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审计报告是干什么的

审计报告 包括哪些内容?专业的审计人员都知道,审计报告分审计类型不同,报告涵盖的内容就会不同。比如财务报表审计,就会针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发表审计意...

审计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审计报告包括哪些内容?专业的审计人员都知道,审计报告分审计类型不同,报告涵盖的内容就会不同。比如财务报表审计,就会针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发表审计意见;离任审计除了财务收支情况,还包含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资产状况、经营管理状况以及单位原负责人的廉政履职等情况;经营审计基本涵盖所有经营活动的管理情况,注重企业的效率和效果;而内控审计,大多只是围绕内控的五要素进行评价,关注内控缺陷的风险程度,提出整改建议。

​  虽然整体上审计范围大同小异,但是报告反映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决定报告内容的主要因素还是审计的目的,这个是核心。每次上级领导布置让写审计方案的时候,我们都会详细沟通审计目的,因为领导关心的内容比较广泛,而审计资源是有限的,只能是围绕审计目的,合理有序安排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

  但是有些企业,尤其是在审计人员不足的情况,为了省事就将内控审计涵盖所有,要求不漏项全面反映企业的所有情况。听起来就怪吓人,不漏项这一点,审计的合理保证职能就不答应,只能是管理层的一厢情愿罢了。

  表面上看这种操作节省了人力,一次性操作涵盖所有,不过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存在以下弊端:

1、审计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出具的这种审计看似通用性很强,涵盖所有的问题,但报告的重点并不突出,不能有效利用审计报告,针对性差。

2、审计质量难保证。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如果要求面面俱到的话,审计质量难免大打折扣,这是现实问题。

3、审计的时效性差。按照全面审计原则,一家单位被审计时间最少一个月,等出具整体报告的话,估计一年时间过去了,本来事后审计就存在滞后性问题,再加上这种时间跨度,也就失去了审计监督的意义。

4、不同满足不同的管理需要。有些时候外部机构,比如银行授信、证监会募集资金监管等,需要企业提供专项内部审计报告,而这些报告都是针对性比较强的报告,而一个全面的大审计报告明显不能满足监管要求。

  总结一下,高层管理者的期望值比较高,希望能够及时掌握公司的运营情况和运营风险,而大多数的审计都是事后审计,满足不了管理需要。这时候日常的运营监管就应该及时登场,防范于未然。将审计与内控监管两个职能细化开来,专项审计专项做,内控监管日常做,有交叉有互补有协同,形成合力来实现内部监督的职能,并有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如你还想知道审计方面的问题可咨询顶呱呱会计代理,会给你安排审计顾问做一对一指导。

·······································································

审计报告是干什么的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审计报告主要是针对被审计的对象经审计后向上级单位或领导汇报审计情况的一种文本。主要反映了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出审计结果,提出审计建议或处理意见

···································^^····································


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时,该报告称为标准审计报告。标准审计报告包含的审计报告要素齐全,属于无保留意见,且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否则,不能称为标准审计报告。 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


···································^^····································


·······································································

2吨黄金不见了,董事长也不见了!哈尔滨百年老企业命悬一线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在哈尔滨的东大直街,一座淡绿色的巴洛克式建筑静静伫立在这里,见证了冰城近百二十年的繁华与变迁。建筑上方,“秋林公司”的字样历久弥新,如今这里仍是哈尔滨最重要的百货商场之一。而商场所属的秋林集团(即*ST秋林,600891.SH)旗下,更是有著名的格瓦斯、大列巴等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冰城特产。


百年的发展历程让秋林集团颇具沧桑之感。但殊不知,在商场门庭若市、一派繁荣的表象之下,悄然转型为黄金经营公司的秋林集团早已千疮百孔。


董事长、副董事长突然失联、巨额黄金存货离奇“消失”、应收账款涉嫌虚构收入……百年秋林集团,正因一场涉及数十亿元金额的黄金迷案风雨飘摇。


危机的到来猝不及防,各利益相关方皆遭遇当头一棒。在公司最近的一场股东大会上,现任高管、中小股东和媒体的对质将秋林集团困境交织的现实逐一呈现。


“不是想接,是没办法。”董事长失联后,公司内部的职业经理人被迫上台接手了秋林集团这块“烫手山芋”,却因对之前公司的黄金业务所知甚少,面对巨额财物窟窿显得束手无策。公司外部,本可解其燃眉之急的3亿元债券募集资金“意外”遭遇冻结,秋林集团的资金危机就此雪上加霜。


不仅如此,二级市场上数万名中小投资者的损失更是显而易见。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曾对秋林集团抱有憧憬的投资者,眼看着账户市值迅速缩水,却又无可奈何。


面对记者及参会股东抛出的尖锐问题,秋林集体高管在接近3个小时的交流中颇显无力。


尽管已经获得政府层面的关注,但职业经理人这根“独木”还能支撑秋林集团多久?面对退市的风险,面对套牢的股民,四面楚歌之下,职业经理人也“弄不清”窟窿有多大、解决危机难有举措只有“尽力”、公司未来走向更坦言“无法确定”。


现场采访短视频:上市公司2吨多黄金没了,67岁老股民有话说


正副董事长失联:职业经理人不干,“企业就垮了”


在股东们相继落座后,年近六旬的潘建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走向了标注着“公司董事长”的席位。进入会议室的潘建华显得面色镇定,但她心里清楚,秋林集团早已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而顶着集团总裁和代理董事长的身份,她自己也将在这次特别的股东大会上直面投资者们的种种质疑。


如果不是秋林集团突然爆发的危机,潘建华或许已经在准备自己的退休事宜。但眼下,其不得不周旋于监管部门、当地政府和投资者之间,硬着头皮接下了公司前任董事长留下的“烫手山芋”。


今年2月,秋林集团接到天津市公安局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的《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冻结股东天津嘉颐实业有限公司、颐和黄金制品有限公司、黑龙江奔马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公司股权。以上三方股东为一致行动人,以合计持有超51%的股权对秋林集团绝对控股。


也正是在此时,上市公司方面首次表示,与董事长李亚、副董事长李建新失去联系。


“我们也是今年2月过完春节才发现董事长失联的,一发现了就赶紧找,交易所也在找,我们也在找。潘建华这样说道。但时至今日,二位董事长的去向仍是个谜。


董事长的失联拉开了秋林集团危机的序幕,一场被外界称为“黄金大劫案”的戏码正式上演。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对秋林集团出具的2018年审计报告,因涉嫌账款不实、存货“丢失”等问题,公司在当年共计提了36.95亿元的坏账损失。按照当前的金价换算,这一金额可折合近10吨的黄金价值。


秋林集团糟糕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随即表现在了其2018年年报中。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收47.24亿元,同比下降30.68%,净利润为-41.31亿元,同比下降2625.23%。


伴随着巨额亏损年报的发布,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随即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秋林集团的危机在几个月间迅速发酵。期间,潘建华被推选为公司的代理董事长,公司内部亦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集中处理当前的各种问题。


“不是想接,我是没办法。在这种特殊时期、特殊节点,如果我们不干的话,那企业就彻底垮了。”谈到接手秋林集团,潘建华显得有些无奈。


秋林集团副总裁兼董秘隋吉平坦言:“目前公司剩下的都是职业经理人。本着对百年企业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投资者的责任,所以(职业经理人们)一直在坚守和努力,希望公司能重新走上正轨。


尽管应急领导小组临危受命,但公司割裂的管理层结构和糟糕的内控水平依旧受到了外界的质疑。根据秋林集团对外发布的公告,黄金业务板块一直由公司董事长李亚和副董事长李建新负责,二人对相关子公司的经营业务超过公司董事会授权,由此出现的问题也并非公司所能控制。

 

在与记者交谈过程中,隋吉平多次以“内控的局限性”为由,回应公司其他高管对黄金业务不知情的现状。而针对董事长失联和黄金制品存货消失等事件的新进展,他同样表示无法提供更多消息。


“从公司角度来讲,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就这么多,已经全部披露过。”隋吉平说道。

 

黄金存货消失:窟窿有多大至今弄不清


无论公司过去的内控水平是否存在问题,眼下各方已无暇去追究。因对黄金业务的不了解,秋林集团新的管理层在“善后”过程中也面临困境。


根据审计报告,截至2018年末,秋林集团的坏账准备余额高达38.82亿元。其中,黄金板块应收款合计22.91亿元。“因大部分未收到回款,或者收回款项之后又转走”,秋林集团认为其涉嫌虚构收入,全部转入其他应收款,并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另一方面,因黄金板块的子公司今年1月签订的一系列合同未收到交易对象的回函确认和款项,对此,秋林集团亦将存货金额9.85亿元及对应进项税额1.58亿元转入其他应收款。秋林集团还就此判断,2018年底公司存货的真实性存在问题。


与客户之间的买卖流程和账款往来本应透明清晰,但现实情况却是迷雾重重。当前,秋林集团昔日的交易对手也与公司形同陌路,对于其回函等请求视而不见。


“目前存货情况还需要核实。”潘建华表示,由于公司出现了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失联的情况,会计师给应收帐款的公司发函,对方不理,也不给回函。


受黄金业务拖累,秋林集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困境。年报显示,2018年内,公司的净资产已由30.29亿元降至-11.01亿元。雪上加霜的是,而本可以帮助公司解决燃眉之急的3亿元债券募集资金也被银行冻结。


根据秋林集团的公告,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协助冻结存款通知书》及其《回执》显示,秋林集团存放在华夏银行天津支行募集资金专户中的资金,曾于去年12月流向公司在该行开立的其他三个辅助账户。而由于其为天津市隆泰冷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开展保理业务提供了质押担保,上述资金现已被司法冻结。


但同样吊诡的是,秋林集团表示,从未在过往的董事会及股东大会上审议或决策过这一担保事项,也未开立过上述三个普通账户以及向该等账户转款。对此,秋林集团已向哈尔滨公安局报案并对此展开了信访,相关案件正在侦查过程中。


提到秋林集团与华夏银行的纠纷,董秘隋吉平仍显得有些气愤。“(为了取回)我们的募集资金,工作人员带着全套的合规材料,但是在华夏银行就是取不出来。我们当场就报案处理,之后也全部公告了。公司同时将此事举报到银保监会。”隋吉平说道。


被套牢的投资者:曾以为董事长总归要回来


数据来源:Wind


伴随秋林集团危机逐渐发酵,公司股价也在近几个月来一路下跌。今年1月份,秋林集团股价一度摸高至6.88元/股,但眼下,已经跌至约1.6元/股。在此期间,持有秋林集团股票的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来自哈尔滨的老周便是其中一位。


作为一名国企退休员工,年近70岁的老周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老股民。但4月入手秋林集团的股票之后,老周眼看着自己的投资资金打了水漂。


用老周的话说,他买入秋林集团是基于公司当时不错的经营情况和百年品牌,买入之时,秋林集团也属于低价股范畴,每股净资产高于当时股价。但谁能想到,刚入手不久,公司就被“ST”,之后便出现了连续跌停的局面,怎么也卖不出去。


这次投资失败对他的个人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不久前,老周的爱人完成了心脏支架手术,老周不得不四处筹钱为爱人治病。“如果当时没投这个的话,手术费就不一定跟别人借了。”老周叹息道。


谈及对秋林集团当前遭遇的看法,老周表示,账款和存货是不是被人偷、被人卖了都不清楚,公众都是猜测,但最坏也就是这样了。现在公安和证监会都介入调查,股民能做的或许只有等待。

 

另一位股东告诉记者,他买入的时候已经知道秋林集团董事长失联一事。但依据其十余年的投资经验,董事长总归是要回来的,可没想到,秋林集团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


“董事长和副董事长消失快半年但却没有任何消息,这实在很蹊跷。在这种时刻,大家都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位股东说道。


实际上,在证监会对秋林集团进行调查之后,已有不少投资者开始了法律维权。记者从上海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吴立骏律师团队处了解到,目前委托其受理维权索赔的秋林集团股民已超过50人,总理赔金额超过500万元。


吴立骏律师说道,秋林集团当前自认2018年的存货不实与虚假营收,这或可表明该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股民可依据证监会未来的调查结果,正式起诉向有关责任方进行索赔。


但吴立骏预计,诉讼进程将是一个漫长的拉锯战,明确结果出炉或许要等到2年之后。


查清迷案谋“保壳”:支持监管查案,但公司发展无法确定


股民最关心的问题是,秋林集团未来将走向何方?在当下关头,没有人能给出答案。但作为哈尔滨的百年企业,政府方面的关注为其带来了一丝希望。


记者从公司方面了解到,黑龙江省当前有三十余家上市公司被实施了ST。由于秋林集团特殊的历史背景,省政府对其提出了“保壳保经营”的期许。


在股东大会上,潘建华表示,目前秋林集团的首要任务就是不退市,然后再搞经营。公司会想办法保住上市公司这个壳,同时也会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立案调查,最大限度保护股东的利益。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只要秋林集团的壳能保住,其遭受的损失便有可能得到部分弥补。老周说道,从短期来说,大家都希望能查清秋林集团的迷案,从而使公司遭受的损失得到定性。公司如果能在今明两年减少亏损幅度,或者实现扭亏,那就可以摘掉ST的帽子,股价就不至于太低了。


但就眼下的秋林集团而言,摘帽保壳显然是一场艰难的战役。其中,资金缺乏成为了最大的阻碍。


记者查阅秋林集团的资产负债表发现,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秋林集团的负债总额高达25.84亿元,短期借款5.5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8.68亿元。而此前和华夏银行的纠纷导致秋林集团“16秋林01”公司债券回售本金和利息未能按时划转,构成债券违约。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资金,秋林集团的黄金业务也难以为继。据潘建华透露,如果有钱购买黄金原料,黄金工厂就可以恢复生产,这或将带来可观的收入。


而在黄金工厂迟迟未能复产的情况下,秋林集团的主营业务再度聚焦到了食品和零售。年报显示,2018年度,公司商品零售和食品加工业务的总营收不过4亿元,不足公司总营收的10%。尽管以上业务处于盈利状态,但想要借此盘活公司却有些“杯水车薪”。


对于秋林集团今后的走向,隋吉平坦言,目前集团会全力以赴支持监管部门将问题查清,但公司后续发展依旧无法确定。“我们只有努力去争取最好吧。”隋吉平这样说道。


如今,在照料爱人之余,老周仍然每天抽空到证券公司的股票交易大厅,查看秋林集团的股价并做好记录。而经历了几次较严重的股价波动之后,老周心里也慢慢释怀。“最不好的情况也就是现在了,不会再坏了。”老周这样说道。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

作者:李诗琪




推荐阅读

点击大图 | 销量断崖式下跌,玛莎拉蒂心急如焚,找了个卖鞋的当CEO


推荐阅读

点击大图 | 遗体确认是章子欣后,百度道歉回应“章子欣父亲发文为假”,网友怒了


  • 发表于 2020-11-21 04:09
  • 阅读 ( 776 )
  • 分类:审计报告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