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欺诈是一种白领犯罪,一个企业的高级雇员或雇员利用企业谋取个人金钱利益。庞氏骗局、安然丑闻和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是控制欺诈最明显的例子。这种形式的公司犯罪背后的理论将犯罪学、经济学、金...
控制欺诈是一种白领犯罪,一个企业的高级雇员或雇员利用企业谋取个人金钱利益。庞氏骗局、安然丑闻和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是控制欺诈最明显的例子。这种形式的公司犯罪背后的理论将犯罪学、经济学、金融学和其他一些学科结合起来。

控制欺诈是一种白领犯罪,高级雇员利用自己的业务谋取私利。"控制欺诈"一词由律师、作家、前银行监管员威廉K.布莱克(William K.Black)创立。该术语可能适用于欺诈行为本身或实施欺诈行为的人。布莱克指出,"个人控制权欺诈所造成的损失比所有其他形式的财产犯罪加起来都要大。他们是金融超级掠夺者。"

多起控制权欺诈案件已成为重大的公共丑闻控制欺诈背后的基本理念是,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处于一个独特和有利的位置。这一职位允许CEO处理公司内部的所有制衡,让他或她可以自由支配,随意取消这些制衡。通过精心构建的招聘实践,在这种情况下,首席执行官雇佣帮凶来进一步维护资金处理的非法性,首席执行官能够通过伪造文件和从上面撇下钱来实施会计欺诈。

首席执行官处于独特的位置,这可能对他们有利。一旦记录被篡改,看来这家公司正在赚取巨额利润,导致股票上涨然而,当公众把钱投资于公司股票时,那些犯下控制权欺诈的人会用自己的股票套现。这种欺诈行为直接从股东、债权人和消费者那里拿钱。庞氏骗局是一种控制权欺诈,公司向个人投资者支付回报,而实际上,这笔钱不是从任何现有利润中提取的,而是从其他成员或公司自身获得的。安然丑闻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控制舞弊案件,它的异常会计程序被许多人认为是欺诈性的;这导致了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期间,仅在美国,控制欺诈就导致700多家银行倒闭。控制欺诈也可以由政府实施。一个或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侵吞国家或地方资金,并将其用于政府官员、其盟友和其他统治阶级成员的个人财利。这种控制方式欺诈使国家变成了所谓的盗贼政府。

安然丑闻就是控制权欺诈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