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可以让大脑运转更快吗?

流言说:据说一边学习,一边吸氧,能够让大脑运转更快,精神更好,思维更敏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答:

假。吸氧的益处只针对特定人群,对于考生没有帮助。

论证:

说到吸氧,不得不先说说大脑的供能系统。脑细胞的能量供应形式有些特殊,他们仅能利用葡萄糖作为供能物质。葡萄糖在有氧环境中进行代谢,产生大量ATP(三磷酸腺苷,是人体内最直接的能源物质。一般来说,其他形式的能量都必须转移到ATP里才能被细胞利用),供给大脑使用。以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来看,葡萄糖的供给应该是足够的,那么只要有足够的氧气,大脑的供能就不会不足,这大概就是考生家长拉着考生去吸氧的“理论基础”吧。从这一点上来看,补足氧气的确是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考生真的需要那么多氧气吗?他们凭借自己的呼吸摄取不到足够的氧气吗?

正常的呼吸

在正常的呼吸过程中,空气通过气管、支气管层层深入,最终来到肺泡,与肺泡周围血管中的血液(含氧量低)进行交换,其中空气中的氧气弥散到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弥散至肺泡当中,在接下来的呼气过程中排出体外。

一般情况下,如果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足够、肺部的通气没有什么障碍,肺泡没有因为纤维化或者炎症丧失气体交换的功能,肺部血管也没有栓塞等问题的话,仅仅依靠空气中的氧气就完全可以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要的所有能量。由于大脑在人体器官中的重要地位,即使出现供氧不足,机体也会通过收缩四肢末梢血管的方式,优先供给大脑和内脏器官的血液。所以,只要考生身体健康,空气中的氧气又不过分稀薄的话,正常的呼吸过程完全可以给大脑提供足够的氧气。

谁需要吸氧

真正需要吸氧的人,大多出现在医院里,或者是在家中静养的慢性病患者。他们由于疾病、创伤等的原因,出现了血中氧气含量不足的情况。常见的是肺部疾病的患者。这些患者由于肺部炎症渗出、肺纤维化、肺栓塞等原因,肺部不能进行有效的氧合——换言之,就是进入肺部的氧气不能完全进入到血液中去。这时候,通过吸氧增加吸入气体内的氧气含量,可以使得更多的氧气进入血液当中,以防发生由于缺氧所导致的慢性脏器功能衰竭、心梗脑梗等问题。对一些受到重大外伤或手术术后的患者来讲,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耗氧量徒增,吸氧也可以防止组织器官供氧不足。

然而,对于一个正在备考的高考考生来讲,如果并没有肺部疾病,也没有贫血或者受伤、手术术后等问题,自身呼吸所获得的氧气是足够给全身供能的,多吸入的氧气不仅无用,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多氧多伤身

作为一个健康的人,多吸氧不仅无用,而且还伤身。如果抽血进行对比的话,同一个人在吸氧时血中的氧气含量会比正常呼吸时高出很多。这些多出来的氧并不会乖乖地呆在血红蛋白周围,而是会跑出来搞点破坏,造成所谓的“氧中毒”。很多接受高浓度高压氧治疗的人,会在很快的时间内出现类似肺炎的表现,这就是过多的氧气对肺泡造成了损伤所致。还有一些人,在大量吸入氧气后,出现了过度兴奋,继而进入昏迷,最终死亡,这则是氧气对大脑造成了损害。更加可怕的是,婴儿暖箱里的富氧环境,甚至可以导致新生儿视网膜损伤,造成视力损害甚至失明。这些损伤虽然机制仍不是非常明确,但氧自由基的氧化损伤、氧气本身的毒性等都可能是导致氧中毒的罪魁祸首。

对于吸氧气瓶的考生而言,虽然没有暖箱或者高压氧舱那样的富氧环境,但长期的富氧状态,也有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的可能。为了不实际的愿望吸氧反而伤了身体,就得不偿失了。

那些为了孩子能够鲤鱼跳龙门的家长,尽管心思是好的,但是强加给考生的氧气,则没什么用处,甚至还会损伤考生的身体。相比多余的氧气,也许言语上的关怀,学习上的帮助和美味营养的饮食更有作用吧!


  • 发表于 2014-01-21 00:00
  • 阅读 ( 90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