和1%。
从企业角度竞争格局来看,目前生长激素市场,2019年金赛药业市场份额为74%、处于绝对第一,遥遥领先于排名老二的安科生物的15%,位居老三的是上海联合赛尔的8%。金赛药业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三种剂型的企业。
但是,在2019年8月以前,多年来占据粉针市场第一且安稳于此市场的安科生物,却于2019年9月上市销售水针,打破了长春高新的垄断。
最后,再聊聊长春高新的几个风险点。
短期风险点:
1)大股东解除质押也是重要风险之一;
2)交易层面:股东户数不断增加。
先看质押风险。
9月12日,公司第一大股东及控股股东超达投资解除质押5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6.57%。机构调研纪要指出,“年底会做减持,要交税10个亿,减持以后未来还是核心股东。”
另外,今年12月14日和30日,还分别有5972万股和477万股的解禁到期,这些都对机构的持股信心无疑有影响。
还有,超达投资截至2020年6月30日,质押占其直接持股的49.66%,难怪9月14日股价跌停后,次日早晨就发布了三季报业绩预告,维护股价意图明显,毕竟质押了其持股比例的一半。
再看股东人数增加。
长春高新今年8月10日时,股东人数为7.9万户,到了9月30日,增长至9.3万户,相对应地,股价也从488元跌至370元,跌幅为24%。这其中于高位散户的大举涌入,对应着暴涨暴跌。这都不是太好的信号。
中长期风险点在于:
1)竞争格局恶化;
2)集采。
先看第一点,竞争格局:
对于诸如长春高新这类消费升级大单品,关注点应该放在竞争格局上,因为是独家品种,才使得长春高新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安科生物,甩开了好几条街,护城河深。但是,有个毛病,以大单品为主的单一业务占比过重,这其中隐藏的抗风险能力会相对更弱。
难怪前段时间机构内部流传的一份“调研纪要”也透露出了竞争格局恶化的一丝丝隐忧:“4-5年内会有新一批的竞争对手陆续上市,未来用药人群也会增多,增多以后消费者心态会变化,对价格会比较敏感,一个产品做大以后,不能靠高价形成壁垒。”
再看集采影响。
对于生长激素集采的影响,今年1月份,一些地区,例如河南濮阳对生长激素粉针进行200万带量采购,但因生长激素医保支付有限,且剂型较丰富,集采的都是粉针。
根据金磊透露之言,短期内不会进行国家集采,但地方集采还会有影响。同时,公司主动采取降价来应对这个政策,如果降价超过20%,公司将采取转向水针或长效的策略。
言外之意就是,低端的粉针个别区域可能会进行带量采购,中高端的水针与长效水针以后仍然以自费为主。
身边有不少朋友看好长春高新,我也一直关注着,但一直没推荐过。此次跌下来,看好的就继续买或者持有,不看好的,就当看官便罢。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孙锐主持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全国统计科研规划项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山东省软科学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子课题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5项,主持其他司局级纵向课题9项。 主持国家旅游业“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全国文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国家级人才改革试验区中关村五年人才发展规划、包头市“十二五”人才规划、包头市“十三五”人才规划、鄂尔多斯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国家级人才改革试验区“深圳前海”人才特区建设方案、国家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广州南沙”人才特区建设方案及人才发展规划、国家级人才改革试验区“珠海横琴”人才特区建设方案及人才发展规划、深圳市龙岗区“十三五”人才规划、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鄂尔多斯东胜区中长期人才规划、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中长期人才规划、拉特旗中长期人才规划、长春高新区“人才特区”建设方案、鄂尔多斯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包头市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北京市海淀区委组织部创新人才调研课题、山东省中长期人才规划子课题等20余项。 孙锐作为综合组副组长承担中央人才协调小组重大交办课题《全国人才规划年度评估》,起草、执笔全国人才规划《评估总报告》;作为执行组长,执笔中央组织部交办课题《建立人才发展规划监测评估长效机制》;作为执行组长,执笔中央组织部交办课题《全国人才规划监测评估前期调查报告》;作为执行组长、执笔中央组织部交办课题任务《建立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研究研究》;作为子课题主持人承担中组部交办课题《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研究》;作为子课题主持人国家人社部重大专项课题《人才工作为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政策研究》;作为子课题主持人承担国家人事部重点课题《人才强国战略理论研究》。 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复杂变化环境下企业组织管理整体系统及其学习变革的研究》创新群体成员之一,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大问题跟踪研究》申报负责人和子课题主持人,国务院交办项目《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分课题《科技人力资源评估》政策建议部分负责人。 为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企业组织创新气氛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70672072)申请人、第三位核心成员,结题评估为“优秀”;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层次组织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互动的视角》(编号:70771064)参与申请人、第三位核心成员,结题评估为“良好”;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企业环境下员工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组第二位成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组织文化与组织创造力研究—基于组织二元情境视角》(编号:71032003)主要参与人。共参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等12项(其中前三位成员5项),其它参与中央组织部交办课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课题、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9项(其中前三位成员6项),参与完成企业重大横向课题(横向金额100万元以上)2项。
···································^^····································
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53个) 北京市(1) 01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上海市(1) 02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天津市(1) 03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 辽宁省(3) 04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05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06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吉林省(2) 07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08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黑龙江省(2) 09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河北省(2) 11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西省(1) 13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内蒙古自治区(1) 14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省(5) 15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6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7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威海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苏省(4) 20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1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3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安徽省(1) 24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浙江省(1) 25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建省(2) 26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7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西省(1) 28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河南省(2) 29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0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湖北省(2) 31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32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湖南省(2) 33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4株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东省(6) 35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6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7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8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9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0中山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2) 41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2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海南省(1) 43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四川省(2) 44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5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庆市(1) 46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云南省(1) 47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贵州省(1) 48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陕西省(3) 49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0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1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甘肃省(1) 52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 53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城市晚报官方微信 一键感知吉林
记者:王春胜
编辑:刘晗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