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的进化利器——烹饪

早餐:粗纤维苦叶、水果

中餐:树皮、水果、生的猴肉和猴脑

晚餐:蛆、树叶、水果

这是与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近亲物种黑猩猩每天的菜单,难吃又单一,而人类却有成千上万的食物可以选择,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加热,使它们的化学组成发生改变,即烹饪。

烹饪在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从北极因纽特人到北撒哈拉沙漠的捕猎、采集者。这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具有变革意义的伟大发明。然而,烹饪究竟于何时何地开始?

无火不食

烹饪不能没有火(有赖于科技的发展,现代的电磁炉确实没有火了),因此寻找人类控制火的证据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根据考古记录鉴定人类点火的证据是比较棘手的,证据一部分随着烟雾飘飞逝去,而余烬则难以从自然火中区分。因此,考古学家们进入洞穴中寻找迹象。他们在南非北开普敦省的奇迹洞(一个远古人类洞穴)中找到了火燃烧后的灰烬的痕迹。这一证据表明远古人类至少在100万年前就能燃火了,这正是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直立人所在的年代。考古学家还在这里发现了烧过的骨头碎块,说明直立人烤过肉类。

灶台的出现为人类烹饪的开端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证据,在英格兰东南部,考古学家找到了最古老的灶台遗迹,距今40万年。考古学家还在25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的许多居住地发现了灶台,一些灶台中还留有烧过的骨头。通过分析尼安德特人的牙菌斑,考古学家发现,他们会用香草为食物增味。但考古学家无从得知他们是否已经形成了烹饪的习惯。

现代人类开始烹饪的最早证据是一批烹饪器皿——陶盆,距今2万年。那时第一批陶盆在中国制造,陶盆外侧的焦痕和油烟显示出它们是烹饪的器皿。

烹饪促进人类进化

但以上证据并未展示出人类烹饪的清晰画面,我们还需要从其他地方寻找线索。

在大约190万年前,古人类的身体开始发生一些重大改变。直立人(距今180万-50万年前)与其祖先相比,具有较小的牙齿和身体,以及较大的脑部。灵长类动物学家理查德·兰厄姆提出了一项尚有争议的假设:这些变化都是因为吃烹饪过的食物而产生的。这就意味着烹饪从190万年前就出现并大规模应用了。兰厄姆甚至相信,正是烹饪促使人种世系从类人猿(450万-100万年前)开始分叉,如果没有烹饪的食物,智人(包括3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就不会出现。

因为脑部变大需要补充脑部能量,身体必须提供足够的热量,而生吃食物吸收的热量有限,所以可能会需要花费几乎一整天觅食和进食。黑猩猩差不多每天都连续不断地觅食,大猩猩和猩猩则一天花费9小时进食。而我们现代人的大脑是黑猩猩的两倍大小,如果只吃生的食物,要吃更长时间。而且由于未加工过的食物难以消化,我们的肠道又太小,无法让食物在肠道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充分消化和吸收。加上食物中的细菌未被除灭,细菌在肠道内会与肠道抢夺食物,致使吸收严重受限。

小型牙齿和下巴也使人类无法生吃食物。它们太小,无法磨碎大量生硬的植物或肉类。与能人(250万-180万年前)这样的早期远古人类相比,现代人类、尼安德特人和直立人的牙齿相对于他们的身体而言都较小。兰厄姆认为,他们这些形态上的特征正是190万年前烹饪兴起的结果。

然而,烹饪的技巧远比控制火要复杂。烹饪需要许多高级认知能力,如抵抗食材的诱惑,不然食物还没做好就被饥肠辘辘的“厨师”吃光了。耐心、记忆力和对烹饪过程的理解也是烹饪不可缺少的能力。最近科学家们对黑猩猩的能力测试发现,它们具有的许多认知能力和动作上的技巧可以运用在烹饪上,因此,直立人很可能也具有相当的烹饪能力。

烹饪使生活更美好

加热会软化食物,因此咀嚼的时间缩短。烹饪过程改变肉和蛋的性质,使蛋白质的结构便于被消化道内的酸和酶消化。加热也会使食物释放更多热量。在实验中,老鼠吃烹饪过的食物比生吃同量食物长得更胖。加热的食物也更安全。腐肉含有大量病菌,经火烤之后病菌会被除灭。烹饪还有一个好处是让原本无法食用的食物变得可食用,如土豆这样的块茎类食物,生吃可能会中毒。吃熟食也节约了许多觅食和进食的时间,多出的时间可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烹饪过后的食物往往更美味,虽然我们无法得知我们的祖先是否能品尝到熟食的美味,但对猿的研究发现,它们更喜欢烹饪过的食物,大多数时候都会选择烤过的土豆和胡萝卜。

无论烹饪于何时发明,它都成为了人类文明中最多样、最具创造性的元素,也是界定文化特色的重要方面。我们用花样繁多的技巧和工艺烹饪成千上万种食材,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和水藻。我们花费在计划和制作食物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食用本身,但人类乐此不疲,享用美食一直都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拓展阅读:

焦黄食物的利与弊

在烹饪过程中最重要的过程就是美拉德反应,以1912年首次描述这一过程的法国化学家美拉德命名。这是一种糖与氨基酸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了焦黄色化合物,使得烤肉、面包、饼干和煎炸后的食物变得非常好吃。人类普遍喜欢发生过美拉德反应的食物。

然而,从进化论的观点难以解释这一点。美拉德反应会使食物,尤其是肉类更难以消化,破坏了营养物质,并产生了致癌化学物。也许是因为烹饪带来的好处远胜过美拉德反应带来的坏处。但这又解释不了为什么大型类人猿也爱吃这种食物,它们可不会烹饪。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7年第4期杂志文章 

  • 发表于 2017-05-04 00:00
  • 阅读 ( 89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