粑粑麻麻,咱家几套房?多少存款?车是什么牌子

有一次去国外旅游,因为正是假期,所以同行的有大约十几个孩子,他们的年纪大约在十五六岁和七八岁之间,因为我很喜欢和孩子聊天儿,也难得与这么多孩子相处十几天,我很开心,也替孩子们高兴。他们平时都学业紧张,假期里出国旅游,既增长见识,又能够放松,虽然花费不菲,但中国父母向来是这样,为了孩子什么都舍得。

可让我意外的是,跟他们的父母一样,每到一个国家孩子们都热衷于去名牌店淘货,男孩子喜欢名牌的电子产品、运动鞋,女孩子喜欢包包、衣服和首饰。

当时正是冬天,气候寒冷,我发现孩子们对景点和博物馆都不感兴趣,尤其是要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无论导演怎么说博物馆好看,这些孩子也不肯下车,大多数父母由着孩子,不看就不看吧,有的父母劝劝孩子,孩子不听也就罢了。就这样,这次几国观光之旅基本成了孩子们的购物之旅,看到孩子们购物热情如此之高,这外国店员也啧啧咋舌,尤其看他们喜欢购买奢侈品,很多老外直摇头。

近几年,中国人对国际奢侈品的消费一直走在最前列,而且据统计国外的人消费奢侈品的年龄基本集中在30—45岁之间,而中国人则平均20岁左右,这个群体之年轻,之庞大,都让许多外国人匪夷所思。

所以,我对中国的媒体总是沾沾自喜地经常报道中国人又在境外购买奢侈品花了多少钱的消息非常的不赞同,这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能够消费奢侈品真的不能代表中国人有钱了,只能说明中国人的不成熟和炫富心理。

关键是这些做法已经给孩子带来太多的不良的心理暗示,让他们把炫耀和攀比行为和意识带到了他们的生活里。

有一位妈妈曾经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她的女儿才上小学二年级,为了接送孩子方便,她买了一辆QQ汽车,刚开始孩子很高兴,坐上车就跟同学们打招呼。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突然对妈妈说,“妈妈,你再来接我的时候,能不能把车停得远一点儿,你走过来接我就行。

这位妈妈感到很奇怪,在仔细地问过孩子后才知道,女儿在班上受到了其他同学的嘲笑,说她妈妈开的是最次的车,女儿说,她的同学的妈妈,有开奔驰,有开宝马,还有开奥迪的,唯有妈妈的车最差,所以,她不愿意让同学看见妈妈的车。

这位妈妈听女儿这样说,既有些心酸,又有些气愤,她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子为什么都会这样攀比。

无独有偶,另一位妈妈说起那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也是一脸的无奈。她说有一天孩子回来问她,“妈,咱家有几套房呵?”妈妈很奇怪孩子会问这个问题,她说,咱家就一套房呵。

没想到儿子不高兴了,数落妈妈,“你和爸爸光让我努力,你们怎么那么不努力呵?咱们家到现在才一套房,我的同学家都有好几套房,有的同学家还是大别墅,小胖说他妈妈把将来他结婚的房都给他准备好了,咱家就一套房,还这么小,那我将来结婚住哪儿呵?”

儿子的数落让这位妈妈哭笑不得,她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才这么小就惦记上了房子,她认为一定是孩子们老在一起议论,谁家有几套房,相互攀比,才让孩子有了这些想法。

这位妈妈还说,“以前儿子最喜欢假期里让同学到家里来玩游戏,可自从去了家里住大别墅那个孩子家里以后,再也不见孩子往家里招人了。”妈妈几次建议儿子让同学到家里来玩儿,可儿子却说,“咱家那么小,同学们都不喜欢来,我也不想让他们来,我不想让人家看不起我。

也许因为是小学生还有些童言无忌,孩子们有什么就说出来,可等上了中学孩子们就不大会再说这些,但是攀比也成为了实力的比拼。譬如,男孩们比的往往是脚上的名牌运动鞋,一千元以下的鞋那都不叫鞋,你是名牌的,我是限量版的;女孩们比的往往是名牌的衣服和包包。男孩女孩都喜欢比的是手机和电脑,谁拥有最新款的手机和电脑,谁就是最让人羡慕的那个人。

家长们往往很配合,各种昂贵的新鲜玩意儿都舍得给孩子买,有的时候一个孩子的一身行头加上手机、电脑,就是工薪阶层大半年的收入。

而家长们的行为也常常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到学校接孩子家长们争先恐后往前挤,尤其是开好车的家长恨不能让所有的人都看到他开的是豪车。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朋友的女儿12岁的生日Party,来了许多家长和孩子,这些家长大多是外企白领或公司高管,收入还不错,于是,他们的话题几乎都围绕着车子、房子。谁买了什么样的豪车,谁买了几套房子发了横财……诸如此类的话题让孩子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我突然意识到正是家长的这些做法影响了孩子,使他们把成人世界的游戏过早地搬进了他们的生活。

如果父母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车子、房子、奢侈品的消费,孩子能去关注别的吗?正像孩子到国外旅游不喜欢去博物馆却喜欢去购物一样,因为,他们的父母到国外的目的通常就是想去购物,尤其是到名牌店购物。

孩子的行为和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暗示,孩子的爱炫耀、攀比的行为正是因为他的父母往往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夸张。

桑怡是一位8岁女孩的妈妈,几天前她带女儿参加了大学毕业十年的同学聚会,结果没等聚会结束,她便带着女儿落荒而逃,因为大学毕业就一直在做老师的她,实在搞不懂为什么同班同学才分开十年都变成了这样。

男生在一起高谈阔论的无非就是房子、车子、年薪;女生在一起也高调炫富,皮包和鞋子的价位让桑怡听都没听过,相比之下桑怡感到自己真没什么值得说的,本来想见了同学们叙叙旧,谈谈情感的她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最让她担心的是女儿,果然在回家的路上女儿开始问她,“妈妈,你开的车是什么牌子呵?贵吗?妈妈,那个阿姨的包包要二万多,那是什么牌子这么贵呵?”

望着女儿天真的眼睛,桑怡特别后悔带孩子来参加这次聚会,她知道有些事情是无法跟孩子解释清楚的。

由此她也明白为什么她带的班级里的一些学生,小小年纪便彼此相互攀比,家境好的孩子看不起家境一般的孩子,甚至有的孩子会花钱让同学帮他写作业。实际上正是家长们之间这种爱炫耀、爱攀比的风气影响了孩子的心灵成长,让孩子本该纯真的心灵也开始世俗起来。

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力量,它会毁掉孩子的健康的心态,让孩子过早地染上功利心,变得越来越现实。

孩子之所以可爱,让人觉得有希望,就是因为他们有纯洁无邪的眼神,有充满了纯真的心灵,有追求梦想的空间。可这种纯真的东西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就很容易被成人世界的世俗所玷污,世俗的孩子失去了梦想的能力,他们的眼睛只会盯着现实和利益,而没有梦想的孩子还能给我们带来可爱和希望吗?

更多育儿故事与干货,请关注公众号:熊孩子这点事儿,不见不散!

  • 发表于 2016-12-30 00:00
  • 阅读 ( 79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