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单词见过很多次,却总没记住?

只要你学过英语,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单词一眼望去,就知道是以前见过的,可就是记不起来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这是怎么回事呢?或许你会认为:这是因为记得不牢呗,多记上几次,下次我和这个单词就“彼此认识”了。可是,我们和这个“似曾相识”的单词,那次匆匆一别之后,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让我们先情景重现一下。那一天,我的确是在背单词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个单词。不仅如此,我还读了几遍,写了几遍。然后,就接着去记忆其他的单词了。于是,“见过”的确是发生在我与这个单词之间的事实。问题是,当我们若干天后重逢时,我却不再认识它了。能够说出这个单词的含义,读出这个单词的发音,甚至能够将其拼写出来,才能算是真正“认识”吧。于是,我和这个单词之间的故事可以分成上下半集。上半集的关键词是“见过”,下半集的关键词是“认识”。

“见过”其实属于内隐记忆

先说说上集吧。“见过”这个过程其实有个洋气的专有名词,叫做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既然是“内隐”,就说明这种记忆是比较低调的。但是,低调往往是需要资本的。没有资本,低调干啥用啊。让我们一起看看“内隐记忆”低调的资本。

首先,内隐记忆之所以号称“内隐”,是因为其属于另一类记忆任务,这类任务和我们通常所讲的记忆不同,不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去回忆所学习的内容,但可以在操作某些与这些内容有关任务的过程中,将所学内容不自觉地反应出来。比如,我对单词的“似曾相识”就是这个反应过程。

其次,内隐记忆是通过间接测量和推理得出的,是一种假设的记忆系统的名称。这就意味着内隐记忆是比较抽象的,往往不能通过技术手段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需要通过一些测量来推理其客观存在。比如,我就解释不清是怎么对那个单词“似曾相识”的,因为那个过程太抽象了,太不“实在”了。 可是,有这么个简单的实验可以让我们发现它。比如,当我们看了很多遍的“江”这个字,现在让你写一个“氵”偏旁的汉字,我们就很有可能写“江”字。

目前,绝大部分的内隐记忆研究工作都是关于启动效应这一现象的。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说得简单点,那就是内隐记忆可以做个引子,这个引子可以把我们大脑子与这个引子相关的其他记忆内容启动起来。比如,我觉得那个单词我见过,紧接着,我的大脑开始去思考,那个单词怎么读,怎么写,是什么意思,而这些过程就是我和单词故事之间的下半集内容——“认识”。

“见过”和“认识”怎么就不一样?

和“见过”内隐记忆相对,“认识”的过程明显属于外显记忆。外显记忆也就是我们最常去讲,也最让我们头疼的记忆。我们正常人学习成绩的好坏,记忆受损患者的记忆力衰减情况都是通过这个“外显记忆”来评判的。所以 “外显记忆”往往让我们又爱又恨。和“内隐记忆”的低调不同,目前。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主要有这么几点不同:

首先是大脑对二者的加工不同。比如,单词都有其含义,我们能够通过通过理解单词的含义,用其造句,使用到具体的语言交流之中,这就属于“意义加工”。而这种意义加工对外显记忆作用很大,也就是说理解有助于“认识”。可其对内隐记忆却没有太大作用,也就是说理解对“见过”意义不大。

第二,你若仅仅“见过”,“听”到时可能就觉得陌生了。心理学上对这个过程的解释是:学习和测验呈现方式的变化,对两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影响。可以这么解释,如果你对某一单词的学习通过“见”来实现的,那么当对你进行测试时,采用“听”的方式,你的可能会觉得很陌生,也就是说你的内隐记忆成绩下降了。可是如果你已经形成了外显记忆,那么不论你测试时是“见”还是“听”,都能认识。也就是说学习和测试方式的不同,不会影响你的外显记忆。

当然,两种记忆在大脑中的活动也不相同。外显记忆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记忆,其主要是由于大脑的海马结构和其周围的大脑皮质的活动导致的。而现在的脑科学发现,在基底神经节、小脑、右侧顶叶等脑结构中都可能涉及了不同的内隐记忆任务。所以,内隐记忆要比外显记忆还要复杂。而且,研究人员早就发现,失忆症患者虽然外显记忆能力丧失了,但其内隐记忆能力仍在,且能够应用内隐记忆实现一定的学习能力。

说了这么多,我想你还是和我一样,对这些抽样的概念稀里糊涂。好吧,先不管它,让我们做一个测试:来去的“来”加上“氵”念做“lai”,那么来去的“去”加上“氵”念什么呢?你可别告诉我念“qu”啊。明明是熟悉的“fa”,可为什么我们那么想去念“去”呢?这就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内隐记忆的干扰。“涞”的构字方式的内隐记忆干扰了“法”的外显记忆,从而影响了我们的第一反应。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比如,网上曾经流传,要想记住自己究竟有没有锁门,就得在锁门后打上一套降龙十八掌。这也不无道理,毕竟降龙十八掌不好打,得调动我们的“外显记忆”,可这“外显记忆”却是和“锁门”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紧密相连的。我们只要能够记得打过降龙十八掌,就自然而然记住了锁门这个“内隐记忆”了。久而久之,每当我们进行“锁门”这个内隐记忆时,也会启动打套降龙十八掌这个外显记忆。“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相互配合,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锁门”了~

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个单词我见过,却不认识了。因为我记得不够认真,没有使用“外显记忆”。实在记不住,也打套降龙十八掌试试!

  • 发表于 2014-02-02 00:00
  • 阅读 ( 100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